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咽异感症:
临床上,咽异感症常泛指除疼痛以外的各种咽部异常感觉,如堵塞感、蚁行感等,患者大多数为中年人,以女性较多见。因为咽喉部异物感,怀疑肿瘤就医者不在少数。在某些肿瘤的早期,如环后癌、食管上段癌,可有咽喉部异物感的症状,如对其缺乏警惕性,容易误诊。因此,诊断咽异感症应详细检查,以防漏诊、误诊。
2.病因:
咽异感症产生的机理较为复杂,致病因素繁多,有些因素容易被发现,如细菌、寄生虫等生物因素,冷热、电流、气压等物理因素以及机械损伤和化学因素等。此外,精神因素也可引起本病,如情绪波动及长期过度紧张、疲劳等所引起的神经官能症,有时器质性疾病与精神因素同时存在,构成复杂的病因。
3.临床表现:
病人常能指明咽部位在口咽和胸骨上窝之间,以喉咽部较多,咽部可感到似有异物、蚁行、灼热、紧束、闷塞、狭窄等感觉,有的病人感到咽部有树叶、发丝、线头、肿物及痰黏着感,也有的感到颈部紧压感而不敢扣领扣。以上感觉在病人做空咽动作时明显,而进食时则减轻或消失,一般无疼痛或仅有轻度咽痛。症状常随病人情绪起伏波动,异常感觉也可随时改变。
4.诊断:
此病的病因较为复杂,生活、工作环境是可能的诱因。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异常感觉常有固定部位,而异物感部位不确定者并非皆为精神因素所致。对有邻近病变者可行X线摄片及食道钡餐检查。根据病史、症状、检查,排除隐蔽在咽部、颈部、上呼吸道、上消化道等部位的器质性病变后,方可诊断为咽异感症。
5.治疗:以病因治疗为主。对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病人应进行耐心的解释,使其了解病情,去掉不必要的顾虑,配合药物治疗,或用暗示治疗。药物治疗可用镇静剂、维生素、解热镇痛药等。病人应戒除烟酒。
咽异感症的器质性疾病分为:
咽部疾病,咽部邻近器官疾病,远处器官疾病及全身疾病四大类。
一.局部因素:
如各种咽炎,包括粉尘性,化学性咽炎,扁桃体炎,扁桃体结石,息肉,角化,囊肿,疤痕以及脓肿,舌扁桃体炎,悬雍垂过长,鼻咽,口咽,喉咽的异物,疤痕,肿瘤,舌根部静脉曲张,囊肿,肿瘤,茎突综合症,咽部憩室等,这些通过咽部检查包括间接镜或电子喉镜的检查常可发现,但对早期的舌根肿瘤,扁桃体恶性肿瘤,茎突过长,只做视诊常不易发现,可改用触诊,可感到局部硬感觉。
二.邻近器官的疾病:
包括鼻部疾病,喉部,颈部,甲状腺,食管疾病。如鼻炎,鼻窦炎,鼻后漏综合症。喉部疾病如喉上神经炎,风湿性环杓关节炎,会厌囊肿,会厌形态异常,喉软骨膜炎,血管神经性喉炎,环咽肌及咽下缩肌痉挛等。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痉挛,憩室,失弛缓症,早期的食管恶性肿瘤,外伤性食管炎,贲门痉挛,横膈裂孔疝等。颈部肿块,瘘管,淋巴结炎,颈症候群,舌咽神经痛,颈动脉炎。甲舌囊肿,甲状腺炎,甲状腺能亢进或减退,甲状腺肿瘤。以及其他如牙病,耳病。因为咽异感症可能是咽喉部,食管肿瘤的早期表现,甚至是唯一感觉,不能因为无进食梗阻而忽略检查。
三.远处器官:
远处器官还包括胃十二指肠炎,溃疡,胃恶性肿瘤,幽门痉挛,胆道蛔虫症,胆石症,左心扩大,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包炎伴积液,主动脉瘤,气管、支气管炎,肺部肿瘤。屈光不正。对于这些疾病耳鼻喉科医生较少重视。
四.全身疾病:
全身疾病代谢、内分泌疾病,如维生素缺乏症,缺铁性贫血,甲状腺亢进或减退,更年期综合症,重症肌无力,皮肌炎。
最后一大类是精神因素和功能性疾病:就是咽喉,气管,食管和颈部等均排除了器质性疾病,仍有咽部异常感觉。主要由大脑功能失调引起,常伴有焦虑,急躁,紧张情绪或恐癌症,如患者亲属,邻居中患有各种肿瘤,如喉癌,食管癌,鼻咽癌,淋巴瘤等,有人就感觉自己是不是同样也可能生肿瘤了,可感觉咽部持续有异物感,部位可游走不定,全身和局部检查无任何异常病变。另一类是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疾病的患者,可有明显焦虑倾向,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多数伴有睡眠障碍。
怎样判断得了白殿风怎样预防儿童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