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补?你可能会说,不就是一种维生素嘛,缺乏了就是营养不好。今天,就请郑大三附院呼吸一科王秀芳主任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在体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许多疾病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比如:佝偻病、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肥胖、多动障碍等。
维生素D与佝偻病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是佝偻病最常见病因,早期症状可为多汗、烦躁不安、夜里啼哭等非特异性表现,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出现串珠样肋、鸡胸、O型或X型腿等体征,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遗留永久性骨骼畸形等后遗症。
维生素D与哮喘
你可能会有疑问,哮喘和维生素D怎么会有关系?王秀芳主任说,哮喘儿童血清中的活性维生素D含量相比非哮喘儿童明显降低,哮喘越重,维生素D降低越明显,而纠正维生素D水平有利于哮喘的缓解。
维生素D与先天性喉鸣
很多婴幼儿出生时或生后2-3周会出现喉鸣,王秀芳主任说,部分孩子是由于气管软化导致,吸气时气管内陷导致管腔狭窄出现喉鸣音。补充维生素D可以部分改善喉鸣情况。
维生素D与肥胖及炎症因子
王秀芳主任说,母亲孕期维生素D水平低下会增加儿童肥胖的风险,体重指数越高的孩子IgE和炎症因子越高,而维生素D水平降低越明显。
那么,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都从哪里来呢?
1.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维生素D,早期新生儿体内维生素D的量与母体的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及胎龄有关。
2.食物中的维生素D是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的外源性来源。母乳中外源性维生素D含量少,需要另外补充;配方奶粉维生素D含量充足,无需另外补充。
3.皮肤的光照合成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因此,郑大三附院王秀芳主任建议:
1、孕妇、乳母:注意进食富含维生素D食物、户外多晒太阳;
2、婴幼儿:要进行日光浴(室外),从出生后2~3周起,每天1~2小时;
3、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4、足月儿:2周起补充维生素DIU/天至2岁,适度户外活动;
5、早产28周、低体重儿:2周起补充维生素DIU/天,补充3个月后改为IU/天,维持补充至2岁;夏季阳光充足,可在上午和傍晚户外活动,暂停或减量服用维生素D制剂;
6、青春前期(10~14岁):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D制剂。
小小维生素D也有大作用,科学补充你学会了吗?郑大三附院呼吸一科王秀芳主任、宋丽副主任、余丰侠护士长携全体医护人员祝愿小宝宝们健康成长!(呼吸一病区李慧)
郑大三附院(省妇幼)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