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温度一上来,后台好多家长私信说:孩子嚷嚷喉咙疼的厉害,嘴里也开始长口腔溃疡,尤其是年纪小一点的,疼起来嘴都不敢张,只敢闷着声哭,话也不敢说、饭也不敢吃。
别说家长了,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心里也跟着难受得很。
反复感染的原因?
风热乘脾,外邪入侵
这类孩子往往平常就很容易感冒,也就是我们说的外邪入侵,进攻到孩子的脾胃,牙齿、口腔这些统归胃管,所以一旦热气上攻,孩子就容易长口腔溃疡。
咽喉部作为一个热气上涌必经的场所,肯定也要受影响,就会感到干涩、疼痛!
心脾积热,火由内生
这类的孩子饮食上往往就不太注意,喜欢辛辣、油腻的食物,要知道这类的食物一般都容易生热,热气散不出去,就会堵在心、脾的位置。
表面上看是嗓子疼、口腔溃疡,实际上是积攒在心、脾的热气在作祟!
虚火上炎,体虚难抵
这类孩子要不就是打小身体就比较弱,动不动就生病,或者是病刚好,身体比较虚,往往容易有:
手脚心热,容易晚上大量出汗或者稍微运动就出汗,平常也总是精神不好,没劲,食欲不好等等情况。
正是因为脾胃弱,体内的津液不够充足,水压不住火,就容易虚火上涌,造成喉咙干痒、口腔溃疡、呼吸道感染等问题。
两味药来应对
之前就有过这样的一个5岁孩子病例,因为喉咙干、嘴里生疮不舒服,孩子反复的哭闹、烦躁不安,连带着妈妈也变得有点暴躁。
我看了孩子的情况,发现孩子手心有点发热,舌尖长了有两三个小溃疡,食欲不太好,有三四天都没上厕所了,小肚子也鼓鼓胀胀的判断为胃肠积滞导致的湿热上冲,得清热。
所以我选择了大黄和甘草来帮助清热、泄热。大黄苦寒,所以清热的效果有目共睹,甘草可以缓解大黄的苦寒,还能调味来帮助扶助正气。
因为还有口干、喉咙痛的表现,所以又根据孩子的情况加了清热生津的竹叶和麦冬。
因为孩子吃药费劲,所以我不喜欢开大方,简单几味药能管用最好,这个方子就属于简单、便宜的方子。
吃药有4天,反馈说孩子的喉咙不干也不疼了,嘴里口疮也差不多好了。
多交代一句
我叮嘱说平常还可以多给孩子喝点温开水一类的,日常也要树立健脾的意识,平常可以给孩子贴贴健脾的膏药,或者是吃点有健脾功效的食材,脾胃好了,孩子体内的火才不容易上泛!
我是中医儿科主任成淑凤,研究和诊疗孩子脾胃虚弱40余年。
擅长:
小儿生长发育障碍(长高、肥胖、性早熟);
脾胃调理(积食、厌食、偏食、不长肉);
小儿呼吸道感染(鼻炎、咳嗽、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只要发现孩子有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来跟我说说,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来帮大家解答困惑,给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