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天性好奇活泼,喜欢把一些小东西放到嘴里含着,一不小心误吞入体内造成食管异物,延误治疗会引起食管周围炎及脓肿、食管穿孔及纵隔炎纵隔气肿脓肿、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若尖锐异物刺破邻近大血管,可能引起致命性出血,十分危险。
近日,渑池县一名3岁男童误吞一枚硬币堵塞食道情况危急,医院急诊科、眼耳鼻喉科、内镜中心、麻醉科等多科室医护人员通力协作,采取全麻下电子胃镜食道异物抓取术,最终顺利将嵌顿在孩子食管里的硬币取出。
“大夫,大夫,快来救救孩子!”3月29日晚十时许,医院急诊科大厅响起急切的呼救声,一位女同志抱着小男孩快速走进医生值班室。
“大概晚上八点左右,孩子突然连续呕吐恶心,异常焦虑,精神状态也不好,多次询问后才得知孩子在玩耍时不小心吞下一枚硬币,吓了我们一跳!”孩子的母亲说,我们立医院救治,胸片显示硬币卡在食道第一狭窄处,但是他们没办法取出来,医院救治。
了解情况后,急诊科值班医师立即邀请眼耳鼻喉科值班医师前来会诊,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银币直径约25mm,比较大,且随着卡顿时间越来越长,男童的情况也越发不好,眼耳鼻喉科医师李润丽建议立即为其行电子胃镜食道异物抓取术。
接到急诊手术10余分钟后,内镜中心医师段洪魁、护士胡艳华到达工作岗位,立即开始术前准备工作,考虑到患儿年龄小,情况又十分危急,经麻醉科医师陈桂玲进一步会诊讨论,决定采取全麻下电子胃镜食道异物抓取术。在段洪魁、胡艳华、陈桂玲三位医护人员的精准配合下,仅仅3分钟的时间,就顺利将硬币取出。术后经进一步检查,患儿食管黏膜充血,未发现有糜烂及溃疡,经进一步观察治疗后,已康复出院。
提示:孩子吞物需防范
食管异物是指因饮食不慎,误咽异物,如鱼刺、骨片或脱落的假牙等,异物可暂时停留或嵌顿于食管。常表现为食管异物感、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严重者可造成食管瘘、纵隔脓肿、穿破大血管甚至危及生命,一经确诊需立即处理。临床表现:通常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异物的特性、部位及食管壁的损伤程度有关。1、吞咽困难:吞咽困难与异物所造成的食管梗阻程度有关。完全梗阻者吞咽困难明显,流质难以下咽,多在吞咽后立即出现恶心、呕吐;对于异物较小者,仍能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2、异物梗阻感:若异物在上段食管时症状较明显;若异物在中下段食管时,可无明显梗阻感或只有胸骨后异物阻塞感及隐痛。3、疼痛:疼痛常表示食管异物对食管壁的损伤程度,较重的疼痛是异物损伤食管肌层的信号,应加以重视。通常光滑的异物为钝痛,边缘锐利和尖端异物为剧烈锐痛。异物嵌顿导致食管穿孔的患者常述胸痛,有皮下气肿、气胸、局部脓肿等典型穿孔体征。4、反流症状:患者常有反酸、烧心等症状。5、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等。多发生于婴幼儿,特别是在食管入口及食管上段的异物。异物较大或尖锐带刺者,可压迫喉或损伤黏膜引起炎症。END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