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心内膜炎、二尖瓣重度闭锁不全、严重反流的患者陈某在我院心血管外科成功接受二尖瓣成形手术,近日痊愈出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吴信介绍,由于此次手术采取了二尖瓣成形术,而不是常规的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无需终生服用抗凝药物,保证了其生活质量。
陈某,男性,32岁。一个半月前,突然不明原因开始发热,体温高达38℃,咽痛,乏力。陈某以为自己感冒了,医院输液治疗,症状稍有缓解。10天后,陈某感觉病情加重,胸背部疼痛难忍,医院接受心脏超声检查,显示“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赘生物”,医生建议其到我院接受进一步治疗。陈某于年12月11日入住我院心血管外科。
医生结合心脏超声、血培养等检查,诊断陈某为心内膜炎、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严重反流。
“心内膜炎是指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心内膜而引起的一种致命性疾病,瓣膜是最常受累部位。”吴信主任介绍,“患心内膜炎后,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瓣膜可形成赘生物,脱落时将随血液流动而栓塞在某些器官,其中脑栓塞最严重,有生命危险。”
陈某炎症反应已非常严重,二尖瓣出现重度关闭不全和严重反流。针对这一情况,心外科首先注射抗生素治疗心内膜炎,然后手术治疗二尖瓣病变。
吴主任说,“正常的二尖瓣关闭功能取决于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左心室五部分的完整结构和正常功能,这五部分中的任意一部分发生结构和功能异常均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该患者前叶形成赘生物,前后瓣叶脱垂,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出现血液反流。重度反流,会出现左心衰竭,需手术治疗。”
目前,治疗二尖瓣闭锁不全的常见手术方法有置换术和成形术两种。一般来说,成形手术更为理想,患者术后无需终生服用抗凝药物,生活质量好,但对医生技术要求高;瓣膜置换手术者,术后需终生服用抗凝药,还需定期抽血化验以监测抗凝效果。
根据陈某病情,决定实施“二尖瓣成形术”。1月14日,吴信主任及其团队在全麻体外循环下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术中可见二尖瓣前叶散在的肉芽状赘生物,前后瓣叶均有脱垂。吴主任首先彻底清除了瓣膜表面的赘生物,用抗菌素盐水反复冲洗,修复脱垂的瓣膜,尔后使用人工瓣环成二尖瓣瓣环,矫正关闭不全,打水试验二尖瓣无反流。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安返重症监护室。
经过医护人员半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陈某近日痊愈出院。出院前超声检查示:二尖瓣无反流,左室大小恢复正常。为感谢心外科医护团队的精湛技术和细心护理,出院当天陈某特意准备了一面写有“待患如亲,关怀倍至”的锦旗送到护士手上。
宣保科/张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