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术后出现的气管瘘,大多是和肿瘤贴近或侵犯气管有关,为了完整切除肿瘤,从气管表面剥离过程中造成的气管局部薄弱,加上术中使用能量器械可能引起的迟发性热损伤效应,使气管薄弱区域出现继发缺血坏死导致局部缺损,气管内部和外部组织相通,形成气管瘘。
气管损伤的术后表现多为引流管漏气或出现皮下气肿,咳嗽后气肿加剧,未及时发现可加重导致纵隔气肿,呼吸困难。
*如破口较小,漏气量不大,局部气肿经引流可控时,可行局部加压包扎同时强负压吸引,待周围软组织粘连后可自愈。
*如症状持续无改善,或气管漏口较大时须及时再次手术修补:单纯气管壁小范围破损可直接拉拢缝合;
*如气管壁缺损无法直接缝合,但缺损长度小于1.5cm,可直接在缺损处行气管造口,待后期堵管无呼吸困难后拔,切口自行闭合或Ⅱ期修复;
*如气管壁缺损较大但未过中线或环状软骨受侵,可以带蒂胸锁乳突肌骨膜瓣或胸大肌肌骨膜瓣修复缺损;
*如气管全周受侵,则宜行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无须行气管造口;
*如气管缺损超过8个气管环或长度大于4cm,端端吻合有困难时,则只能行全喉切除气管永久性造口。
年初,我还在甲乳外科,刚好遇到一个这样的病例。一位甲状腺癌术后的年轻女性,术后出现了气管瘘,经综合评估后,决定行气管修复手术。虽然术前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和预案,但打开术野时,还真有点被吓到,气管右侧缺损的范围超过5个气管环,长度超过3.5cm。在充分探查术野后,决定使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骨膜复合瓣”进行气管缺损的修复。
手术很顺利,术后患者按着预期逐渐恢复,顺利出院。术后定期复查,除了颈部的手术瘢痕外,已经看不出有任何异样,检查呼吸、发音、进食、活动正常,颈部CT也提示气管缺损完全愈合,无狭窄。“胸锁乳突肌锁骨头骨膜复合瓣气管修复技术”在当时填补了我院甲乳外科对气管修复方面的技术空白。胸锁乳突肌锁骨头骨膜复合瓣术中取得容易,不需要另作切口,而且术后不影响颈部外观和功能;胸锁乳突肌血运丰富,而锁骨骨膜的骨化进一步增强了重建气管壁对抗呼吸过程中气管壁内陷的能力。作为一种气管修复的方法,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在经历了普通外科、肝胆甲乳外科、甲乳外科,到现在的乳腺外科。虽然弃用了很多擅长的技术,但感觉专业越细化,手术也变得越简单,专科化后,想做得更好,用心就是了。回顾这两个病例,想说的是,甲状腺外科细分出来后,开展的甲状腺手术也会越来越多,遇到肿瘤侵犯气管或者损伤气管的情况也只会出现更多。甲状腺周围就巴掌大的范围,做几次手术解剖就应该很熟悉了。作为甲状腺专科医生,应该了解气管损伤修复的基本技术,起码颈段的气管修复是必需要掌握的技能。不然手术中一旦涉及到气管,就惊慌失措地请耳鼻喉科会诊,实在有点贻笑大方。如果这样,还是老老实实去头颈外科认真学习好了。
头颈外科是耳鼻咽喉科的一门延伸学科,是为适应头颈部与耳鼻咽喉科相关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与科研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头颈外科疾病根据发病时间、部位及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总体概括为:颈的先天性疾病及畸形、颈部炎性疾病、颈部血管性疾病、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下颌下腺疾病、腮腺疾病、颈部肿瘤、颈部肿块等等。(释义来自百度百科)我向那个病友解释了很久,我猜她大概是明白了。她朋友的情况并不严重,也不算复杂,只是恢复的时间可能会久些。临走,她说了句:当病人真不容易!我苦笑:大家都不容易......人生无常,总有取舍
子夜之匠意无境人生无常,总有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