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天气转凉,
也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
医院儿科患儿明显增多。
近年来,上海市加强儿科医联体建设,通过技术平移、品牌平移、服务平移,将儿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各区,推动儿科医疗服务同质化。为方便广大患儿就诊,市卫生健康委整理了上海市提供儿科医疗服务医疗机构的地址、服务时间、联系电话等信息,静安区相关信息详见下方↓
静安区提供儿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点击可放大查看图片
为何今年支原体感染患儿明显增加?
今年上海为何体感支原体感染病例有显著增多?以儿童医学中心数据为例,今年7月以来,该院呼吸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就有近名;与往年相比,该疾病在病房中的收治占比翻了一番。“肺炎支原体感染呈地区性传播,每三五年会出现一次周期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季和初秋更常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内科主任殷勇介绍,相关研究表明,感染与气候变化相关,特别是与大气温度和湿度升高有关。
专家表示
温度每升高1℃,发病率上升17%;湿度每上升1%,发病率上升4%,这几乎可以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的早期预警信号。值得注意的是,该病在各年龄段都有感染风险,年轻人和学龄期儿童最常见。
殷勇说,肺炎支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吸附在呼吸道(如咽喉、气管和肺)上皮细胞表面,造成局部组织破坏、细胞毒性和宿主免疫反应而致病。有时在鼻、咽喉部存在病菌,但不致病。通常感染后1至4周(平均潜伏期21天)出现症状,起病为渐进性,初始干咳、低热、乏力、头痛,缓慢发展为高热和持续咳嗽。这些症状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有时即使使用了抗生素,症状缓解,病原菌仍可在口咽部持续存在。
一般而言,5岁以下儿童的表现与大龄儿童不同,可为轻度,可能不导致肺炎,而呈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打喷嚏、鼻塞或流涕、喉咙痛、流泪、喘息、呕吐或腹泻和不伴发热。肺炎支原体肺炎占儿童和年轻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至40%,在成人细菌性肺炎中占4%至8%,流行期间可增加至20%至70%。
编辑:路景斓
图片:图虫创意
资料:健康上海、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