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在我国的发病率,男性为2.2/10万,女性为0.5/10万。虽然女性患喉癌的可能性相对要小很多,但并不代表临床上没有患喉癌女性患者。近期,一医院耳鼻喉科就遇到了这么一个病人。
1陈婆婆今年已七十七,在入院前的十多天,出现了咳嗽咳痰的表现,伴有心累喘息、说话费力,自己服用了一些药物后,症状并无明显改善,遂前医院就诊。经了解病史和相关检查,发现喉部有肿瘤生长,进一步转科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
电子鼻咽喉镜检查见到声带粘连、肿瘤生长、声门裂狭窄
CT显示狭窄的声门裂
2入科后,蒋宗玲副主任医师等对陈婆婆的病情作了充分的评估:病人以喘息为主要表现(II~Ⅲ度喉阻塞);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发现“双侧声带前、中份粘连,后份见肿瘤生长,声门裂极为狭窄”;通过CT检查,喉部除了见到喉部结节状肿瘤生长及声门裂狭窄外,还见到肿瘤已向声门下生长,达到第一气管环平面。综合以上考虑,患者有急性发作呼吸困难、造成窒息的风险,甚至可能死亡;随即为患者施行了气管切开术,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CT(环状软骨平面)
CT(第一气管环平面)
3同时,接诊的罗登耀医生对向陈婆婆的女儿了解了她的既往就医史。原来,早在一年多前,陈婆婆就因为声医院就诊,发现了喉部有新生物生长,考虑为“喉乳头状瘤”,先后施行了两次手术切除肿物;不料,第二次手术后的活检结果考虑为“恶性肿瘤”(家属未提供病检报告)。当时的医生建议陈婆婆再做一次喉癌根治性切除手术,但陈婆婆一意孤行,拒绝了手术治疗;此后陈婆婆出现了进行性加重的声嘶症状,但未曾诊治。闻及至此,罗登耀医生几经周折,终于将原手术标本的病理切片借过来,并交由病理科会诊复片,结果为“右侧声带鳞状上皮乳头状瘤癌变”。
病理切片复诊结果
4鉴于此情,耳鼻咽喉科全体医生就陈婆婆的病情和诊疗方案展开了讨论:病人年龄大,局部肿瘤生长范围广,侵犯双侧声带、前联合、声门下和气管,全身相关辅查排除了远处转移的可能、排除其他绝对禁忌症,有手术切除肿瘤的指征。在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后,为病人施行了“喉全切除术+气管瘘口再造术”;手术由鄢斌成主任医师担任主刀,朱德姝副主任医师、罗登耀医生协助,历时三个多小时顺利完成,并完全切除包括声门下的肿瘤。
鄢斌成、朱德姝等手术中
气管内肿瘤
5陈婆婆术后在耳鼻喉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病情平稳恢复,很快就康复出院了;近期,时隔一个多月,她返院复查,全身情况良好、局部恢复满意。虽然她失去了说话的功能,但是仍挥动着双手表达着她的感激之情。
小贴士喉乳头状瘤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成人均可发病。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声嘶为主,肿瘤较大者甚至失声,也可出现喉喘鸣及呼吸困难。儿童的乳头状瘤生长较快,极易局部复发;成人型有癌变的可能。所以成人喉乳头状瘤的患者,反复多次手术时,需警惕是否转化为癌症。
名医介绍
Y鄢斌成主任医师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现西南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医学类硕士学位课程班结业。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自贡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自贡市防聋治聋专家组组长。中国援莫桑比克共和国第14批医疗队耳鼻咽喉科专家。兼任多家医学院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授。专业特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尤其在头颈肿瘤(喉癌、喉咽癌等各种癌症)手术、修复重建及综合治疗、茎突综合征手术、甲状腺手术、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鼾症手术、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复杂食管异物取出术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主研的课题获自贡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二项、主持开展了“全喉切除术后功能性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等多项新技术并获奖。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
J蒋宗玲副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至今。于年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学习一年。年晋升副主任医师。曾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庆医学》,《泸州医学院学报》多种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其中《咽旁隙肿瘤18例临床分析》等论文获得广泛好评。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诊治及鼻咽喉科及颈部手术治疗。
Z朱德姝副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医院进修学习,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擅长喉部显微外科手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甲状腺手术、喉部肿瘤手术。参与市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等国家级、省级论文6篇。
请输入标题bcdef请输入标题bcdef
abcdefg请输入标题abcde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