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呼吸系统
组成:呼吸道:
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
肺:由肺泡、肺内各级支气管及肺间质组成
呼吸道特点:1、全部由骨或软骨构成支架。
2、有丰富的血管和腺体,对吸入的空气起加温、加湿的作用。
功能:1、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2、肺有内分泌功能。
鼻
鼻(nose):是呼吸道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可分为外鼻、鼻腔和鼻旁窦3部分。
一、外鼻:包括鼻根、鼻背、鼻尖、鼻唇沟、鼻翼
二、鼻腔:以鼻阈为界分为鼻前庭、固有鼻腔
1、鼻前庭
1)鼻阈是皮肤与粘膜的分界处。
2)鼻毛可净化、滤过空气。
3)缺少皮下组织,与软骨膜连接紧密,故疖肿时疼痛剧烈。
2、固有鼻腔
1)底:即口腔的顶,由硬腭和软腭构成。
2)顶:由鼻骨、额骨、筛骨筛板和蝶骨体等覆以粘膜构成。
3)外侧壁:有上、中、下鼻甲,其下方分别有上、中、下鼻道。
4)内侧壁:
鼻中隔骨性部分:犁骨和筛骨垂直板被覆粘膜;软骨部分:鼻中隔软骨被覆粘膜
呼吸区:位于中鼻甲和下鼻甲内侧面及对应的鼻中隔部分的粘膜,红色,鼻粘膜分部,对吸入的空气起加温、加湿和净化的作用。
嗅区:位于上鼻甲内侧面及对应的鼻中隔部分的粘膜,苍白或淡黄色,内有嗅细胞,感受气味刺激。
易出血区(little区):鼻中隔前下份粘膜内,具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丛,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三、鼻旁窦: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
喉
一、位置颈前中份,C5-6前方,向上借喉口通咽,下续气管。
二、功能: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
三、喉软骨:1、甲状软骨:最大,由左、右两方形软骨板构成,主要结构有前角、喉结、上切迹、上角、下角。
2、环状软骨:喉软骨中唯一环形软骨,对保持呼吸道通畅有重要作用。前部为环状软骨弓,平第6颈椎,后部为环状软骨板。
3、会厌软骨:叶状,下端借韧带连于甲状软骨前角内面。
会厌:会厌软骨被覆粘膜。吞咽时喉上升,会厌关闭喉口。
4、杓状软骨:一对,略呈三棱锥体形,尖朝上,底朝下,底向前的突起称声带突,底向外侧的突起称肌突。
四、喉的连结:1、环杓关节构成:杓状软骨底和环状软骨板上缘的关节面
运动:垂直轴上旋转运动,使声门裂开大或缩小
2、环甲关节构成:甲状软骨下角的关节面和环状软骨弓和板交界处的关节面。
运动:冠状轴上作前倾和复位运动,使声襞紧张或松弛
3、弹性圆锥:是张于环状软骨弓上缘、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膜状结构。
上缘(声韧带):位于两侧声带突和甲状软骨前角后面
前份:厚,于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上缘间,即环甲正中韧带(急性喉阻塞可切开或穿刺)。
4、方形膜:位于会厌软骨侧缘、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杓状软骨前内侧缘之间。
下缘(前庭韧带):游离,大致与声韧带平行。
5、甲状舌骨膜:连于甲状软骨上缘与舌骨之间的薄膜。
6、环状软骨气管韧带:连于环状软骨下缘和第一气管软骨之间。
五、喉肌:环杓后肌、环甲肌、环杓侧肌、杓横肌、甲杓肌、杓斜肌
功能:1、紧张或松弛声带,2、开大或缩小声门,3、缩小喉口
六、喉腔:分三部分
喉口:朝向后上方,由会厌上缘、杓会厌襞和杓间切迹构成。
1、界线
上方:前庭襞,构成前庭裂
下方:声襞,构成声门裂
声门裂:两侧声襞和杓状软骨基部之间的狭窄裂隙,称~,是喉腔的最狭窄部位。
声带:声襞+声韧带+声带肌
2、分部
喉前庭:喉口至前庭裂。
喉中间腔: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向两侧突出形成喉室。
声门下腔:声门裂至环状软骨下缘,粘膜下组织疏松,易发生喉水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