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图听见思想众泉汇流作者崔洪国两处省图荟萃了无数的精品佳作,是大师云集的地方,是世界和中国的大师哲学思想众泉汇流的地方,是过往的历史以文字和故事的形式交汇的地方。行吟期间,也是你能感到那种深邃的思想碰撞,激发你的哲思和灵感的“大明湖”和“趵突泉”。——题记(上)在济南大明湖景区南侧临水的绿化长廊里,有一处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建筑,名叫遐园。遐园北邻明湖一湖碧水,不远处就是司家码头,隔水相望的湖心处就是历下亭,在水中亭亭玉立着。遐园的东南角是明湖的南门,大明湖红色的牌楼就在那里高高矗立着。遐园也是明湖的一处很有特色的景致,但比起超然楼、竹港清风、历下亭、小东湖的盛名,更像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宛如小家碧玉般隐在参天古木的深处,小桥亭台,花树掩映,静水流深,精致婉约。据记载,遐园,原名山东省图书馆,创建于清宣统元年(),是一座古典的园林式建筑。因坐落于科举取士贡院旧址,时任山东提学使罗正钧取《诗经.小雅.白驹》“思贤”诗意,该篇择一“遐”字,雅称“遐园”,并手书二字,刻制匾牌,嵌于门楣上方。山左名园,历经劫火;贞石不灭,见证沧桑。如今的遐园,虽然经过了多次的修葺,但依旧保留着原有的风貌和灵气。园内有回旋的长廊,红色的廊柱,靠里一侧的廊墙上刻满了济南名园名士名桥的历史和故事,需要你慢下来从一头向另一头慢慢行着才能品出其详。园内的南侧是一座石山,山上有一处亭子,山石的下面是长满了荷叶和水草的水溪,连通着外面的明湖,水溪上架了两座拱形的小桥,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北边一座桥向东不远处是国学课堂,向西跨过桥,过了一个月亮门就是山东省图书馆了。遐园内的山东省图书馆是省图的旧址,新的图书馆在二环东路上。省图旧址是一座近四方的红砖建筑,穹形的门,古色古香,远看就如同西方教堂建筑的进门一般。四方形红砖的建筑在明湖四周和明湖路那些仿古的建筑群中显得很独特,与秋柳诗社和白花洲四周的清灰古建筑不同,省图红砖的颜色和房子的结构更像书屋和学堂,更有书香书卷气。现在的省图还在正常使用着,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藏书,每天都有前来打卡学习借阅的市民。因为需要省图通用的借书证,所以有的游人在遐园里游玩之际,步行到省图门口就止步了,有时向里边望一望,看到里面中间的廊道桌子上坐满了学习和读书的市民,生怕打扰了清静,就轻轻走开了。我与省图很多年之前就有交际了。我记得当时到济南时间不长,大约是在年夏天左右,有一次去洪楼广场和百花公园,经过二环东路省图书馆一站,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了一趟省图。当时就是想进去看看,在进门处,省图服务人员让先办个借书证,还反复向我讲述了办个借书证的好处,说有了借书证,不仅随时方便进出省图,而且可以一次从省图借好几本书带回家看就是,两个月期满了可以再续借。省图有的是书,自己平时又喜欢有书的生活,再者说了,书非借不能读也,我就毫不犹豫地交了元押金,办了借书证。有几年时间隔一段日子就到省图去借几本书,回到家,在书香的世界里消磨时光的同时,充实和丰盈着自己。也是从那时,自己与省图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时从报纸、期刊、百度看到推介什么书了,又拿不定主意是买还是借。我就先到省图,找到那本书,找一个角落,静静地看上一两个小时,看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意犹未尽,就借回家去接着读。感到那本书非常适合自己,虽借阅完了,也还是如余音绕梁,爱不释手,就跑到英雄山文化市场或者泉城路的新华书店买了来,工整地放在自己的书架上,不知不觉之间,书架上就有了很多新书的面孔。有时下班回到家,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翻开来读一篇,悟一下自己的所思所得,也是一种很有情趣的事情。我在散文《静对一山书墙》中详细写到过那种阅读的幸福体验。后来,有了手机的电子阅读,加之每天匆匆忙忙,又有无数的融媒体信息提供着快速的浏览,静下来读一本书的时间少了,去省图借书的日子自然也少了。但是一直非常想念到省图借书读的日子。想想那时,坐上公交一路欣赏着车窗外大美济南的风物和人情,到了省图一站下来,步行到省图的门外,首先内心就被省图烘托的那种特有气场和建筑的庄严与恢宏深深震撼着,缓步进去,立刻就浸润在那无边的,浓浓的书香氛围中了。一排一排的书,那都是思想的巨人,就在那里立着,不少的市民在一山一山的书墙中间挪移着,寻觅着思想的碰撞和自己心怡的书籍,有的就在那里读,有的和我一样借了几本带回家如饥似渴地读。那种思想的碰撞才是最让人如醉如痴的事情。明湖是我的所爱,明湖是激发我灵感的场域,明湖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每次去明湖,我都要步行到遐园,有时在遐园里坐在长廊的长凳上,身边是溪水潺潺,头顶是蓬松的树冠如荫如伞,树的外面是无数的云在卷舒着,园外是明湖的风携着明湖的碧波秀水轻轻吹过。遐园就氤氲在树草花海和小桥流水的园林世界里,因为有水流过,有山石的水顺着向下流淌着,也有水从曲径通幽的石隙和石缝间向外渗着,所以遐园的水气凝重,树木和花草都像喝饱了一般,旺鲜旺鲜的,林间那些鸟雀的鸣唱也如同润过了喉咙,声音特别清脆甜美。遐园的西边,省图就兀自在这风景中在那里静静立着,等着每天来打卡的读书和借书人。我之前并不知道二环东路省图的借书证在遐园省图旧址这里也能用,只是上次去了,我在门口问了一下服务人员,说省图的借书证是通用的,不仅能够进去看书,也能和二环东路的省图一样借书,只是还的时候从哪里借的到哪里还就是了。当时心里还是有些不熨帖,不放心,加之那天已近周末正午,省图的工作人员正在窗口啃着面包。我看了心里非常感动又有些不忍心,她们为了泉城人的阅读都牺牲了自己的周末,怪不容易的,我就没有进去,但心里一直就和有事一样,反复合计着找个充裕的时间到省图旧址和二环东路省图,体验一下借书读的感觉,再去际会一下那些大师和他们的思想。明湖是天下泉城众泉汇流的地方,省图是大师云集,思想众泉汇流的地方,所以,我就很想再到省图去寻找那种与大师邂逅,与思想激荡的感觉了。(下)国庆长假的前三天,阴雨连绵,到了第四天,天晴了,但气温就像过山车一般,一下子把季节从夏秋推到了冬的门口,天有些清冷。我在那天去了遐园和二环东路的省图。在超然楼旁边有一处泉城书坊,为了方便市民,济南在街巷街角建了很多这样的泉城书坊,我去过千佛山西门旁边的一家。超然楼旁边的这处泉城书坊就靠着人来人往的超然楼,外面人声喧嚷,书坊内清幽安静,书香袅袅。我顺道进去,找了一本书,坐在临窗的书桌上,翻看着,是一本关于泉城风物人情的,一套三册,《历下名人游踪》《历下人凤》《历下往事》,我很多的创作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