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Day2
11月9日上午8时,由上海交通大医院主办的第一届上海新华头颈肿瘤外科论坛暨第一届咽喉头颈肿瘤外科治疗新进展高级研医院科教楼一楼报告厅准时举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主任杨军教授主持开幕式,医院周斌副院长致辞,并提出“实用、规范、协作、发展”的研修目标。出席开幕式的专家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头颈学组组长、山东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医院(青岛院区)副院长潘新良教授,复旦大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周梁教授,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一院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主任周水洪教授,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前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林志宏教授,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黄新生教授,上海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王家东教授,复旦大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研究院副院长陶磊教授,中国抗癌协会期刊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技术类期刊委员会秘书长李纬教授,医院副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陈晓平教授,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治军教授,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剑宁教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黄琦教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谢晋副教授,医院耳鼻咽-头颈外科夏明教授,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东辉副教授,复旦大医院头颈外科张明教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吕静荣副教授等。本次学习班有来自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江西、福建、云南、贵州、上海等省市的多家医疗单位的学员近人。
首先,潘新良教授就“下咽癌的治疗现状与展望”做了主题演讲。潘教授总结分析了国内下咽癌的治疗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治疗难点和对未来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的展望。潘教授还从改良式颈清扫的手术技巧、下咽癌的手术径路、喉功能重建的术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精彩的高难度手术视频,评价了不同手术径路在下咽癌保喉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对规范下咽癌的手术治疗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周梁教授以“口咽癌的治疗进展”为主题,介绍了口咽癌最新靶向治疗、口腔手术机器人研究进展、新辅助放化疗的应用进展,对口咽癌从病因、发生部位、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林志宏教授带来罕见疾病“合并有喉室囊肿的喉癌治疗策略”,介绍喉癌与喉囊肿的鉴别、合并症的诊治注意点、颈外径路术式选择,并带来了大量精彩病例分享,提高了大家对这一类疾病的了解和认识。
黄新生教授就“喉癌的分型和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做了主题演讲,强调了喉癌的早期诊断,不同分期喉癌的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为喉癌的精准诊断和学术研究拓展了思路。
陶磊教授带来“咽旁间隙肿瘤的外科治疗”精彩演讲,陶教授从咽旁间隙的局部解剖结合肿瘤影像学表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享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和病例,并介绍了多种径路在该类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谢晋副教授分析了“下咽癌术中咽喉功能重建的手术策略”,分类讲解了各型下咽癌的手术经验,并重点解析了环后癌,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环后癌规范的个体化的外科治疗方法。同时结合手术视频,分步骤详细解说,带领学员们系统地学习下咽癌术中修复重建咽喉功能的手术方法。
夏明教授就“喉癌手术中的喉功能保留”做精彩演讲,详尽叙述了各分期喉癌常见临床术式和最新分子生物学靶向治疗进展,同时展望了喉癌新辅助治疗的技术应用。
黄琦教授带来“小儿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治策略”主题演讲,向广大学员分享了小儿常见头颈部良恶性肿瘤如畸胎瘤、横纹肌肉瘤、朗格汉斯细胞综合征等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术式选择。
王家东教授以“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外科治疗or随访观察?”为题作精彩演讲,向学员解读最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指南的同时,将自己丰富的手术体会以及操作技巧向学员们作了详尽的介绍,并通过图像、资料分析等形式向学员们进行了全方面的展示。
陈东辉副教授带来“喉气管狭窄诊治专家共识解读及应用体会”主题演讲,先介绍了喉气管狭窄分类、分度,以及适用于Myer-Cotton一度和二度狭窄的内镜下手术、开放手术的临床应用心得,指导喉气管狭窄的临床精准治疗。
张明教授在其“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的治疗”讲座中分享了相关指南与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了早期及部分选择性晚期下咽癌患者喉功能重建主要技术手段与技巧,加深了在场各位对各种术式的直观认识。
周水洪教授带来了“半喉半下咽的下咽癌根治术”专题讲座,总结了在下咽癌术中喉功能重建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的多年经验,尤其是“半喉半下咽切除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同时展示了其主刀的精彩手术视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