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谁不想拥有呢?
可是,事情总有意外!生活中,你肯定遇到过这些情况:说话说着就越发吃力,或者声音变粗,说多了还觉得咽干、痰粘着喉咙里咳不出来;又或者某天突然说不出话了,休息一下会好点,但是容易反复出现不适。
遇到这些情况,你一般都是怎么对待?多喝水?吃爽喉片?还是吃点药凑合凑合?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因为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上面说的那几种情况,并不单纯是声音的问题,如果总是这么不重视,可能导致出现其他问题:
讲话时喉咙痛;
咽干,咽部痰粘附感、咽异感症,吞咽梗阻感等慢性咽炎症状;
脖子增粗、僵硬甚至疼痛不适;
头昏脑胀、头疼等;
心肺方面的疾病如气管炎、肺炎、心脏病等;
还可能提示其它疾病的发生:如声带麻痹引起的声音嘶哑、喉部病变如声带息肉、白斑、囊肿、粘膜肥厚、淀粉样变、乳头状瘤甚至喉癌等;
影响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抑郁、情感障碍等精神问题。
之所以出现嗓音问题,与这些疾病比如急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麻痹、喉癌等或多或少有关系。
钟先生,44岁,咽部不适,有异物感
据不完全统计,约五成的教师、销售等职业用声者患有嗓音疾病。面对这个可怕的数字,我们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
八个字: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未病先防,如何预防嗓音疾病?具体措施参考以下内容:
1.不要用嗓过度。用嗓过度是指滥用超过本人能力范围的嗓音(用声)。每人的发声能力有音高(声音频率范围)、音强(声带张力)、音时(发音用声的时间)三个方面,超过此范围容易发生声带病变。
2.演员唱歌、老师授课前不宜饮食过饱,唱歌或上课时不要过于大声,适当喝水。
3.变声期、月经期、妊娠期,声带均有生理性改变,此期声带组织娇嫩,创伤后不易恢复,期间要注意声带休息。
4.生活习惯不良,如烟、酒、吃辣椒以及喝冷饮,对喉部器官不利。要尽量改变此类习惯。
5.要改掉清嗓的习惯。很多人可能经常用这个动作来咳掉喉中的痰或者使自己的声音更加清晰,但这个动作使声带瞬间严重拉紧,容易造成声带损伤。
6.感冒时要注意声带休息,尤其是感冒出现声嘶后,或者已经诊断为喉炎。
7.高音歌唱由于声带关闭太紧,两侧声带相互摩擦,故发生歌唱职业病的较多!若真需用声时就要尽可能地采用低音发出,防止声带摩擦。
8.引导儿童不要大声喊叫,尤其是好动的男性儿童,容易患声带小结。
9.声嘶常在喉肌疲劳情况下发生,喉肌疲劳一般较难恢复!,职业用声者在练声要注意喉肌需得到有规律的休息。
如果生活中做好了预防措施依然没有阻挡住嗓音疾病,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治疗这一步了。
何女士,39岁,反复咽部不适、声音嘶哑
已病防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引发并发症:
1.声带休息:用嗓过度者须减少用声时间,尽量少说话,降低发声音量,嘶哑严重者最好禁声。
2.局部治疗:应用激素雾化吸入、含片、喷剂、贴药等。
3.口服药物治疗:声带水肿明显者可口服激素和抗过敏药,还可以口服一些清咽、利喉的中成药。
4.穴位针刺治疗:可促使喉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液黏滞度降低,声带炎症及增生组织消除。
5.物理治疗:超短波、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等,可增加喉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
6.喉部推拿按摩: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松弛肌肉、缓解疲劳。
7.发音矫治:掌握正确发声方法,包括心理疏导、呼吸训练、起声训练、音调矫治、咀嚼训练、哼鸣训练等。
8.手术治疗:声带良性增生物(小结、息肉等)可采用纤维喉镜微创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每个人的病情不同,严重程度不一样,病因也有差别,治疗不要盲目,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病情的治疗方式。
推荐阅读:
咽喉病系列:声音嘶哑,有口难言?可能是声带息肉在作祟
咽喉病系列:你对慢性咽炎的误解有多深?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