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颌面、耳、鼻、喉外科手术中IOB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还想明确控制性低血压是否影响IOB的发生,这是我们的第二个目标。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共有例接受颌面、耳、鼻或喉手术的患者。研究性别、年龄、合并症、手术类型、麻醉持续时间、控制性低血压对IOB发生的影响。成年患者(18岁以上),在全身麻醉下接受了耳、鼻、喉或颌面部手术。排除术前有过IOB的患者,因为这项研究的对象是新发病的术中IOB。IOB定义为心率60次/min持续大于5min。控制性低血压维持收缩压低于mmHg。所有患者均予咪达唑仑肌肉注射(0.07mg/kg)。诱导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在预测有困难气道的情况下,我们使用琥珀酰胆碱1.5mg/kg,并用罗库溴铵0.3mg/kg维持。麻醉维持通过空气(2L/min)和氧气(2L/min)和适当浓度七氟醚吸入,以及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滴定,以保持收缩压低于mmHg。术中每5~10分钟记录一次心率。我们分析下列因素对IOB发生的影响:年龄、性别、ASA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观察下列并存疾病:高血压(HTA)、缺血性心脏病(IHD)、心肌病(CMP)、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室上性早搏(SVES)、室性早搏(VES)和心动过速]、脑血管病史(CVI)、糖尿病(DM)、高脂蛋白血症(HLP)、肾脏病(急慢性肾衰)。我们还观察以下术中事件的影响,如困难气管插管、手术类型、控制性低血压、术中输血和麻醉持续时间。数值变量,如年龄和麻醉持续时间,以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显示,而分类变量以绝对数和百分比显示。患者分为两组,IOB组和无IOB组。数据的正态性应用WhitneyU检验比较IOB患者和IOB患者的差异。使用皮尔森卡方检验比较分类特征频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OB发生的预测因素。P值<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中大多数患者是男性(n=;63.2%),年龄大于50岁(n=;53.7%)。大多数患者没有合并症(n=;47.9%)。平均麻醉时间为93.97±59.27分钟,术中有1.2%的患者接受同种异体输血。
超过名耳、鼻、喉、颌面手术中实施控制性低血压,占比28.9%。低血压很常见,在例耳内手术占比40.8%(表1)。表2比较了IOB组和非IOB组患者特征,名患者中发生IOB,占20.5%。IOB在男性和50岁以上患者中发生率更高。ASA1级患者发生IOB率最低(n=;16.5%),而IOB在ASA4级发生率最高(n=7;35%)。伴有心血管和非心血管合并症的患者中最常见(n=;27.3%)。有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史的患者发生率明显比没有合并症的患者多,分别为26.6vs.17.5%(p=0.);39.7vs.19.9%(p=0.);29.7vs.19.7%(p=0.)。IOB在控制性低血压患者中明显高于无控制性低血压患者(33.9vs.15.1%)(p=0.)。发生IOB患者平均麻醉持续时间更长(P=0.)。
IOB的发生率与手术类型有显著性差异(p=0.),耳科手术中IOB(28%)发生率最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耳科手术、缺血性心脏病、麻醉时间及控制性低血压是IOB的独立预测因素。男性患IOB的风险比女性高1.3倍(OR=0.;95%CI=0.-0.;p=0.)。年龄越大、麻醉时间越长、发生IOB的危险性越高(OR=1.:95%CI=1.-1.:p=0.)和(OR=1.:95%CI=1.~1.,p=0.)。接受耳科手术的患者比其他患者发生IOB风险高1.59倍以上(OR=1.;95%CI=1.–2.;p=0.)。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发生IOB的风险是无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两倍(OR=2.;95%CI=1.–3.;p=0.)。在控制性低血压的IOB的风险是无控制性低血压的2.2倍(OR=2.;95%CI=1.–2.;p=0.)(表3)。
讨论
本研究显示耳、鼻、喉、颌面手术中IOB的发生率占20.6%,结果类似于Cheung等人的研究。Kalezic等人报导甲状腺手术中IOB的发生率为0.2%。Pereira等人研究中,IOB在局部麻醉中的发生率为3.4%。在Watterson等人研究中,报导了4例麻醉(不考虑手术类型)事件中,例发生IOB或心律失常,占病例的6.62%。本研究显示耳、鼻、喉和颌面外科手术,发病率明显更高。本研究中,50岁以上的患者中IOB的发病率较高。Cheung等人研究结果表明,心脏评分可预测术中心动过缓和低血压。Pereira等人研究局部麻醉发现,患者年龄在41到60岁之间发生IOB的概率为41岁以下人群的1.40倍,如果患者大于61岁则概率比41岁以下的年轻人高1.83倍。本研究中,IOB男性比女性更常见,分别为22.2%and17.7%。在Pereira的局部麻醉研究中,男性发生IOB的可能性是女性的1.35倍。根据文献资料显示,ASA1和ASA2级患者的IOB发生率分别为22.5和27.5%。IOB在患者中最常见于ASA4级患者(35%),ASA1级患者最低(16.5%)。而在Watterson的研究中,ASA1级患者IOB的发病率最高,可能由于ASA1级人群中年轻人多,而年轻患者的迷走神经张力较高。Pereira研究中认为61岁及以上的患者发生IOB的可能性更高,这是由于老年人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由于ASA4级患者中老年人居多,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在本研究中ASA4患者IOB发生率最高。IOB在心血管和其他合并症的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7.3%,而无任何合并症患者的1OB发生率为16.7%。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发生IOB占39.7%,Logistic回归显示缺血性心脏病增加了双倍的IOB风险。本研究显示,IOB患者的平均麻醉持续时间明显长于无IOB患者(.34±76.59vs.87.41±51.95分钟)。文献中没有关于麻醉持续时间对IOB发生的影响的研究资料。本研究中,控制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8.9%,控制性低血压患者中IOB发生率为33.9%。虽然耳、鼻、喉、颌面手术需要低血压麻醉,但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能耐受,毕竟降低血压在一些患者中具有潜在的不安全性,比如有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或颈动脉狭窄的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由瑞芬太尼引起的控制性低血压是IOB的独立因素,控制性低血压使IOB风险增加2.2倍。Komatsu等人的系统综述也显示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期间的使用比芬太尼、阿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更容易引起心动过缓。本研究发现,耳科手术是IOB的预测指标。接受耳科手术的患者IOB发生率最高,占28%,其风险是其他手术的1.59倍。与任何显微外科手术一样,在耳科手术中,即使是少量的血液能严重影响术野,因此耳科手术中有40.8%实施控制性低血压,并且已经表明控制性低血压是IOB的危险因素,耳科手术被证明是IOB的原因之一。而耳科手术本身并不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结论
IOB在耳、鼻、喉和颌面外科手术中很常见,尤其在男性、老年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耳手术、麻醉持续时间过长和控制性低血压均可能增加IOB的危险性。点评
IOB是临床麻醉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次之间,如果低于60次/分钟称为IOB。非麻醉状态下,有些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晕厥甚至心脏停搏。而麻醉状态下,往往也会出现心肌缺血和其他的心脏事件。控制性降压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年Cushing首次阐明麻醉期间应用控制性降压的优点,以后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控制性降压技术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控制性降压的适应症主要是:1.血液供应丰富的组织和器官的手术,通过控制性降压可使手术野出血减少,术野显露清晰,方便手术操作。2.血管手术,通过控制性降压,降低血管壁张力,减少因手术操作导致血管壁破裂。3.围手术期高血压的控制。控制性降压策略已在耳、鼻、喉和颌面外科手术中应用了十几年。本回顾性研究包括例接受耳、鼻、喉、颌面手术的患者,分别研究了性别、年龄、合并症、手术类型、麻醉持续时间、控制性低血压对IOB发生的影响。结果证明了IOB在耳、鼻、喉和颌面外科手术中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手术,尤其在男性、老年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耳科手术、麻醉持续时间过长和控制性低血压均可能增加IOB的危险性。再一次提醒我们要充分的了解耳、鼻、喉、颌面手术和患者的特殊性,认识到该类手术术中发生IOB的潜在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也提醒我们要准确掌握控制性低血压麻醉的适应证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同时尽可能缩短麻醉维持时间。(编译:顾玉春;审校:孙宇)
原始文献:Ivo?evi?T,Mili?i?B,Dimitrijevi?M,etal.Riskfactorsforintraoperativebradycardiaduringear,nose,throatandmaxillofacialsurgery.EurArchOtorhinolaryngol.;(2):-.
(向滑动查看内容)
“头头是道”系列回顾:
点击标题,温故知新
1.--开篇辞
2.麻醉时间与头颈部微血管重建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3.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围术期思考
4.经鼻或经口内窥镜下齿突手术患者麻醉管理及效果比较
5.利用“倾向评分匹配”评价颅缝早闭婴儿的内镜与开放修复手术:一项儿科颅面协作组的多中心研究
6.老年患者接受耳鼻喉头颈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
7.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外泌体内miR-a通过靶向CDKN1B和ING5导致头颈肿瘤产生顺铂耐药性
8.内镜下颅骨切除术的麻醉评估:例患者回顾性分析
9.经鼻气管插管和喉罩用于全麻下行儿童齿科修复术后不适及苏醒期谵妄的对比研究
10.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后拔除喉罩时机对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11.全身麻醉下牙科手术后的心因性昏迷
12.正颌手术术后疼痛和阿片类疼痛药物需求
13.通过视觉预处理减少眼科手术患儿苏醒期谵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14.系统性回顾麻醉医师常规对成年患者进行咽腔填塞的利弊:咽腔填塞的置入及清点实践推荐
15.右旋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作为术前用药预防患儿全麻下齿科手术后苏醒期谵妄的比较:一项回顾性研究
16.使用超声扫描研究传统环状软骨定位技术的精确性: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17.齿科发展的进步——右旋美托咪定作为局部麻醉添加剂的应用
18.一氧化氮供体可预防异氟醚引起的发育期突触可塑性和记忆损伤
19.临床指南对门诊小儿腺扁桃体切除术后再就诊的影响
20.术中应用利多卡因预防儿童择期扁桃体切除术后呕吐:—项随机对照试验
21.正颌手术中心跳骤停:1例病例报告
22.当日出院开颅手术的麻醉:单中心经验的回顾
23.颌面外科手术用可视喉镜行经鼻气管插管使用或不使用引导探条的比较:随机临床试验
24.早期预防性持续低温治疗对严重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转归的影响: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
25.麻醉真的不影响神经发育吗?
26.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一项前瞻性研究
27.阿片类药物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急性疼痛的治疗:系统性回顾
28.正颌手术中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哪种更能有效减少出血?(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29.麻醉和肌肉松弛后经鼻正压通气下软腭的动态活动变化:有无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之间的比较
30.阻塞性睡眠障碍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口腔颌面部手术时的安全性与并发症
FINDME:
古麻今醉致力于传播最前沿、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围术期医学知识。医院强强联合,紧跟围术期医学最新领域,云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及时将围术期医学的新动向、新知识、新技术进行传播。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围术期医学专业信息科技平台。
招商
您的精彩由我们展示
古麻今醉主要开设了、、、、、、、、、等栏目。医院、医药企业、各学会在合法、合规、内容可靠的前提下提供广告合作、视频直播、专栏冠名等多种形式的推广及市场传播服务,如果您有需要,欢迎联系我们!
城市合伙人
火热召集中
联系
-
潘老师:
上海九院麻醉科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