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气温不稳,蛋鸡生产环境发生变化,鸡痘高发,让无数养鸡人头疼,那么鸡痘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又该如何预防?
小编特总结了这份“专家级”鸡痘秘笈,在此与各位分享:
所谓鸡痘,其实就是一种由痘病毒引起鸡皮肤或黏膜发生痘疹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在国内部分地区相继发生,各种日龄、品种的鸡都可发病,引起呼吸道症状,幼鸡发育受阻,蛋鸡产蛋下降。一般发病率在10~70%不等,死亡率低。
秋季是本病的高发期,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是控制本病的有效途径。
鸡痘病毒特性鸡痘病毒大量存在于病鸡的痘疹中,耐热、耐干燥,但不耐酸碱,可被1%氢氧化钠或1%醋酸于5分钟内灭活。
传播途径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其传播途径主要以蚊虫等吸血昆虫传播,因而夏秋最为高发。损伤的皮肤、黏膜通过接触病毒也会感染。因此,当消化道或呼吸道发生其他病原感染时,可以继发鸡痘感染。
临床与剖检症状皮肤型鸡痘最常见,典型症状为:鸡冠、肉髯、耳垂、眼睑、嘴角等无羽毛部出现灰白色结节,形成痘性水疱,然后结痂,拨去结痂可见出血的陷凹,结痂自然脱落形成瘢痕。病况较轻时上下眼睑肿胀流泪,肿胀似金鱼眼样,后期导致眼睛失明,死亡率较低。严重的病鸡全身皮肤出现痘痂,甚至在爪的鳞间也出现红色的水疱肿,恢复后期鳞片变成紫黑色、干燥,更严重的时爪弯曲。粘膜型鸡痘也较常见,口腔、咽喉和气管粘膜上发生痘疹,表现为红肿出血。初期呈现黄白色的圆形、稍突起的斑点,逐渐扩散成为白喉样伪膜,不易剥离,当剥离或自然脱落后,出现不规则的溃疡。病鸡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噜音、精神萎靡、缩颈、扎毛,常发生急性死亡,急性死亡病鸡喉气管内有粘液,喉头充血。
防控措施1、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减少感染机会应定期消毒,保持鸡舍内外环境卫生。同时重点要杀灭吸血昆虫等传播病原的媒介。
2、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可靠方法,一般使用鸡痘鹌鹑化弱毒株进行刺种,免后10天产生保护力。
3、对症治疗
鸡群患本病后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采用对症疗法,以减轻病鸡的症状和防止并发症。皮肤型鸡痘一般在患部涂碘酒或紫药水;黏膜型鸡痘可用镊子剥去假膜并于溃疡面涂碘甘油(碘酊1份、甘油3份混合)缓解症状;眼部痘痂可用2%硼酸液清洗处理。同时大群投喂抗生素控制并发感染细菌病。
接种注意事项1、保证免疫剂量
疫苗配制时防止污染,使用专用稀释液或无菌的蒸馏水,摇动小瓶至疫苗完全溶解使用。免疫过程中充分摇匀疫苗。刺种时剂量要足,将双锋针浸入疫苗溶液,针槽充满药液后将针轻靠瓶内侧,除去附在针上多余药液。拨开鸡毛、小心刺入鸡翅内侧无血管的翼膜三角区,避免伤及肌肉、关节、血管。
2、免疫控制
疫苗开启后一次用完,并在同一天免完同群所有鸡只。免后的7-10天后应检查免疫效果,若发现大多数无“痘疮”反应时,需再进行补免。
推荐阅读:
开学季来临提振消费蛋价回升
夏末秋初,如何维持鸡舍内环境的稳定?
红粪?养鸡人面临的新挑战!
防控禽流感为何不能完全依赖疫苗?
鸡病,你从不知道的秘密!
Vicagroup∣一个有料的平台
长按,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