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院现有(副)总工程师、(副)总经济师、(副)总建筑师共23名,他们分布在院各生产或职能部门,承担着全院各项技术把关的工作。他们治学严谨、身经百战;他们严格要求、任劳任怨。因为有了他们的坚持,华东院“百年老店”的梦想才有了基础;因为有了他们的带领,年轻的一辈才能更加迅速的成长。近期,院将陆续推出院副总团队系列报道。本期特别报道在G20杭州峰会中作出贡献,获得年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的院副总工程师何永贵。在华东院,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企业发展进程中多个领域的“实践者”;他是多项技术革新的“引领者”;他也是刻苦钻研的“敬业者”。他就是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华东院副总工程何永贵。从业三十载,何永贵带领设计人员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开展技术革新,为企业转型发展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匠心独运缔造全球首创水下舞台传奇作为印象西湖工程总体设计项目经理兼总工程师,G20演出舞台选在“印象西湖”水下升降舞台,让何永贵感到自豪,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责任。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主办方要求华东院对演出舞台工程进行全面评估和安全复核,确保演出现场万无一失。何永贵说:“舞台设备已经运行十年,尽管从未出现设备故障,但已经超过了我们当初设计的使用寿命,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年下半年开始,项目经理何永贵带领建筑、土建、金属结构等专业的设计团队,开始组织对全球首创面积达平方米的特大型水下升降舞台系统、可产生雨幕面积达平方米、高18米的升降雨淋系统以及创造多项国际之最的特低压水下灯光供电系统和双向移动看台系统等进行综合评估,同时也为G20演出需要增加的其他临时设施建设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虽然舞台各系统评估结果让各方都感到十分满意,但不到演出的那一刻,何永贵的心始终没有真正放下。年9月4日晚,当看到金字塔形的三角水幕,从泛着奇幻光影的湖面缓缓升起,硕大的“G20”字样,在水幕和夜空中熠熠生辉的时候,坐在电视机前的何永贵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年,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问题,印象西湖的总体设计几陷绝境,国内外不少专家的方案都被一一否决。何永贵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大胆提出了采用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下廊道设计理念,将舞台顶升设备安装空间和舞台基础结合在一起形成箱形基础,利用自然力量,以箱梁空间的浮力抵消上部舞台荷重,同时确保了所有“带油”的设备与西湖水体完全隔绝,达到对西湖“影响最小、环境更美”的效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几经周折的策划方案终于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得到了杭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创作团队的高度认可。随后一年多,何永贵作为项目经理兼总工程师,带领设计团队大胆创新、科学求证,通过大量的技术创新和高科技应用,实现了一项项工艺革新、攻克了一个个计算堡垒,解决了工程建设风景区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在工程设计中,为了确保各有关方面的合理要求在设计方案中切实得到落实和体现,何永贵带领设计人员在西湖边设立了办公点,盛夏酷暑,何永贵带着设计人员顶着烈日每天坚守在施工现场,日复一日挥汗如雨;为了抢工期,他跟设计人员一起加班加点,常常开会至深夜……由于沟通协调事宜太多,由于重感冒引起的喉咙沙哑而未及时休息,导致他喉咙声带上长了息肉,可手术切除后没几天,何永贵又全心投入到工程的建设中。年初,“印象西湖”正式公演。至今运行十年,从未因为设备故障原因而影响过一次演出。这是设计的奇迹,是理念的魅力,更是智慧的结晶。苦心钻研开启华东院轨道交通新篇章杭州地铁是我院进入的第一个轨道交通设计市场。年,何永贵领着入职一年多、从未接触过轨道交通设计的卢慈荣、芦森、周奇辉、孙单智等一批青年员工从零开始学习。为了更好掌握地铁设计关键技术,他们严格按照地铁设计实施全过程开展模拟设计,每到工程重大节点,他们还会邀请高校和地铁行业专家共同审查,在审查中继续汲取最后一份能量。在长达一年多的模拟设计中,何永贵带领一群年轻人基本掌握了地铁设计的“套路”,之后开始投入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设计招标工作。他们夜以继日地分析和研究拟投标段各项资料,反复推敲设计方案,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成功撬开了地铁行业的大门。在宣布中标的一刹那,他们的眼里闪烁着激动、快乐的泪水,他们证明了自己,更向业主和所有投标单位证明了华东院:一个以水电设计为主要业务的传统设计院也有能力做好轨道交通设计!虽然是行业新兵,但在何永贵的带领下,设计团队基坑围护设计汇报材料被作为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模板下发,下沙西站是全线最早完成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的车站,整个土建施工过程验证了土建设计的高质量和安全技术的可靠。同时,下沙西站和中心站还分别成为了杭州地铁1号线的综合管线安装样板站和装修样板站。杭州地铁项目不仅打破了我院地铁业绩“零”的突破,而且培养了第一批地铁专业设计人员。有了这样良好的开局,华东院又先后成功中标宁波、福州、成都、深圳、合肥、兰州等十多个城市的地铁和有轨电车业务,已然成为中国轨通交通设计领域的重要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何永贵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现代工匠精神带动了华东院城市建设领域的整体技术进步。在他的带领下,华东院建筑团队不断通过技术革新、潜心创作,先后打造了全国最美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新馆、杭州西湖杨公堤恢复工程、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迁建工程等一大批精品工程和优质工程。从无到有创新点燃华东院多元化发展新引擎作为华东院副总工程师,城市建设发展领域带头人,三十载从业生涯,何永贵的专业领域从水力发电到重油燃油发电,从土建结构到机电设备,从城市建筑到轨道交通,他以一丝不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点燃了华东院多个领域转型发展的引擎。年,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华东院第一座重油燃油发电站浙江兰丰发电厂的设计工作,并取得圆满成功;年,他担任温州半岛工程设计项目经理,首次在堤坝工程软基处理中应用了大直径薄壁筒桩技术,为华东院投身海洋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年,他担任印象西湖工程设计项目经理兼总工程师,运行十年从未出现一次设备故障,为举世瞩目的G20杭州峰会顺利举办立下汗马功劳,华东院的设计风采也随演出亮相世界;年,他首次触电“轨道交通”,牵手杭州地铁,担任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设计项目部经理兼下沙标段项目经理,开展了杭州地铁1号线下沙西站、下沙中心站标段设计工作,并取得成功,开启了华东院人的地铁梦,为华东院轨道交通业务蓬勃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年他担任九江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带领项目团队按合同要求出色完成了项目建设管理任务,开启了华东院工民建项目总承包管理的成功先例。年,他承担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配套构筑物基础工程,创造性提出了PE管+型钢组合基础的浮力桩设计,解决了栈桥设计关键问题,为江洋畈生态公园的立项审批提供了决定性的条件。年,他开启了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任务新征程……数十年如一日,何永贵以独具特色的设计理念,精湛的设计技术,深厚的理论知识,不断拓展企业多元化技术发展,为华东院转型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END
企业使命
服务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读得开心,那就动动手指点一下吧!!
赞赏
长按只看白癜风的专科医院白脉软膏的零售市场价格多少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zhouz.com/qgxzyy/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