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妈妈问“宝宝喉咙有痰怎么办?”
“宝宝那么小自己又不会咳,看着宝宝不舒服的样子,真的好难受~(_)~”
拍痰
宝宝感冒、细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时,喉咙里总是有痰声发出,宝宝自己又没有办法咳出,大量痰液堆积在呼吸道内,致使肺部肺叶坍塌,如果严重可能还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的现象。如果爸爸妈妈能够利用拍击的方式帮宝宝排痰,就能降低痰液给宝宝带来的不适与感染的几率哟~
什么时候拍痰?
虽然拍痰是有效又安全的排痰方式,但并非任何时候都适用。在吃饭前后的1小时内都不要拍,因为在饭前拍,痰有可能被松动,卡在喉头,这时东西吃下去就会吐出来;在饭后拍,也会造成胃不舒服,甚至将刚吃下的东西吐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在拍痰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宝宝的脸色和呼吸,用力不要太猛,可以休息一会再拍,等宝宝呼吸平稳后再继续拍。
拍痰的步骤
拍痰有助于松动痰液,虽然拍完后宝宝不一定会将痰咳出,有时也会直接咽到肚子里,但是只要痰液位置移动,就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首先要找到有痰部位:用耳朵靠近宝宝胸部,仔细听他的呼吸声,待听到有杂声时,那就是痰的位置。当然,痰声有时不如想象中那样容易判断,建议父母先带宝宝看小儿科医师,在确定痰液的位置之后,再为宝宝拍痰。
拍痰的动作
手指自然并拢,弯曲成杯状,掌面向下,叩拍胸背部。叩拍的方向由下往上,由两侧往中间。
叩拍时避免用力拍击患儿的胸骨、心脏、脊椎、肋骨下缘及腰部以下的脏器,也不要叩拍于引流管或缝合线上。叩拍是温柔轻巧的施力,利用了手腕关节自然活动弯曲的力量,有节奏地叩击,避免太轻或过重,叩拍的声音为空心音而非实质音,若是正确操作,叩拍是无痛性的。
拍痰时宝宝的姿势
种,小婴儿可以趴在操作者的腿上(必要时腹部可以垫上枕头作为支托),呈头低臀高的姿势,约呈15~20度的倾斜,并将头侧向一边。
第二种,儿童可以趴在床上,腹部可以垫上枕头作为支托,呈头低臀高的姿势,并将头侧向一边。
只要手部姿势正确,拍击时就会发出很大的声响,而且宝宝不会感觉身体不舒服。拍的时候要由下而上,持续拍击5~10分钟,或者是默数下,要注意不能拍脊椎及腰部。
痰是由于感冒造成的白细胞死亡的残留物,如果滞留在体内,宝宝本身不会舒服,同时也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会使体内的病*不能早日排除体外。
注意事项
1.拍痰的时间可以安排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1~2小时,小婴儿可以在喝奶前半小时到1小时或喝奶后2小时,以免发生呕吐造成吸入性肺炎。
2.雾化或者蒸汽治疗后拍痰效果更佳。
3.患儿穿柔软的棉质衣物为适宜,要避免胸背部有纽扣的衣物,以免拍痰时产生不适。
4.操作者事先剪去指甲,以免伤及患儿。
5.若患儿佩戴有项链首饰,若操作者若佩戴有手表、手链、手镯,都应先取下,以免伤及患儿。
6.拍痰时,让患儿头侧向一边,随时注意患儿有无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呕吐或其他不适,如有上述情形,应立即停止拍痰,清除口鼻的分泌物。
7.拍痰时,若有口鼻的分泌物排出,应立即擦拭,以免阻塞呼吸道。
8.拍痰后,患儿可以继续维持“引流姿势”5~10分钟,以利痰液排出。
9.每次拍痰10~15分钟(两侧各叩拍5~10分钟),一天可以叩拍4到6次,最多可每2小时执行一次。
10.小婴儿还不会把痰液吐出,吞咽下去的痰液可以经消化道通过大便排出(可以观察到大便中带有大量粘稠物质)。
11.建议在饮食方面少吃甜食多补水分,使痰液更容易排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