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年朋友来说,白内障是最普遍、最高发的眼病之一。相关数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白内障发病率超70%,80岁以上发病率则高达90%以上。
与白内障疾病息息相关的还有一个名词:致盲——这是我国目前排名第一位的致盲眼病,也是中老年人致盲的首要病因;
还有一个令老年朋友闻之色变的名词:骨折——由于白内障视物不清导致摔伤骨折的病例时有发生,医院,今年就已经发生了5例。
事实上,白内障并非不可治疗,现在通过手术可完全根治白内障,帮助老人恢复清晰视界。但是,很多老年患者在视力发生改变时,因没有足够的重视,未能及时就诊而延误治疗,甚至滥用眼药水或某些“偏方”,不但毫无帮助反而对身体产生伤害。
采访中,医院白内障治疗中心主任刘洋例出了白内障的几大治疗误区,希望老年朋友们引以为戒,正确关爱眼睛。
误区一:药物可以治愈白内障
对于一些早期白内障患者,用药后确实可以延缓病情发展,但从治愈角度而言,以目前的医学水平药物尚不能起到根除作用。目前公认能治疗白内障的手段最终仍是手术,一味用药只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建议患者听从医生指导,一旦视力下降严重,应及时就诊。
误区二:等白内障长“熟了”,眼睛看不见了才能手术
认为只有眼睛完全看不见了才能手术是极大的误区!白内障在成熟过程中会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并且过熟的白内障易造成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也将给术后视力恢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现白内障手术标准,只要患者有提高视力的需要,或视力低于0.4,就可以通过手术来提高视力。
误区三: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青光眼等疾病者不能手术
患有白内障,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青光眼等疾病同样可以接受手术治疗,只是需在内科医生的指导下,将血糖、血压、心功能等控制在相对正常范围内。对于同时患有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来说,更应尽早手术,以防眼压升高及恶性青光眼的发生。
误区四:只有一只眼睛白内障,可以不用做手术
白内障一般双眼先后发病,一眼白内障成熟失明后,另一眼也会在一定时间内因白内障混浊发展而严重影响视力。所以,对一眼白内障成熟已失明,另一眼还有一点视力的病人也应及时进行手术,否则等双眼都失明后再手术,或者只给一只眼睛做手术,都会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误区五:白内障术后还会复发
需要知道的是:白内障摘除后是不会再生的,只是约10%-20%的患者在植入人工晶体后的2-6年会再次发生视力下降,不过,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支撑人工晶体的后囊膜又出现混浊而影响视力,医学简称后发性白内障,它并不表示手术失败或无效,而是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可以通过一次简单的激光手术治疗再次获得良好视力。
医生建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人工晶体
白内障也就是混浊的晶状体,几乎是没法被逆转的。目前,没有针对白内障的特效药物,白内障的治疗普遍采用超声乳化手术,仅仅通过一个小于3mm的切口,就可以将浑浊的晶状体粉碎吸出,然后植入一枚透明的人工晶状体。
这枚人工晶状体的功能很强大,它的调节变焦能力可以让我们看远、中、近的事物都清晰。虽然目前的人工晶体还是不能%还原我们自己的晶体,但相比白内障带来的视力下降来说,换人工晶体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刘洋介绍,目前的人工晶体种类很多,有单焦点的,也就是术后看远能清楚,如果老年朋友只需要达到正常的日常生活要求,可以选择单交点晶体,但看近还是需要佩戴老花镜;也有多焦点的人工晶体,可以满足患者看近看远,甚至中距离都能看清。现在老年朋友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看手机、看电脑,以及摄影、绘画、开车等,就需要将视力恢复得更好,可选择第二种人工晶体,当然这种价格也相对贵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有5%置换多焦点晶体的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视觉干扰,导致术后看东西的感觉和以前不太一样,可能会没有想象得那么清晰,或者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文/记者朱婧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在看”
祝福千万条
健康第一条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