离帝王谷不远处就是哈特谢普苏特神庙(TempleofHatshepsut),这座神庙横卧在一片宽阔的斜坡地上,地势向后逐渐升高。最高处与峻峭的石灰岩山崖相连接,使整个建筑处在岩壁的怀抱之中,非常别致。这座神庙的神秘感主要与哈特谢普苏特这个人有关,她是古埃及唯一的女法老,相当于我们唐朝的武则天。哈特谢普苏特真正实行了法老的权利,而不是垂帘听政之类的。哈特谢普苏特是开创古埃及一代盛世的第18王朝法老、是图特摩斯一世与王后唯一的孩子。她戴假胡须、身着男装、束胸宽衣、手执权杖、威严无比,这就是古埃及最有权力的女法老的一贯装束。极少有人见过她本人,她的真实相貌和她的传奇故事一样神秘。传说她联合僧侣编造身世,称自己是太阳神阿蒙之女。在神庙的石碑顶部放置许多金盘,反射太阳光芒,以向世人证明她与太阳神的亲密关系。她开始女扮男装,下令所有人用男性代名词称呼她。不过这也换来了被她流放的图特摩斯三世的嫉恨。几百年来不停地破坏让这本可能是古埃及最精美的遗址显得有些空荡,图特摩斯三世最大限度地清除了他继母的名字,而早期的基督教徒则将这里改造成了一座修道院,破坏了浮雕。关于神庙的设计师,还有一个浪漫的故事。作为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执政期间,最才华横溢的设计师森德特(Senmut)为女王设计了这座与众不同的神庙。据传说,他和女王是青梅竹马,女王曾经想下嫁于他,然而因为命运,两人不得不分离。为此森德特终生未娶,帮助女王登基,并为她设计出这独一无二的神庙。这座位于底比斯山下的神庙,刚好沉浸在阳光的阴影下,这正是建筑师的匠心独到之处。哈特谢普苏特的神庙是一个三层建筑,特立独行,和其它神庙完全不一样。第一、二层是基础,第三层才是正经神庙。门口的雕像所剩不多,凡是哈特谢普苏特的雕像都被损毁。这些女法老的雕像,和其他法老雕像一样,是按男人的形象塑造的,双手交叉于胸前,带着王冠,还留有胡须。是女王要告诉人们,她和男人一样智慧,一样强大。这座神庙所在地被称为“达尔巴赫里”,这个名字取自于以前这里的一所科普教会修道院(达尔)。古埃及人为这个地方起了一个更加动听的名字“乔赛尔-乔宗鲁”,也就是“圣中之圣”。这里曾经有三座并列的神庙,可惜那两座没保留下来。哈特谢普苏特神庙也差一点被毁掉。图特摩斯三世出于对继母的忌恨曾对这座神庙进行过破坏。19世纪中期神庙被发现时已是一片废墟,今天看到的模样是经过波兰和英国的一个联合考察队大规模重建的结果,这个联合考察队从年起就在那里工作,直到现在。这样的重建工作算不算成功,对此还有争议。有一份旅游杂志认为这座神庙活像罗马尼亚的一个公共汽车站。这种说法也许有点夸张,但这座神庙的线条端正匀称,确实有点现代派的味道。而从神庙台阶上远眺远方的那片绿洲就是卢克索的市区了。哈布城,是古埃及最后一个有为帝王——二十王朝的拉美西斯三世所建造的,(拉美西斯二世是十九王朝的人,两个木有父子关系)。埃及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及图特摩斯三世都曾在这里修建过神殿,后来经过不断扩建和改造,直到托勒密时期才成形。因哈特谢普苏特和图特摩斯三世修建的神殿完全被拉美西斯三世神殿的光彩所遮盖,拉美西斯三世神殿(TempleofRamessesIII)也就变成了哈布城的标志。之所以这里能被称作是“城”,而不是哈布神庙,是因为这里确实是一个复合功能的建筑群,集宫殿、神庙、墓室于一身。相比起已经被搬空的、一张门票只能看三个墓的国王谷来说,哈布城更值得旅行者一去,这是卢克索多数大型神庙中,色彩、壁画都保存得最为完好的一座,是法老时代最后一座大型的建筑。虽然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侵蚀,神庙景象依旧十分壮观,吸引无数游人前往参观,感受两千多年前的托勒密王朝的辉煌。塔门的下方是孟菲斯神系中的创世神普塔的妻子---赛克迈特的塑像,豹头人身的她是上埃及的战争与治疗女神。过了检票处就是巨大的塔门,大家看左侧的图案是法老拉美西斯三世(左1)正向伟大的太阳神阿蒙(右1)敬献来自努比亚的战俘。哈布城保存得较为完好,这里原先是皇室居所,第一进院落是举行仪式和娱乐的场所,第二进院落在托勒密和罗马时代被教堂所占据;此外,这里还有三座多柱厅,第二座大厅的外左侧就是拉美西斯三世的墓室。神庙的外墙上刻有著名的全景浮雕。第一庭院的左侧是法老王宫(PharaohsPlace)遗址,这里的所有柱子、内墙也刻满了浮雕,内容依旧是英勇的拉三在众神面前献祭俘虏。而两边的屋檐上蹲着很多鸽子,在那咕吱咕吱,而小伙伴就在那边蹦跶,想模仿尼泊尔那种群鸽飞舞的场面……可是鸽子理都不理,一点面子都不给美女。塔门之后是第一庭院(FirstCourt),是当时举行仪式和娱乐的场所。右侧有7根方柱,每根柱前都有法老的站立像,双手交叉在胸前本为冥王欧西里斯(Osirid)专有的姿态象征,后为古埃及的历代法老广泛效仿。立像大部分损毁严重,不过柱前法老站立像膝下站立的他的王后和儿女,倒是保存完好。过了第二塔门就是第二庭院(SecondCourt)。在罗马统治时期,这里被改造成教堂供人们朝拜,万幸的是各种彩色浮雕被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走进一点,可清楚看到拉姆西斯三世的身后,是用绳子牵着的许多战俘,包括撒丁人(Sardinians)、腓力斯人(Philistines)、克里特岛人(Cretans)、小亚细亚(AsiaMinor)等各种民族,对比当时埃及日薄西山的国力,这无疑有点外强中干。塔门上端依然是彩绘的秃鹰,这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神庙的标配,色彩非常的艳丽,即使经过千年的洗礼,风吹日晒还是保存的很好。从第二庭院再往里走就是列柱大厅(GreatHypostyleHall),据说被公元前27年的一次大地震破坏得支离破碎,屋顶和8根中央廊柱早已不复存在。如今唯一保留下来的是24根柱基,上面刻满了象形文字、用作香料的Myrrh树、象征下埃及的纸莎草、代表“上埃及”的莲花等传统饰物。可是强大的考古学家们,还是根据柱基留下的浮雕图案经推测出来了大厅的基本结构。列柱大厅的最深处就是拉美西斯三世的陵庙,现在也是空空如也了、陵墓前是拉三与妻子泰伊的坐像,看得出来,拉三对自己的妻子是不错的,为何泰伊要杀他,事情是这样的:拉三的发妻在他40岁的时候去世,拉三忙于国事十年未娶,直到遇见年轻漂亮的泰伊。所谓老牛都爱嫩草,50岁的拉三在泰伊身上焕发了第二春,辛勤地耕耘,生下了儿子彭塔沃尔。15年后,拉三生了一场重病,他叫来祭司嘱咐身后事,说死后王后要和自己一起下葬,这可吓坏了年轻的泰伊,急忙找来儿子商量,然后出了这样的下策……拉三被妻儿杀了,但孤儿寡母在朝中的根基浅薄,没能巩固政变的成功,最终也没能逃脱殉葬的命运。埃及古代文献《都灵司法文献》记载了这一次王室谋杀案的审理以及量刑,王后泰伊和儿子彭塔沃尔王子在后宫谋杀了拉美西斯三世、欲制造政变篡权,后失败被擒惨遭活埋。年后,拉三的木乃伊被找到,根据CT图片显示,他的气管和大动脉遭人割断,形成7厘米宽伤口,几乎延伸至脊柱,颈部正面全部软组织同样遭切断,佐证了史书上的这一史实。门农神像是矗立在尼罗河西岸和国王谷之间原野上的两座岩石巨像。原来是“阿敏何特普(AMENHOTEP)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象,但神殿本身已无踪影。巨象高20米,风化严重,面部已不可辨识。坐像是由新王国时代鼎盛期的阿蒙荷太普三世建造的。坐像身后,原来是他的葬祭殿,但后来的法老拆了这座建筑,并把他做为自己的建筑物的石料。到了托勒密王朝时代,建筑物已经完全被破坏了。人们认为石像是希腊神话中的门农的雕像,就给石像取名为门农像。罗马统治时期的地震使雕像出现了裂缝。每当起风的时候,门农像就像在唱歌一样,十分神奇。后来经过修补之后的门农像,就再也没有唱过歌。一些tips: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开放时间:7:00-17:00。门票:成人票50埃镑,学生票25埃镑。哈布城开放时间:7:00-17:00。门票:成人票40埃镑,学生票20埃镑。门农神像:就在公路边,免费10月14-10月27日,我将重新回到埃及自己带旅行团,如果感兴趣想和我一起游览埃及,感悟这个古国的文化,体验不一样的风情的话,可以点最下面“阅读全文”来了解下我们这次的行程,我会作为专职摄影师记录团友的点点滴滴,并且给予摄影指导。图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不得商用文/图雍容makiori旅行丨摄影美食丨分享关于雍容makiori:GettyImages华盖创意签约摄影师、CFP签约摄影师、尼康中国签约摄影师、携程签约摄影师、蚂蜂窝旅行家、携程签约旅行家、去哪儿聪明旅行家、途牛旅游达人、驴妈妈旅游达人,自由撰稿人,乐途专栏作家,搜狐旅游专栏作家……立志走遍世界,吃货在路上……个人新浪微博:雍容makiori搜狐自媒体:雍容makiori乐途:雍容旅行摄影笔记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zhouz.com/dfxqgxz/1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