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小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学习班
报到时间:11.24日全天报道
培训时间:11.25--12.2日
报到地点:成都中医药大学
联系方式:周艳( 2,背阔肌的解剖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
10~12肋外侧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
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
3,菱形肌的解剖部位:斜方肌深层。起点: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棘突。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
收缩,使脊柱胸段伸。
4,竖脊肌部位:脊柱两侧,由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三部分组成。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止点:颈、胸椎的棘突与横突、颞骨乳突和肋角。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和
脊柱伸。上固定时,使骨盆前倾。
5,胸大肌部位:胸前上部皮下。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止点:肱骨大结节嵴。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
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6,胸小肌部位:胸大肌深层。起点:第3~5肋骨前面。止点:肩胛骨喙突。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和下回旋。远固定时,提肋助
吸气。
7,前锯肌部位:胸廓侧面浅层。起点:上位8~9肋骨外侧面。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前面。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胛骨下降和
上回旋。远固定时,可提肋助吸气。
8,腹直肌部位:腹前壁正中线两侧。起点:耻骨上缘。止点:胸骨剑突及第5~7肋软骨前面。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
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屈。还可降肋助呼气。
9,腹外斜肌部位:腹前外侧壁浅层。肌纤维由外上向前内下斜行。起点:第5~12肋骨外侧面。止点:髂嵴、耻骨结节及白线。其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壁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
脊柱向同侧侧屈和向对侧回旋;两侧收缩可使脊柱屈以及降肋助呼气
。
10,三角肌部位:肩部皮下,呈倒三角形。起点: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止点:肱骨体三角肌粗隆。功能:近固定时,前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和内旋;中部纤
维收缩使肩关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伸、水平伸和外旋;整
体收缩,可使肩关节外展。
11,冈上肌部位:肩胛骨冈上窝内。起点:肩胛骨冈上窝。止点:肱骨大结节。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外展。12,冈下肌部位:肩胛骨冈下窝内。起点:肩胛骨冈下窝。止点:肱骨大结节。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外旋、内收和伸。13,小圆肌部位:冈下肌下方。起点:肩胛骨外侧缘背面。止点:肱骨大结节。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外旋、内收和伸。 14,肩胛下肌部位:肩胛骨肩胛下窝内。起点:肩胛下窝。止点:肱骨小结节。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内旋、内收。15,大圆肌部位:冈下肌、小圆肌下方。起点:肩胛骨下角背面。止点:肱骨小结节嵴。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内旋、内收和伸。 16,肱二头肌部位:上臂前面浅层,有长、短两头。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止点: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肘关节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使上臂
向前臂靠拢。
17,肱肌部位:肱二头肌下半部分深层。起点:肱骨前面下半部分。止点:尺骨粗隆和冠突。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屈。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18,喙肱肌部位:位于肱二头肌上半部内侧,为长梭形肌。起点:起于肩胛骨喙突。止点:止于肱骨中部内侧(与三角肌粗隆相对应)。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内收和外旋。19,尺侧腕伸肌起点:肱骨外上髁、前臂筋膜及肘关节囊。止点:第五掌骨底。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伸,参与手关节内收。20,桡侧腕长伸肌起点:肱骨外上髁。止点:第二掌骨底。功能:近固定时,使手关节伸,参与桡腕关节外展及肘关节伸。21,桡侧腕短伸肌起点:肱骨外上髁。止点:第三掌骨底。功能:基本与桡侧腕长伸肌相同。 22,梨状肌部位:骶骨前面、小骨盆后壁。起点:第2~5骶椎前侧面。止点:股骨大转子。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外展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
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23,髂腰肌部位:腰椎两侧和髂窝内,由腰大肌、髂肌组成。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
髂窝。
止点:股骨小转子。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
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屈和骨盆前倾。
24,股四头肌部位:大腿前面,有四个头。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
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止点:四个头合并成一条肌腱,包绕髌骨,向下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
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股直肌可使髋关节屈,整体收缩使膝关节伸。远固
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25,股二头肌部位:大腿后外侧浅层,有长、短两个头。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下半部。止点:腓骨头。功能:近固定时,使膝关节屈和外旋,长头还可使髋关节伸。远固定
时,两侧收缩,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当小腿伸直时,使骨盆后倾。
26,半腱肌和半膜肌部位:大腿后内侧,半膜肌在半腱肌深层。半腱肌下半为腱,半膜肌
上半为腱膜。
起点:坐骨结节。止点:半腱肌止于胫骨上端内侧,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后面。功能:近固定时,使膝关节屈和内旋,还可使髋关节伸。远固定时,
与股二头肌相同。
27,耻骨肌部位:大腿内侧上部浅层。起点:耻骨上支。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远固定时,两侧收缩,
使骨盆前倾。
28,长收肌和短收肌部位:长收肌位于耻骨肌内侧。短收肌位于耻骨肌和长收肌深层。起点:长收肌起自耻骨上支外面,短收肌起自耻骨下支外面。止点:长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短收肌止于股骨粗线上部。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远固定时,两侧收缩,
使骨盆前倾。
29,大收肌部位:大腿内侧深层。起点:坐骨结节、坐骨支和耻骨下支。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2/3及股骨内上髁。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
使骨盆后倾。
30,胫骨前肌部位:小腿前外侧浅层。起点:胫骨体外侧的上2/3。止点:内侧楔骨内和第1跖骨底。功能:近固定时,使踝关节伸(背屈)、内翻。远固定时,使小腿在
踝关节处伸,维持足弓。
31,小腿三头肌部位:小腿后部。包括浅层的腓肠肌和深层的比目鱼肌。起点:腓肠肌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上髁。比目鱼肌起自胫
骨和腓骨后上部
止点:跟结节。功能:近固定时,使踝关节屈(跖屈),腓肠肌还可使膝关节屈。远
固定时,可使小腿在踝关节处屈,协助膝关节伸,维持人体的直立。
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背肌分为浅、深两层。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
和菱形肌等。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背长肌包括竖脊肌和夹
肌。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
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
前锯肌等。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
后壁的腰方肌。
●上肢肌 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
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的
结构,有加固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
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
头肌、喙肱肌、肱肌。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
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
后面及外侧。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肌等。后群肌的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
尺侧腕伸肌等。
●下肢肌 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盆带肌分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
前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
肌和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
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
、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绳肌或股后肌群。内侧群有
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后
群有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跚长屈肌、胫骨后肌。外侧群有腓骨长
肌和腓骨短肌。
●头颈肌头颈肌中,头肌可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颈肌分浅、中、深三群
,颈浅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针刀治疗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针刀调节交感神经兴奋度)专病培训班北医院
院教培字[]68号
关于针刀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性治疗治疗鼻炎、鼻窦炎培训班的通知
鼻炎,是临床常见、高发的一种病症,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患病率高达10~40%不等。
据国家耳鼻喉专家统计:
全世界近5亿人受鼻炎的困扰,
全中国慢性鼻炎病发病率高达87.3%。
危害:一旦发病,全身不适,鼻淋巴组织免疫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功能,病菌长驱直入进入体内,造成鼻部感染炎症波及其他系统,可并发慢性气管及支气管炎、肾炎、心脏病等。
传统疗法难以治愈:鼻炎无法预防,绝非一般炎症,用常规的消炎治疗,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病症又和人的精神、情绪有很大关系,一味的消炎、抗菌,只会延误病情,对身体造成损害。没有适宜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临床称之为不可治愈顽症。
技法简介技法的创立
张建军教授(医院),经过多年潜心钻研,通过针刀治疗颈椎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性,消除神经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根治鼻炎的针刀治疗方法。
针刀治疗鼻炎以其疗效迅速、易懂、易学,对治疗各种鼻炎有极佳效果,引起了医疗界的广泛重视,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世界范围内慕名学习者络绎不绝。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推广项目本技法临床疗效好,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实操性强,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及基层社区的针灸科和耳鼻喉科应用与推广。
技法的特色
1.定点特色:定点骨性标志明确,极易掌握。
2.操作特色:操作简便易学,一次培训基本可以掌握。
3.诊断特色:鼻炎的诊断十分明确,治疗后多数效果立竿见影,可以验证诊断的正确。
4.治疗特色:从颈部支配鼻部神经入手,大道至简。
课程简章培训内容
1、针刀精细解剖学基础。包括头面部体表解剖学、颈椎针刀精细解剖学;头面部局部解剖学,特别是面侧区的浅深结构;翼腭神经节解剖学基础,包括翼腭窝的解剖学基础、翼腭神经节、三叉神经、面神经、针刀治疗鼻炎定点、针刀治疗鼻炎入路方向、针刀治疗鼻炎针刀运刀、控刀及解剖层次;。
2.针刀治疗鼻炎的技法。系统学习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嗅觉失灵等各种鼻炎病因、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系统掌握针刀医学治疗方案、学习针刀治疗鼻炎思路;针刀治疗鼻炎的理论基础;针刀治疗鼻炎的体表定位与操作技法;针刀治疗鼻炎的临床应用及经验。
培训对象
各医院、针灸科、耳鼻喉、中医科、口腔科、理疗科、康复科
从事推拿、理疗、康复、针刀等科室医师、理疗师。
培训形式
1.专家授课。
张建军教授,男,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一届脊柱伤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及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疼痛康复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内镜专委会青年委员。
现在就职于医院康复医学科疼痛诊疗中心。本科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系我国首批针刀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针刀发明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朱汉章教授。针刀泰斗庞继光教授亲传弟子。
研究生期间得到朱汉章老师的悉心指导,是国家课题“针刀松解法临床研究”项目组的成员,参与医院校系列规划教材《针刀医学》并任《针刀医学手法学》编委。年9月获教育部颁发的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兼有中西医教育背景,具有多年西医骨科临床经验,擅长对用现代微创外科的理念行针刀松解减压术为主,结合现代相关微创技术如射频、等离子、臭氧、椎间孔镜等等治疗多种疑难疾病。擅长治疗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腱鞘炎、急慢性腰扭伤、腰背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痛伴下蹲困难、跛行等)、膝关节骨关节炎、跟骨剌、跟痛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过敏性鼻炎等脊柱相关性疾病均有较满意疗效。
2.理论加实操。既有系统专业的专题讲授和多媒体示教,又有实用技法的操作实践和“一对一”手把手的学员练习操作,深入浅出地帮助学员真正掌握此技法。包教包会,可以带患者来现场治疗。
3.证书颁发。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者,医院颁发结业证书”。
4.复课机会。医院结业证书可享受两次免费学习。(参加复习者必须带此证书及身份证)。
5.病案交流。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
6.实习机会。持有医师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通过申请并审核通过可给予安医院针刀科进修学习。
课程设置1、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病理分析;
2、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相关治疗部位的针刀医学精细解剖(理论解剖);
3、针刀治疗鼻炎、过敏性鼻炎的针刀体表定位定点及操作要领;
4、过敏性鼻炎、鼻窦炎临床示教;(手把手教学)
5、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相关治疗部位的针刀医学精细解剖(尸体解剖);
培训单位北医院
培训费用1、培训费用:元/人(含资料费、培训费、合影费、针刀、含一次免费学习)。食、宿由主办单位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均可开具正规发票)。
2、报名周艳(同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