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5日近午时,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繁忙如常。突然分诊护士贾美玲陪同怀抱一婴儿的母亲急匆匆走入张晓惠主任诊室,告知患儿8个月大,可能误吸异物。述半小时前患儿口中含物突发剧烈呛咳,顿时面色潮红,憋气,呼吸不畅,家长曾将患儿拎起倒立,同时予拍背,患儿憋气感缓解,但家长观察患儿哭闹时仍时有憋气,急忙打车来院就诊......
简短询问后查看患儿口咽部,未见异物,为进一步排除喉部异物,安排其行电子纤维喉镜检查。
电子纤维喉镜检查
患儿卧位,经口咽管置入电子纤维喉镜,镜下见患儿右侧梨状窝一1.5*1.0cm2大、暴露面为白色、花边型薄层塑料贴片吸附卡顿梨状窝,故拟定先于镜下钳取异物,使塑料贴片解除局部吸附卡顿并移除由口腔取出,此时患儿突然哭闹加剧,镜下见异物随呼吸掀起,转向声门移动,此时如异物盖住声门或落入主气管会引起患儿窒息、死亡。
海姆立克急救法
协助检查的白图雅主任医师迅速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将患儿抱起,使其面朝下、头略低于躯干部位躺在自己的左手臂上,手臂贴着前胸,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卡在下颌骨位置,使患儿抬头,暴露口鼻,用右手的掌根部用力拍击婴儿肩胛骨中间部位五次,然后将左手攥拳,拇指顶住脐上、剑突下中间位置,右手包住左手拳头,挤压冲击其上腹部、胸腔,同时嘱护士贾美玲帮患儿抠嗓催吐后见异物排入患儿口腔并取出。
查看见患儿哭声响亮,呼吸通常,憋气感缓解,肺部听诊未见明显异常,遂将患儿递交其母亲。危情解除,大家如释重负,松了口气,家长亦是十分感激,医院耳鼻咽喉科团队精神及精湛技术。
呼吸道异物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多发危重急诊,是儿童常见危重症之一,位居儿童意外伤害第一位。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其中3岁以下占60%~70%。因小儿喉腔狭窄,软骨支架柔软,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较松弛及小儿咳嗽功能较差,一旦发生喉部及主气道异物,极易发生窒息,若救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呼吸道异物严重威胁着儿童身心健康,其发病率和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家长、看护人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儿童生活环境中存在患儿易获取的危险物;加强全民健康宣教,提高公众呼吸道异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普及并掌握正确施治海姆立克急救法等院前急救技术,以赢得更多的抢救时机及救治成功率,为儿童成长营造一个安全的港湾。
出品:包钢新闻中心
文字提供:杨婷、孙硕佳
编辑:赵雪莹
责任编辑:于湛★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体学习会★公司“两会”报告在全体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一图读懂《内蒙古自治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包钢(集团)公司“两会”胜利闭幕★包钢集团五届三次职工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总经理工作报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