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言
作为外科医生,我每天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期望用手中的柳叶刀、乐观的人格和悲悯的心温暖患者。
何本超,中共党员,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湖北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天门市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眼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门市科技成果评审鉴定专家、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兼职副教授。年从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毕业分配至天门一医,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至今。
22年来,他始终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凭借一把柳叶刀,用妙手仁心诠释医德医魂,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患者,用真情点燃了一个又一个脆弱的生命之灯,是患者眼中可亲可敬的“有温度的医生”,是可以将生命相托的朋友。单位和上级给了他许多荣誉,如“局先进工作者”、“天门市青年岗位能手”、“天门市优秀共产党员”、“天门市群众最满意医务人员”等。而群众则把最高的荣誉授予了他,那就是金灿灿的口碑!
好脾气的“拼命三郎”
“何主任对我们特别耐烦,脾气很温和”,说起何主任,喉癌患者杨先生的女儿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关于父亲手术问题,家里5个人重复咨询何主任,他不厌其烦回答了我们5遍!”
医院时,他24小时在病房,为了提高水平,他从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为了病人,他十年没有回家探望过远在恩施山区的父母,而是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对病人的关爱。最初稚嫩的新手终于成长为科室的领头雁,如今的何本超行色匆匆地来往于手术室、病房和门诊之间。每天他提前50分钟到科室,看预约的门诊患者,到病房查房,然后手术。每年他的手术有余台次,是医院手术台次最高的外科医生。随着慕名而来的患者不断增多,他经常是手术下来顾不上休息就接诊病人。为了不耽误看诊,他一上午一口水也不喝,尽管这样每天还是很难按时下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的无私奉献的温暖了每一位患者。他的电话几乎所有找他看过病的人都知道,有时接一个电话,根本不知道是谁打来的,也耐心地解答问题,关切地嘱咐注意事项。从医22年,他始终坚持“善待患者,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贫贱富贵”的原则,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细解说病情,当遇到患者或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勇于“吃螃蟹”的医生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他丝毫不放松学习,每晚坚持对当天的病案进行思考整理,查阅专业文献。先后多次到北京、武汉、医院进修学习,积极引进和开展新的技术项目,先后主持开展鼻窦内窥镜下良、恶性肿瘤;前筛、后筛切除、额窦开放术、蝶窦开放术;耳显微手术、中耳乳突病变清除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全喉切除及部分喉切除术等20余项新项目,解除无数患者病痛。年3月,60多岁的杨先生因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来到耳鼻咽喉科就诊,何本超诊断为喉癌。传统手术存在气管造瘘终身戴管和不能讲话的痛苦,患者不愿意手术,但继续拖延下去病情必将恶化。何本超查阅大量资料,经过多次讨论,决定大胆采用喉癌功能性外科手术中新术式。该手术目前医院开展,既可免除传统手术的痛苦,又可保留喉的功能。他大胆尝试,手术非常成功,杨先生及家人感激不已。
有温度的医生
从医22年,何本超同志一直坚守“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遵守“病人至上,真诚关爱”的行动准则。他说:“我们面对的是血肉之躯,是有情感的弱势人群,所以我们应该像冬日的暖阳,让病人感到温暖”。在看诊时,他总是主动替病人考虑,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费用。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等行业不正之风。有时病人就诊时带钱不够,他会主动垫付。年5月的一天,有一医院,送来一封感谢信和元钱,称10医院看病,带钱不够,是何本超医生给垫付的,因种种原因今天才来还钱,并表示感谢。这样的事例还有不少。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病人家属往往用送红包、请吃饭与医生拉关系。遇到这种情况,他会耐心解释,想法推脱,实在有困难的,他会在手术后,病人及家属心里踏实后,将红包如数交到住院收费室冲抵病人住院费。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他从来没有被患者投诉过,而感谢信却收了一大堆。他说: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失之于互信,医生多只“以病为中心”,仅仅看见的是疾病;而应“以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与病人交心,换位思考,那么你才会发现,在你的面前是让人敬畏的生命,也只有这样,病人才会真正信赖你。
凸透镜一样有力的团队
一花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不仅要自己干得好,而且部下也要干得好,科室要发展,必须有一支像凸透镜一样有力的优秀团队,这是何本超作为科主任的想法。他秉承仁心仁术,育人育德的宗旨,注重言传身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宝贵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人,既要做好技术的传承,也要教会自己的学生如何关爱病人,做好平凡的工作。在科室管理上他敢于揭短,并立行立改。针对顽疾,他增加下午查房,为患者解读检查结果;强调同事间的合作,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在他的带领和团队的努力下,耳鼻医院工作效率最高、患者最满意的科室之一。年上半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平均住院日8.2天,比年缩短了0.73天。“我们的平均住院日是以每年0.5天的速度缩短,能够门诊手术的决不收入院,这样既减轻了患者负担,又保证了病重患者的床位需求,但前提是全科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作为科主任何本超在管理上要求严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先后在各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获天门市科学技术成果20余项、天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主持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7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所领导的团队4年-年有天门市级科学技术成果40多项,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9项,共发表和交流的论文50余篇。科室病床由原来的25张增至现在的45张,病床使用率始终保持在%左右,但没有出现一起医疗纠纷,连续6年被评为“先进科室”,年获“市青年文明号”和“省级工人先锋号”称号。是天门市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年跨入了省级临床重点学科行列。
何本超所做的点点滴滴,看似普通平凡,只是“尽责”而已,而就在这平凡的岗位和一场场不平凡的战役中,他以过硬的业务水平与高尚的医德,谱写出了一曲曲救死扶伤的动人乐章!温暖了一个又一个患者,成为患者口口相传的“最有温度的医生”!
群众评价——没有架子的医生
说起何本超主任,他不光医术好,而且是最没有架子,很挨得拢的医生。
我老伴杜医院的退休职工,不幸患了鼻咽癌,但有幸遇到了何本超医生。当时我们很焦虑,他不厌其烦地进行心理疏导,平复我们的情绪。针对病情,他反复和我们沟通,打消了我们的顾虑。手术完成后,何医生耐心交代今后的注意点,让我们很感激。后来,老伴瘫痪在床,出现耳朵流水的情况。儿子又不在身边,我不知怎么办才好。试着给何医生打了个电话,他一口答应,下班后立马带着工具上门给老伴看病,诊断为放射性中耳炎,是放疗的并发症,说只要定期换药就好。以后,每隔几天他下班后就来家里给老伴治疗,直到康复,时间达一个月之久。他工作那么忙,下班后还饿着肚子为我们看病,我们很感动。为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有时特意为他准备点水果让他垫垫肚子,但每次来家里,不要说水果连水也不喝一口,总说是应该的,要我们不要有负担,真的是比自己孩子还暖心。
何本超医生真的是少有的好医生,是病人的贴心人和福星。有时,我们一群老人聚一起闲聊,谈到他,都竖大拇指!
往来奔波苦治病救人功
我叫欧阳靖,小时候我就一直有点头胀头闷,一直没有正儿八经治疗过。今年年初由于感冒,鼻子堵得更加严重,头更晕了,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经打听,医院耳鼻喉科有个“何一刀”,医术高超,人也很好。我挂了何本超主任的专家号,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找他看病。早上八点十分,还没到专家门诊开诊时间,他已经开始看病,我排到27号。等待的过程中,我趁机看了看关于何主任的介绍。他刚40出头,头发却白了不少,还是主任医师。轮到我时,他耐心询问我的病情,检查时动作很轻柔,对我的疑问也耐烦解释,完全没有一点专家的架子。
经初步检查,诊断为鼻中隔弯曲,建议手术矫正。我马上办理了住院手术,但心里又打起了鼓:我没有关系,手术会不会马上安排?何主任这么忙,会不会亲自给我手术?下午4点左右,何主任来到病房,告诉我所有检查结果,并说第二天亲自给我手术,交代了一些术前注意的事。手术很顺利,之后的治疗中,他一直亲自给我换药,换纱布。出院时,叮嘱我注意事项,告诉我电话,有事随时找他,并按时来院复查。
经过何主任的巧手,我摆脱了多年的痛苦,开始愉快地工作,生活质量也提高了。通过这次求医,我发现医生不是像别人传言的那样,何主任便是一个例子。对我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人,还有我住院期间病房的其他病人,他都是一样的负责、随和,不光治好了我们的病,还温暖了我们的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