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ICU(重症医学科)的印象可能都来自于医疗剧里全身插满管子一动不动的病人。当然戏剧的表现带有夸张化,却不是全无依据的,在ICU这个与死神搏斗的竞技场上,真的会出现全身插满管子的这一幕。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为了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我们会对病人进行一些必要的操作,插上各种管子(例如胃管、气管插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伤口引流管、尿管等等)则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救援手法。今天,小编就带你们走近icu,了解一下,插管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气管插管及呼吸机治疗。
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一种,其中又分为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下面就以经口气管插管为例。什么时候需要插上气管插管?先列举一些常见的适应症:
1、严重低氧血症和(或)高CO2血症,或其他原因需要较长期机械通气,而不考虑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
2、不能自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反流物和出血,随时有误吸危险者。
3、上呼吸道损伤、狭窄、梗阻、气管食管漏等影响正常通气者。
4、下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5、因诊断和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要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了减少患者痛苦和操作方便,也可以先行气管插管。
6、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紧急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者。
7、外科手术和麻醉,如需要长时间麻醉的手术、低温麻醉及控制性低血压手术,部分口腔内手术预防血性分泌物阻塞气道、特殊手术的体位等。
8、需机械通气,因面部创伤无法佩戴面罩的患者。
那么这个管子怎样插进去呢?来个图更加直观一点。
别看好像很简单,插管之前也是要准备很多工作的。包括气管插管的准备,根据不同的身材的患者用不同尺度的管路。
插管前要先检查并准备好喉镜以备插管时使用,检查气管插管的球囊是否漏气、涂抹石蜡油以减轻与气管壁的摩擦、放好导丝塑型以便于顺利插管等等。
插管的时候医生看到的会厌、声带以及气管是这样的。
管道就是从两块声带之间的洞口插进去,当然不是每个病人都这么好暴露,临床上很多时候看到的是血淋淋、大量痰液挡住视野,甚至有些只看到会厌,无法看到声带。之所以基本接近%的成功率,离不开医生的专业技术与经验,以及护士的积极配合。
别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完成气管插管只能保证气道通畅,要真正实现帮助病人呼吸的目的,还需要出动ICU的另一个“神器”——呼吸机!
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呼吸机也在不断的进步,由从前的庞大笨重、功能简单逐渐发展到现在的轻巧方便、功能齐全,甚至还有能随时随地拿着走的简易呼吸机,大大地方便了治疗工作的开展。
完成气管插管、接上呼吸机等一系列工作后,就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参数来帮助病人呼吸。
在气管插管接上呼吸机后的日常管理,也是丝毫不能放松的。医生护士还需要密切新疆白癜风医院中医治疗白癜风费用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