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新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临床上,在院前急救或院内抢救的创伤患者中,须进行呼吸道管理的,多为头、颈、胸等部位损伤或多发伤的患者。
例如,头面部损伤、开放性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脑疝喉、气管损伤、胸部损伤、心包填塞、肋间血管断裂、创伤性膈疝……
这些创伤患者的呼吸道有其特殊但又容易被忽略的临床特点!
第一点气管不全离断伤未发现钝性创伤(如有车祸伤中安全带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颈部擦伤)时,可能会出现气管不全离断伤。但因为气道黏膜仍保持完整,所以没有气体漏出形成皮下气肿,或者没有颈部捻发音等临床体征,此时须通过仔细的颈部触诊才能发现,因此往往容易被漏诊。
第二点无哮鸣音≠无气道损伤在院内急救过程中,呼吸道烧伤和颈部动脉出血等创伤患者出现气管继发性损伤时,黏膜下出血或水肿会减少气道内径,但受伤初始并没有形成严重的气道内径狭窄,因此不会出现哮鸣音,急诊医生可能会忽略上呼吸道继发性损伤的存在。
但是,未闻及哮鸣音并不表示气道损伤不存在!当当患者出现哮鸣音时,往往表明气道阻塞已经快速进行性加剧,导致气道内径狭窄程度非常严重。而且由于时间拖延,此时进行气管内插管的难度加剧,最终将导致患者的预后变差。
第三点医源性因素加重呼吸道阻塞在临床处置脊髓损伤患者时,采取仰卧位,有可能引起气道不畅。
在吸痰、经口气管插管或放置胃管时,有可能因患者呕吐或胃内容物反流而出现误吸。
当喉部和气管已经发生横断或损伤,但颈部、气管损伤无明显体征时,如行气管插管,有可能导致气道连续性完全丧失和完全阻塞。
在临床急诊用药时,镇静药物可能会引起患者舌后坠、喉气管反射消失而导致呼吸道阻塞;或者在液体复苏时,大量补液会导致全身水肿,加重呼吸道阻塞等。
(原文刊登于《医院·医师在线》杂志第期“急诊急救”栏目。原题:创伤患者呼吸道管理容易被忽略的“点”)
医师在线:jcyy百万基层医生的成长阶梯
↑↑↑长按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