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找到好多狂犬病患者被误诊的病例报道,各种花样误诊或许你都没想到。
心绞痛
男,57岁。因低热、周身不适3d,背痛1d入院。
现病史:患者3d前出现低热,偶有咳嗽,疑似感冒,未予特殊处理。1d前开始出现背痛,无放射,持续不缓解,就诊于我院急诊科。
体格检查:意识清,烦躁不安,急性痛苦面容,呼吸急促,无发绀。心脏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背部肌肉紧张。
辅助检查及治疗经过:心电图检查示V1~V6T波倒置,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未见改善。因患者背痛持续不缓解,考虑降主动脉夹层,但主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异常。予扩张血管及营养心肌等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
初步诊断:背痛原因待查,不稳定性心绞痛?
患者住院后渐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反复抽搐,于扇风及听水声时异常烦躁紧张,伴抽搐、呼吸困难。
追问病史,患者家属诉3个月前曾被流浪猫抓伤左手,未接种狂犬疫苗,抓伤后曾感左手蚁行感。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最终诊断狂犬病。患者病情进展迅速,3d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张娟.狂犬病误诊为心绞痛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6(07):47-48.[-09-20].
气道狭窄男,50岁,因吞咽困难11h、呼吸困难9h入院。
现病史:-12-:00左右患者因左小腿疼痛、双医院求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预行腰椎CT检查;12:00进午餐时,自觉吞咽不适,饮水不畅,伴呛咳,进而呼吸困难;14:00左右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转院后立即行气管切开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初步诊断:1.气管狭窄可能?2.癔病?3.下肢疼痛原因待诊
病情变化及治疗经过:患者反复发作抽搐及呼吸困难,每次发作前表现极度烦躁,恐惧不安,自觉极度口渴,仅饮约2ml水后,立即出现抽搐、呼吸困难、全身发绀,畏光,看见或听见水声异常烦躁。
反复询问,其侄儿方回忆起患者40d前曾被自家养的宠物犬咬伤左小腿,该犬是否患病不详,已被患者当时处死。根据以上临床表现与病史,诊断为狂犬病急性发作期,次日19:20,患者家属强烈要求自动出院放弃治疗,患者于入院18h后死亡。
陈燕,何亮,彭佩华.狂犬病误诊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9(13):-.[-09-20].
食管异物女,7岁。因食鱼肉后咽喉部疼痛就诊。
现病史:年11月15日患儿食鱼肉后咽喉部疼痛,医院就诊,口咽及喉咽检查未见异物,食管钡餐透视未见钡剂滞留。
初步诊断:食管异物并感染
病情变化:予以抗感染治疗无效,患者咽痛逐渐加重伴流涎及颈部疼痛。于11月25复诊,呈急性病面容,嗜睡,口角流涎及白沫,手足抽搐伴颈部强直。
追问病史,患者在发病期有夜间恐惧、怕光及不愿饮水等征象,进一步回忆1个月前曾被邻居家犬咬伤右眉部,因无出血及裂伤,未作特殊诊疗。该犬咬伤患儿后约2d后即死亡。
患者于转院后第2天死亡,死因为循环呼吸衰竭,请根据血液免疫学检查,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显著增高,最后确诊:狂犬病。
孙东东,孙敬武,许为清,孙家强.狂犬病误诊食管异物1例[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1):.[-09-20].
急性肠梗阻男,19岁,农民。因2d前饮酒后出现全身不适,腹部胀痛就诊。
体格检查:患者表情淡漠,腹部平坦,腹肌略紧张,弥漫性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
病情变化及治疗经过:入院后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伴频繁恶心、呕吐,并出现燥动,阵发性抽搐,口中少量流涎。腹肌明显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无移动性浊音,可闻及气过水声。腹透见肠腔大量积气,并示多个液平。
初步诊断:急性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随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仅见回肠末端轻度扭转,即给复位和肠内减压。术后症状进一步加重,极度兴奋,频繁抽搐,吞咽困难,怕光、惧水。追问病史,45天前曾被狗咬伤腿部,当时未行消毒处理,未注射狂犬疫苗。修正诊断为狂犬病,患者自动出院,第2天死亡。
牛纪华,武玉玲,何焕友.狂犬病误诊为急性肠梗阻致手术1例[J].临沂医专学报,,(02):.[-09-20].
颅内感染女,31岁,因3d前受凉后出现高热、头疼就诊。
现病史:患者3d前受凉后出现高热、头疼,测体温达39.9℃。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体温稍下降,但头疼逐渐加重,并出现神志异常。
查体:T39.2℃,P次/min,R24次/min,BP/80mmHg,神清,烦躁不安,痛苦面容,颈亢二横指,双瞳正圆,光敏。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9.2×/L,N0.72,L0.28,Hbg/L,PLT×/L。
初步诊断:1.颅内感染,2.眩晕症,3.发热原因待查。
病情变化及治疗经过:予以降颅压、营养脑细胞、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无缓解。患者继而出现惊恐、畏光、恐水等症状。
追问病史,1个月前有被狗咬伤腿部的病史。当时未予处理,未注射狂犬疫苗。病犬1d后被主人杀死。故考虑:1.狂犬病,2.颅内感染待排,立即予以隔离、镇静等处理。患者2d后因呼吸和循环衰竭死亡。
李波,兰美兵,黄安华.狂犬病误诊为颅内感染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04):.[-09-20].
泌尿系感染男,农民,48岁,因会阴部疼痛2d,尿痛、排尿困难5h就诊。
辅助检查:查泌尿系B超,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3.6×/L,中性粒细胞0.83;尿常规,尿隐血(+)、尿蛋白(+)。
入院诊断:泌尿系感染
病情变化及治疗经过:随后患者出现下肢不自主抖动、大量出汗;次日下午出现胸闷、气闭、狂躁、流涎、畏光、恐水等,通过多科室会诊、讨论,初步考虑狂犬病;
追问病史得知患者1个月前有犬咬伤史,未注射狂犬疫苗。经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科专家鉴定,诊断为狂犬病。当晚因喉肌痉挛、呼吸衰竭等死亡。
魏坤阳,汪荣杰,何援军.狂犬病误诊为泌尿系感染1例[J].实用医学杂志,,25(22):.[-09-20].
脑梗死男,58岁,因头晕、恶心、呕吐3d就诊。
现病史: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1d前加重,伴发热、胸闷、气短、腹胀、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双上肢颤抖、无抽搐。医院就诊,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查体:T38.2℃,P次/min,BP/70mmHg,意识清,痛苦病容,言语略含糊,无精神亢奋或者萎靡,对外界刺激病情无加重。右鼻唇沟浅,伸舌略偏右,不能出口腔,无张口困难,无颈项强直,双上肢轻度意向性震颤,但指鼻尚准,双巴氏征阳性。
初步诊断:1.脑干、小脑梗死?2.食物中毒待排除
患者于入院后8h胸闷、气短突然加重,继而出现流涎、惊恐、畏光、恐水等症状,1d后患者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追问病史:患者20d前曾被狗咬伤,咬伤后12h内注射第1针狂犬疫苗,共注射疫苗4次,有食用长时间存放熟肉史。
杨晓洪,王春莉.狂犬病误诊为脑梗死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10(18):.[-09-20].
颈椎骨质增生男,44岁,主因右侧上臂瘙痒伴全身出汗2d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2d前下午玩麻将时自感上臂瘙痒,伴恶心、心悸、气短,并逐渐加重。
辅助检查:颈椎CT示颈椎骨质增生,颈3-4椎间盘突出,多普勒超声提示右侧大脑动脉流速稍减慢。
病情变化:患者入院当天下午自感病情明显加重,伴胸闷、呼吸困难,出冷汗
初步诊断:颈椎间盘突出
家属诉于10d前饮水时出现呛咳突然晕倒在地,当时意识清楚,自行站起。后多次追问病史,患者2个月前有狗咬伤史,未行狂犬疫苗注射。考虑为狂犬病可能,并医院诊治,明确诊断为狂犬病。
江明宏,赵淑灵,王勇,黄雄,曹雪滨.狂犬病误诊为颈椎骨质增生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17):-.[-09-20].
总结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死率极高,几乎为%。其潜伏期长短不一,4%~10%的患者潜伏期超过6个月,1%的患者超过1年,最长达19年。
人被病犬咬伤后,发病率为10%~70%,发病率高低与伤口部位、深度、伤处多少、咬伤后的处理等有关。伤口离中枢神经系统越近,且未作及时处理,没有及早注射狂犬疫苗者,发病可能性大。
狂犬病发病初期易被误诊
狂犬病发病后最初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全身无力、食欲不振、咽喉疼痛等。约1~2d后,伤口发痒、疼痛,出现恐水症。有些患者还会一反常态,突然伤人或自残,内心极端痛苦,情绪极不稳定,最终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伤口暴露后如何处理?
一旦被咬伤,伤口必须用肥皂水或清水全面冲洗,冲洗的目的是破坏伤口处的病毒,防止其增殖和穿入周围神经。冲洗后必须用乙醇棉、碘酊消毒。条件理想时,伤口应暴露24~48h,防止病毒穿入神经纤维。如果有免疫血清,可注入伤口底部及周围。
注射疫苗后仍发病,为什么?
可从以下几个原因予以考虑。
1.没有及时、有效地处理伤口。
研究结果表明,狂犬病毒在伤口处停留时间大约为12h,随后侵入机体组织。
2.没有按要求使用抗狂犬病毒血清或免疫球蛋白。
因狂犬疫苗注射后,通常在半个月左右才能产生抗体,对病毒起作用;抗狂犬病毒血清是被动免疫制剂,在注射后马上就与病毒起作用。
3.注射狂犬疫苗和血清要及时、全程、足量。
注射时间距咬伤时间越早,预防效果越好,如果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改注射时间,就会影响免疫效果。
4.疫苗应贮存在2~8℃的环境中。
否则会影响疫苗质量,使免疫失效。
5.注射疫苗后应避免大量饮酒、喝浓茶、吃刺激性食物及从事剧烈运动和劳动,防止过度疲劳等。
内容转载自白癫风医院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最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