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睡觉打呼噜,在很多人来看,再正常不过了,不仅仅是成年人,就连孩子们打呼噜,家长们都认为是睡得香睡得沉。事实真是如此吗?接下来,先看一个案例。
12岁的女孩静静,就有睡觉打呼噜的习惯,据奶奶回说:孙女打呼噜的声音很大,而且平常吃饭也非常慢,很难下咽,自己很害怕,甚至担心孙女是不是患上了癌症。”
静静睡觉打呼噜的习惯有很长时间了,今年春节后,一直都是这样,静静说,最开始是妈妈告诉自己有睡觉打呼噜的情况,她以为是妈妈故意在骗自己,哪有女孩睡觉打呼的?直到有一次,在学校,自己的打呼噜声吵醒了同学们,才意识到妈妈的话是真的。而且,还因为打呼噜声遭来了同学们的嘲笑。静静第一次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她感觉很自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淑女,像个爷们似的。静静的心理有了阴影,上课注意力也开始不集中了,学习也变得松散了。
除此之外,静静吃饭也变得慢吞吞了,总感觉喉咙里有异物,有种难以下咽的感觉。时间一长,一家人开始急了,除了胡思乱想,担心这担心那,无柰之外,唯一想到的就是,去医院检查,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7月16日,静静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经检查,被诊断为,由于治疗并不及时,扁桃体肿大为三度,完全阻塞呼吸通道。第二天,我院为她施行了。
说到手术,不善言语的奶奶不停的说:“现在医疗技术就是发达,手术非常的成功,几乎没有出血疼痛,孩子没有遭罪,我很开心”。术后第四天,静静的症状便有了很明显的改善,能正常吃饭了,睡觉的呼声也渐渐减小。术后一周后,静静完全康复出院。
从静静的案例,不难看出,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打呼噜并不了解多少,甚至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认识误区,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孩子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结果造成病情更严重发展,甚至耽搁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学习生活。接下来,我们跟各位家长再次普及一下,小儿鼾症的诊治知识。
小儿鼾症即俗称的小儿打呼噜,是指因部分或完全性上气道阻塞而导致睡眠中出现低氧血症,医学上又称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看到孩子夜间打呼噜,就认为孩子睡得香甜,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小儿打鼾是一种病态,要医院就诊,祛除致病因素,以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病因:
1、上气道的解剖结构异常导致气道不同程度的狭窄
①鼻腔及鼻咽部狭窄:包括慢性鼻炎(感染性、过敏性)、鼻中隔偏曲、鼻甲肿大、鼻息肉、后鼻孔闭锁及鼻腔肿物、腺样体肥大等。其中腺样体肥大是小儿最常见的阻塞性原因。②口咽部狭窄:常见的如扁桃体肥大,软腭肥厚,咽侧壁肥厚,舌根肥厚,舌根后缩等均可引起该部位的狭窄。③喉部:先天性喉软骨软化、喉蹼、气管闭锁等,但较为少见。④先天性疾病及发育畸形:如小颌畸形、颅-面畸形、舌根囊肿或异位甲状腺、鼻咽闭锁、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粘多糖病、颈椎畸形等,均可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现象。2、上气道扩张肌及张力异常
主要表现为颏舌肌、咽壁肌肉及软腭肌肉张力异常。其他如全身肌张力减低(唐氏综合征,神经肌肉疾病)等。3、肥胖,应用镇静药物治疗,饮酒等,此外遗传因素可使小儿OSAHS的发生几率增加。
症状表现:
1、夜间入睡打鼾、张口呼吸、憋气、睡眠中反复惊醒、肢体翻动等。2、尿床、夜间多汗、睡姿异常;常爱趴着睡,严重的可以出现趴着撅起屁股头望前探着睡觉。3、白天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行为改变、认知障碍等。4、长期发作可有生长发育迟滞、高血压、心脏扩大、右心衰竭及肺心病等体征。5、有的患儿还可以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等表现。主要危害:1、导致孩子生长缓慢--鼾症引起睡眠质量下降,势必使生长激素的释放减少,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2、导致孩子智力发育落后--鼾症会使孩子在睡眠中严重缺氧,直接导致脑部发育的供氧不足,将影响到孩子的智力水平。3、长期张口呼吸影响儿童的面容--儿童在打鼾时由于鼻咽部阻塞、张口呼吸,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久而久之,可出现上牙外凸,嘴唇上翘,脸部拉长,眼神呆滞即所谓的“腺样体面容。4、引起渗出性中耳炎腺样体增生肥大如果堵塞鼻咽侧壁的咽鼓管咽口,则会引起反复的渗出性中耳炎,出现耳闷塞感、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