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万,
死亡病例超00万,
肺癌、乳腺癌、胃癌等是最常见的癌症。
癌症防治难度大、疾病负担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中国癌症总体趋势
大量数据显示,年至年间,
中国的癌症5年生存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且呈现较大的地理区域差异,
因此,人群癌症生存率的检测对全面把握
癌症护理的整体有效性至关重要。
人群癌症生存率
是评估癌症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
对癌症的早期发现和适当管理至关重要。
人口水平上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与
癌症治疗的质量
和相关资金、政策密切相关。
为适应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下
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中国政府在医疗保健体系的建设方面
拨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尤其是年以来,
中国政府更是加大了对医疗保健的投资,
有效提高了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
调查环境
近期,《柳叶刀》杂志发布了
一项覆盖亿多人的人口调查。
分析了-年间
中国癌症患者生存率,
反映了1年间中国的癌症生存实况,
为今后中国癌症政策的制定和改进提供数了据支持。
调查发现
不同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升高
研究人员分析了
中国17个癌症登记处的人群癌症数据,
覆盖了万人口,
根据性别、年龄和地理区域,
分析了年至年间,
所有癌症总体
和6种不同癌症类型的5年相对生存率。
数据显示,年至年间,
共有例
浸润性癌症患者被诊断出来,
其中例(97.%)
有资格纳入最终分析。
对比-05和01-15两个区间,
发现患者的年龄标准化5年
相对生存率从30.9%增至40.5%。
在01-15年间,
除食管和宫颈癌患者外,
城市地区(46.7%)癌症患者的
年龄标准化5年生存率
均高于农村地区(33.6%),
但农村地区的患者的
生存率改善程度高于城市地区。
城市相对优于农村
另一方面,相对生存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生存率的增长趋势与研究期间医疗支出的上升趋势一致。
癌症总生存率升高城乡差距减少-15年间总体癌症的5年生存率
在这些数据覆盖的人群中,
年-年的
癌症总体存活率显着增加,
这可能反映了
这些地区癌症治疗质量的进步。
虽然癌症生存的地理差异仍然存在,
但城乡之间的生存差距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小。
洞察这些趋势将有助于
地域性癌症治疗政策的制定。
这项研究提供了:
中国最新的癌症生存率
地理和时间差距的大数据,
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了
这些地区癌症患者的生存状态,
以及最近十年预后的变化状况。
即使调整了性别和病例组合,
总体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
依旧呈明显上升状态,
其中食道癌、胃癌、喉癌、骨癌、
子宫颈癌、子宫癌、膀胱癌和甲状腺癌
这八种癌症的5年生存率显着提高,
总体癌症相对生存率随时间稳步提高,
这表明中国这些地区人群的
癌症护理质量总体上有所改善。
研究人员指出,
癌症存活率的增加可归因于多种因素,
包括初级保健服务的改善,
诊断设施的改进以及治疗有效性的提高,
还有可能与过度诊断有关。
如甲状腺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的显着增加
就可能反映了过度诊断,
新成像技术的使用导致
甲状腺小而缓慢生长的结节病也被诊出。
而食道癌、胃癌、宫颈癌和子宫癌的
生存率提高的
主要原因可能是有效治疗的增加。
自年以来,
人民保险覆盖范围扩大,
使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成为可能。
伴随着生存趋势的改善,
胃癌和食道癌的死亡率也有所下降。
随着时间的推移,
癌症存活率显着增加,
即使数据显示
城乡癌症患者仍然存在生存差距,
但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
政府按比例分配更多卫生保健资源
到农村地区帮助改善癌症护理的举措
有助于减少地区之间的生存差距,
而社会经济状况,癌症政策
和治疗效果都可以影响癌症的预后。
目前中国实行的癌症政策有助于提高癌症患者,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年长者相对劣势
癌症生存率存在年龄差异65岁以上老年癌症缺陷癌症患者生存率的年龄差异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