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仁教育,专注江西专升本
年新余学院专升本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招生专业
考试科目
科目一
基础课1
基础课2
通信工程
英语
计算机
高等数学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
物联网工程
C语言
电子商务
计算机
管理学
市场营销
计算机
财务管理
计算机
软件工程
C语言
高等数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土木工程
计算机
工程造价
计算机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计算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
汉语言文学
计算机
现代汉语
英语
计算机
综合英语
商务英语
计算机
体育教育
计算机
学校体育学
护理学*
计算机
人体解剖学
健康服务与管理
计算机
音乐学
计算机
基本乐理
及音乐常识
视觉传达设计
计算机
素描
环境设计
计算机
学前教育
计算机
教育学
备注:建议考生报考与自己专科专业相近或相关的专业。有“*”标识的专业为医学类专业,教育部规定医学类专业本专科专业要相同。
参考书籍英语:
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大纲参照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相关要求.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上下册)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数学》(上下册),王国政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
计算机(第三版),李雪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年第三版.
管理学:
《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年1月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下册)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06
综合英语: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杨立民著第二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基本乐理及音乐常识:
《基本乐理实用教程》,张湧编著.江西高校出版社.《中西方音乐史简明教程》,田可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作品欣赏为主)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潘绍伟,于可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12月。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金东洙,金昌洙、常成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年7月第一版
素描:
无教材,自带绘画工具
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项贤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1月.
考试大纲“专升本”《高等数学》考试大纲一、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二、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结构为: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
三、参考书籍
高等数学(上、下册)陈珠社郭培俊董文雷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专升本入学考试数学考试大纲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
5、理解并会使用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和泰勒(Taylor)定理.
6、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7、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渐近线.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 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基本积分公式 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定积分中值定理 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牛顿一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定积分的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原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3、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掌握利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等)及函数的平均值.
四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
考试内容
向量的概念 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 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两向量的夹角 向量的坐标表达式及其运算 单位向量 方向余弦 曲面方程和空间曲线方程的概念 平面方程直线方程 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夹角以及平行、垂直的条件 球面 柱面 旋转曲面等常用的二次曲面方程及其图形考试要求
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3、理解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掌握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
4、掌握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
5、会求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并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有关问题.
6、会求点到直线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
7、了解曲面方程和空间曲线方程的概念.
8、掌握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会求简单的柱面和旋转曲面的方程.
五多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多元函数的概念 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有界闭区域上多元连续函数的性质 多元函数的偏导数和全微分 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多元复合函数、隐函数(仅限一个方程的情形)的一阶偏导数二阶偏导数 方向导数和梯度 空间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 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 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 多元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其简单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3、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4、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5、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
6、会求隐函数(仅限一个方程的情形)的一阶偏导数、二阶偏导数.
7、掌握空间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的概念,会求它们的方程.
8、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六多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
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计算和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了解二重积分的性质,了解二重积分的中值定理.
2、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
3、会用二重积分求一些几何量(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的体积、曲面的面积).
七常微分方程
考试内容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齐次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考试要求
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3、会解齐次微分方程、贝努利方程,会用简单的变量代换解某些微分方程.
4、理解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
5、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三、参考书目
1.《高等数学》(上下册)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济大学数学系编
2.《高等数学》(上下册),王国政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专升本”《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一、主要内容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操作系统Windows7
3.文字处理软件Word
4.电子表格软件Excel
5.演示文稿PowerPoint
6.计算机网络基础
二、基本要求
1.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2.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Windows7
3.了解和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
4.了解和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
5.了解和掌握演示文稿PowerPoint
6.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
三、参考书目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李雪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专升本”《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一、总要求
本课程地位: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应了解、熟悉、掌握的主要内容:了解C语言的主要特征、常用算法描述以及其它相关基础知识;掌握C语言中顺序程序设计、选择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指针、结构体共用、函数、文件操作等。
二、内容
第一章程序设计与C语言
了解C语言的主要特征,掌握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
掌握高级语言程序的上机实现过程
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掌握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及其常量的表示方法;
理解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规则
掌握基本运算符的功能,表达式的概念
第三章顺序程序设计
掌握用传统流程图进行算法描述;
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
掌握getchar()、putchar()、printf()、scanf()函数的使用
掌握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
第四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掌握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功能及用法
掌握基本条件和复合条件语句的使用
掌握switch语句的使用
掌握选择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
第五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掌握循环概念及循环的构成要素
掌握while语句用法
掌握do-while语句的用法
掌握for语句的用法
掌握break、continue语句
掌握多重循环的概念及其程序描述方法
掌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数组
掌握数组的基本概念。
掌握一维、二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掌握字符数组的使用,了解基本的字符和字符串处理库函数的功能和使用
能利用数组进行程序设计
第七章函数
掌握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理解形参和实参的概念
掌握函数的调用方法
了解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
了解数组作函数参数的使用
了解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概念
了解变量的存储类别和作用域
了解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的概念
第八章指针
掌握指针的基本概念及其使用规则
掌握用指针实现对数组和函数的访问方法
掌握指针的运算
了解多级指针的概念及带参数命令行源程序的编制方法
掌握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函数的关系
第九章结构体与链表
掌握结构体类型的定义方法
了解枚举类型的定义和使用
掌握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
了解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的使用
掌握结构体数据类型的使用(以链表为例)
掌握共同体的概念
第十章文件
了解文件的基本概念
掌握文件打开和关闭的方法
了解文件读写和定位函数的功能
第十一章编译预处理
掌握宏定义的概念和使用
了解文件包含处理
了解条件编译
三、试卷结构
1、试卷内容比例
第一章C语言概论5%
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10%
第三章顺序程序设计5%
第四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10%
第五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5%
第六章数组15%
第七章函数15%
第八章编译预处理5%
第九章指针10%
第十章结构体和共用体5%
第十一章文件5%
总计%
2、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30%
程序阅读题20%
程序改错题15%
程序填空题15%
编程题20%
总计%
3、试题难易程度比例
基础题30%
基本知识题30%
中等难度题30%
综合较难题10%
总计%
四、说明
1、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谭浩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年第3版
《C语言程序设计》(双色版),张玉生刘炎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版
4、适用专业:计算机各专业
“专升本”《管理学》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
1.陈传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年1月第1版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1)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2)管理学的科学思维
2.管理导论
(1)管理的内涵;(2)管理的本质;(3)管理的基本原理;(4)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
3.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1)古典管理理论;(2)现代管理流派;(3)当代管理理论
4.决策与决策过程
(1)决策及其任务;(2)决策的类型与特征;(3)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
5.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
(1)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2)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3)决策方法
6.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1)实施决策的计划制定;(2)推进计划的流程和方法
7.组织设计
(1)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影响因素;(2)组织结构;(3)组织整合
8.人员配备
(1)人员配备的任务、工作内容和原则;(2)人员选聘;(3)人事考评;(4)人员的培训与发展
9.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概述;(2)组织文化的构成与功能;(3)组织文化塑造
10.领导
(1)领导的内涵与特征;(2)领导与领导者;(3)领导与被领导者;(4)领导与情境
11.激励
(1)激励基础;(2)激励理论;(3)激励方法
12.沟通
(1)沟通与沟通类型;(2)沟通障碍及其克服;(3)冲突及其管理
13.控制的类型与过程
(1)控制的类型与原则;(2)控制的类型;(3)控制的过程
14.创新原理
(1)组织管理的创新职能;(2)管理创新的类型与基本内容;(4)创新过程及其管理
15.组织创新
(1)组织变革与创新;(2)组织结构创新;(3)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三、考试的题型比例
《管理学》具体题型和分值如下:
1.单项选择题
2.判断题
3.名词解释
4.简答题
5.案例分析题
“专升本”《现代汉语》考试大纲一、主要内容
1、绪论
2、语音
3、文字
4、词汇
5、语法
6、修辞
二、基本要求
1、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形成、特点和地位,能分清“现代汉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等概念。
2、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基础知识,具备语音的判断、分析和运用能力。
3、了解和掌握汉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构造和形体的演变,汉字的整理和简化,正确使用汉字。
4、了解和掌握词汇和词汇单位及构词法,词义的性质,词义的分解和聚合,词汇的组成,词汇的发展和规范化等,具备判断、分析和运用能力。
5、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句子的结构和类型,具备判断、分析和运用能力。
6、了解和掌握词语和句式的选用,常用的辞格,具备判断、分析和运用能力。
三、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下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6月第6版。
“专升本”《综合英语》考试大纲一、考试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报考新余学院专升本的英语专业考生。
二、考试性质
本考试的目的是考核考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语言技能和使
用英语处理有关一般业务和涉外交际的基本能力,其性质是英语水平考试。
三、考试方法和时间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分钟。试卷满分为分。
四、考试题型、分值及测试技能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
该部分20题,分值30分。该部分由第一、二两节组成,测试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对话、会话以日常生活和实用的交际性内容为主。
第一节(10题,10分):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以及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态度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10段简短对话,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录音材料仅读一遍。
第二节(10题,20分):考查考生迅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1篇短文,正确补充所缺单词或者短语的正确形式。每段录音材料读二遍。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该部分15题,分值30分,题型为四选一选择题。
该部分测试考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及从书面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1)了解语篇和段落的主旨和大意;2)掌握语篇中的事实和主要情节;3)理解语篇上下文的逻辑关系;4)对句子和段落进行推理;5)了解作者的目的、态度和观点;6)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生词的意思;7)了解语篇的结论。
第三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该部分25题,分值45分。该部分由一、二、三节组成,测试考生对英语词汇、构词知识和修辞技巧等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第一节(10题20分):考查考生的词汇知识。在一篇词左右的短文中留出1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10个单词短语中选出10个,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
第二节(10题15分):考查考生的英语构词知识与运用能力。给出10个句子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单词,写出符合句子要求的正确形式。
第三节(5题10分):考察考生根据所给句子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
第四部分:翻译
该部分5题,分值20分。测试考生准确将汉语句子翻译成英语的能力。考生根据中文句子的意思,翻译成相应的英语。译文须符合英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用词准确。
第五部分:写作
该部分1题,分值25分。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考生根据规定的题目和所提供的提纲、情景、图片或图表等,写出一篇词左右的短文,要求能够正确表达思想,意义连贯,无重大语言错误。写作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一般常识或信函。体裁以议论文、应用文为主。
五、测试项目、题号、测试内容、题型及分值分配表六、试卷题型比例
客观题约70%;主观题约30%
七、试题难易比例
其中容易题约30%;中等难度题约50%;较难题约20%。
八、参考书目
杨利民,《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第二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专升本”《学校体育学》考试大纲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健康、体能、情感、意志、社会适应的概念
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学校体育的结构
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体育课程的编制
体育实践课程的特点
人体生理机能适应性规律
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内容标准
第六章体育教学的特点、目标与内容
体育教学的概念
体育教学的内容特点
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
第七章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
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
常见的体育教学方法
现代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的分组类型
第八章体育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
体育实践课程的教案的编写
第九章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新理念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内容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第十章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概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分类
竞技体育项目改造的意义与基本方法
第十一章体育课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类型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结构
第十二章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及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及优缺点
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
第十三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概念与定位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及组织形式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运动队的组建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的运用
第十四章学校课余体育竞赛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
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
课余体育竞赛的计划与规程—-竞赛规程
课余体育竞赛的方法
评定个人和团体名次的方法
第十五章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的特征
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
第十六章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
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
“专升本”《人体解剖学》考试大纲
绪论:解剖学姿势与方位术语
第一章骨学:骨学总论;各部椎骨的特征;胸骨角、肩胛下角、肱骨解剖颈与外科颈、尺神经沟与桡神经沟、手骨的命名。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胫骨粗隆、内踝与外踝;足骨的命名。枕外隆突(凸)、乳突、眉弓;4对鼻旁窦(鼻窦)的位置及其开口;翼点。新生儿颅的特征。
第二章关节学:关节的基本结构与辅助结构;椎体间的连结与椎弓间的连结。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胸廓的作用;肩关节的结构特点;骨盆的概念;膝关节的结构特点。
第三章肌学:膈的三个裂孔位置与膈的运动;腹股沟韧带与腹股沟管浅环、腹股沟管;斜角肌间隙;肌腱袖(肩袖);腕管;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位置关系
第四章内脏学总论:锁骨中线与肩胛线
第五章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组成、咽峡、牙的分类、牙的名称与排列、牙周组织;三对大唾液腺的位置及其开口位置;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胃的形态和分布以及位置;十二指肠各部的特点;盲肠和结肠的3个特征、麦氏点的体表投影;肛管;肝的位置;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汁的流经途径。胰腺的位置。
第六章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组成;喉软骨的组成、环甲正中韧带及其意义;喉腔;气管切开的位置、左右主支气管的差异;肺门;两肺分叶;胸腔与胸膜腔、肋膈隐窝的位置与意义;胸膜与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第七章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的组成;肾门、肾的位置(脊肋角、肾区);输尿管的分部及其三个生理狭窄;膀胱的位置、膀胱三角;女性尿道的特点。
第八章男性生殖系统:输精管的分部;精索;前列腺的位置;男性尿道的分部、结构上的3个狭窄、3个膨大、2个弯曲。
第九章女性生殖系统:卵巢的位置;输卵管的分部;子宫的形态与位置、子宫的韧带;产科会阴。
第十章腹膜:腹腔与腹膜腔的区别;腹膜的功能;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小网膜与网膜囊;腹膜陷凹;肝肾隐窝。
第十二章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体循环(大循环)、肺循环(小循环);心的位置、心底与心尖的组成、心尖的体表投影;二尖瓣复合体与三尖瓣复合体;各心腔的血流运动方向;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位置与频率;心包与心包腔。颈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的位置。危险三角、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肝门静脉系。
第十三章淋巴系统:腋窝淋巴结与乳房的淋巴回流;脾的位置与功能
第十四章视器:眼球壁;眼球的内容物
第十五章前庭蜗器:外耳道、鼓膜;咽鼓管;耳蜗
第十六章神经系统总论: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第十七章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灰质的前角;薄束与楔束、皮质脊髓束。脑干的组成、第四脑室、延髓的网状结构的意义;下丘脑的位置与功能;第三脑室;侧脑室;基底核;内囊
第十九章脑脊髓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脑和脊髓的三层被膜;大脑的两路供血动脉;脑脊液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
第二十章周围神经系统:爪形手、垂腕状态、方形肩、钩状足、马蹄内翻足所对应的损伤
“专升本”《基本乐理及音乐常识》考试大纲一、主要内容
《基本乐理与音乐常识》
二、基本要求
《基本乐理》考试大纲
1.乐音的性质、半音全音的类别。
2.特殊等分音、拍子的种类、速度、力度常用术语。
3.波音、回音等装饰音,同音反复与八度记号等常用记号。
4.音程与和弦的识别与构成。(重点掌握以给出的音为低音构成指定的和弦)。
5.三种大、小调音阶的写法、调式调性分析(以结束音为主音判断),译谱(简谱五线谱对译,重点掌握调号与临时变音的变化)。
6.中国民族五声调式(音阶、调号、以结束音为主音的旋律分析等)。
7.和声大、小调中的特性音程。
8.移调(半音移调、音程移调)。
《音乐常识》考试大纲中国音乐史部分
第一单元先秦时期的音乐八音分类、曾侯乙编钟、儒家音乐思想。
第二单元秦汉三国时期的音乐相和歌(徒歌、但歌)、嵆康《声无哀乐论》
第三单元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碣石调幽兰》
第四单元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唐代的音乐机构
第五单元宋金元时期的音乐姜夔、《唱论》
第六单元明清时期的音乐四大声腔、京剧四大行当、朱载堉十二平均律
第七单元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李叔同《送别》、广东音乐《步步高》华彦钧的《二泉映月》《听松》、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清唱剧《长恨歌》、聂耳《金蛇狂舞》、冼星海《黄河大合唱》、贺绿汀《游击队歌》
第八单元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歌剧《白毛女》
西方音乐史部分
第一单元巴洛克时期以前的音乐游吟诗人、牧歌
第二单元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巴赫与亨德尔
第三单元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海顿《四季》、莫扎特《加罗的婚礼》《魔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第四单元早期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及奥德的音乐舒伯特的作品《鳟鱼》《小夜曲》、门德尔松的作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第五单元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和意大利音乐威尔第的《茶花女》、普契尼的《图兰朵》
第六单元民族乐派的兴起和发展肖邦的《波兰舞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柴科夫斯基《天鹅湖》。
三、参考书目
1.《基本乐理实用教程》张湧编著(江西高校出版社)
2.《中西方音乐史简明教程》田可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专升本”《素描》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性质与命题的原则
《设计素描》是基础课程,是造型表现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方法,是表达设计创意、收集设计素材、交流设计方案的手段和语言,同时也是重点考查学生的造型能力,并在构图、体积感、空间感、质感及画面的整体关系处理等方面的基础和表现能力。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根据命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自带工具(如:画板、铅笔、炭笔、炭条、橡皮等)素描纸八开,由主考单位统发。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1.完整的构图
2.能准确表达命题内容
3.对形体的结构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4.有一定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5.对物象的形态有一定的想象组构能力
6.能熟练地掌握工具和材料的运用
“专升本”《教育学》考试大纲一、主要内容
1.教育学及其发展
2.教育的本质
3.教育与社会发展
4.教育与人的发展
5.教育目的
6.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7.学校教育制度
二、基本要求
1.了解和掌握教育学及其发展的历史及进程
2.了解和掌握教育的本质及特征表现
3.了解和掌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了解和掌握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5.了解和掌握教育目的的本质及要求
6.了解和掌握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内涵及表现
7.了解和掌握学校教育制度的本质及表现
三、参考书目
《教育学原理》,项贤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1月。
新余学院年“专升本”考试招生简章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省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赣教考字〔〕15号)、《关于做好年全省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管理工作的通知》(赣教规划字〔〕8号)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推荐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暂行办法(修订)》(赣教高字〔〕17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做好我校年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以下简称“专升本”)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生计划、专业及考试科目
(一)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年全省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管理工作的通知》(赣教规划字〔〕8号)文件通知,新余学院今年共招收“专升本”学生0名,招生专业22个。其中安排10%作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专升本专项计划”,安排5%作为“退役士兵专升本专项计划”,安排5%作为“获奖考生专升本专项计划”,专项计划用于优先招收符合要求的考生,单独组织录取。若某专业普通计划满额、专项计划未满额,则将专项缺额计划调整为普通计划录取;若某专业普通计划和专项计划均未满额,则缺额计划数都转入调剂录取。具体招生专业、各招生专业计划指标和考试科目详见下表1。
(二)学生应慎重选择报考专业,原则上报考与专科所学相同或相近专业。录取后一律不得转换专业。
(三)选拔考试科目为英语和两门专业基础课,各专业考试科目见下表1。
备注:专业有“*”标识的为医学类专业,报考须与专科所学专业完全相同。
二、推荐选拔的范围和条件
(一)普通“专升本”考生
凡经统招入学的我省普通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均可报名参加考试。
(二)专项计划考生
根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规定,我省对退役士兵、获奖学生(含高水平运动员)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等3类报考专升本考试的考生,采用专项计划,单独划线的录取办法。考生凭身份证、普通高职(专科)毕业证和相关证明材料报考,并在领取准考证时提供原件以备资格复查,考试科目与报考同专业的其他考生相同。
各专项考生报考条件为:
1.退役士兵。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服义务兵役退役和“下基层”服务期满后接受本科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9〕6号)的精神,9年以后应征入伍且具有普通高职(专科)毕业学历的我省户籍退役士兵或我省普通高职高专毕业的退役士兵。
2.获奖学生(含高水平运动员)。我省高职高专学生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排位前五)、国家级银奖(排位前三)、省级金奖(排位前三)的;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以上的;获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称号,并参加国家级比赛获得前三名或国际级比赛获得前六名的考生。
3.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我省高职高专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
三、考生报名流程及缴费
(一)报名流程
报名时间:年6月18日9:00-年6月22日17:00,逾期不予办理。
报名方式:改变以往由学校推荐的方式,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自行登录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