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气管狭窄检查
气管狭窄治疗
多发性气管狭窄
气管狭窄用药
气管狭窄手术
气管狭窄病理

雾化吸入疗法简介

优势:

雾化吸入可通过呼吸直接将药物送达疾病部位而起到精准治疗效果,避免了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对患者配合性、协同性要求少

可使用高剂量、调整剂量,潮式呼吸即有效

可实现联合药物治疗,同时辅助供氧

图片源自互联网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为

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

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

粘液溶解剂(盐酸氨溴索等)

抗病毒药物(IFN-a1b)

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

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阻塞,控制气道炎症,降低急性发作次数和病死率

吸入糖皮质激素还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婴幼儿喘息、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等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

常用药物有异丙托溴铵,其支气管舒张作用比β2-受体激动剂弱,起效较慢,持续时间长。异丙托溴铵吸入后15-30min起效,峰效时间60-90min,维持时间约4-6h。临床上一般不单独用于急性喘息,多与SABA联合雾化吸入,常用于治疗中重度急性喘息发作

粘液溶解剂:粘液栓或粘稠分泌物是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并可使肺功能损害加重,诱发感染。雾化吸入祛痰药物有利于痰液排出。

盐酸氨溴索:国内产品说明书未推荐雾化吸入使用,但有临床雾化应用的经验报道

α-糜蛋白酶:多肽酶,需超声雾化使用。目前有临床雾化吸入的报道

乙酰半胱氨酸:国内已有专用于雾化吸入的剂型,儿科经验需进一步积累

抗病毒药物: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大多数由病毒感染所致,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是常见治疗措施之一

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已有临床使用经验,目前国内推荐用于雾化的只有重组人干扰素α1b(rhIFN-α1b)。其他类型需进一步验证。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用药:2-4μg/kg/次,bid,疗程3-7天

利巴韦林:因连续使用时间长、疗效不确定,故目前国内外均不推荐常规使用

其他:

中成药注射液:雾化吸入使用的临床经验及基础研究均不足,疗效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均有待验证,不常规推荐

3%高渗盐水:能有效缩短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时间,有效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评分的严重度。使用方案:轻症患儿3-4次/天,直至出院;重症患儿可连续雾化8次,改为3-4次/天,直至出院。如果使用48-72h症状不缓解或有刺激性呛咳,应停用。哮喘患儿禁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部分药物为处方药物,请在医师、药师指导下使用。

岗联卫生站站目前使用雾化药剂有: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zhouz.com/qgxzyy/842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