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
1、如图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呼吸困难B、出血C、胰腺炎D、感染性休克E、肝性脑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使用带塑料管外鞘的穿刺针或Chiba细穿刺针,自右腋中线或前侧径路,在X线电视或B型超声仪监视引导下,穿刺入肝内胆管,再注入造影剂即可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可了解胆管内病变部位、程度和范围,有助于黄疸的鉴别。由于穿刺要经过肝脏,所以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B对)和局部感染。
2、对胆石症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期间,发现绞痛频繁发作,逐渐加重,黄疸更显著,血压下降,脉搏细速而弱,腹肌紧张。此时护士应该
A、进一步观察其病情变化B、解痉止痛C、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D、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术前准备E、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做这类题目,需要鉴别医生和护士的分工,所有的治疗措施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胆石症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期间,发现绞痛频繁发作,逐渐加重,黄疸更显著,血压下降,脉搏细速而弱,腹肌紧张,意味着患者在胆道梗阻的基础上出现胆管炎。护士需要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术前准备。
3、患者,女性,45岁,因饱餐后现右下腹疼痛而入院,诊断为胆囊结石,应忌食
A、蛋白食物B、纤维食物C、高热量食物D、油腻食物E、高维生素食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指导胆囊结石患者进食清淡饮食,忌油腻食物;病情严重者予以禁食、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和腹痛。(D对)
4、对胆石症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期间,发现绞痛频繁发作,逐渐加重,黄疸更显著,血压下降,脉搏细速而弱,腹肌紧张。此时护士应该
A、进一步观察其病情变化B、解痉止痛C、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D、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术前准备E、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做这类题目,需要鉴别医生和护士的分工,所有的治疗措施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胆石症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期间,发现绞痛频繁发作,逐渐加重,黄疸更显著,血压下降,脉搏细速而弱,腹肌紧张,意味着患者在胆道梗阻的基础上出现胆管炎。护士需要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术前准备。(D对)
5、下列关于T形管引流的作用错误的是
A、促使炎症消退B、防止胆汁性腹膜炎C、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D、减少胆汁分泌E、减轻胆总管缝合处张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T形引流管的作用可以通过引流胆汁支撑胆道来促使炎症消退(A对);引流胆汁可以防止胆汁外漏造成胆汁性腹膜炎(B对);T形引流管可以支撑胆道,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C对);减轻胆总管缝合处张力(E对)。但T形管不能减少胆汁的分泌(D错,D为本题正确答案)。
6、“T”形管拔除后观察大便、黄疸情况外,应注意
A、血压、脉搏B、神志C、有无恶心、呕吐D、有无腹痛、发热E、尿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T形管拔除后病人若再次出现黄疸、腹痛、发热等,提示胆总管可能未恢复通畅,出现了胆汁外漏及腹膜炎,因此,T管拔除后还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发热、黄疸等(D对)。
7、患者女,40岁。胆道手术后,T管引流2周,拔管前先试行夹管1~2天,夹管期间应注意观察的内容是
A、饮食、睡眠B、腹痛、发热、黄疸C、大便的颜色D、引流口有无渗液E、神志、血压和脉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拔管前1~2天全日夹管,如无腹胀、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说明胆总管通畅,可予拔管。夹管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腹痛、发热、黄疸,以判断胆总管是否恢复通畅(B对)。
8、胆管结石伴胆管炎的表现是()
A、Charcot三联征B、墨菲征阳性C、症状重,体征轻D、腹痛,黄疸,休克E、高热、休克、昏迷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的表现为夏柯三联征(Charcot三联症),即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A对);墨菲征阳性为急性胆囊炎者患者表现(B错);胆道蛔虫病可出现症状重,体征轻的特点(C错);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出现雷诺五联征时才会表现休克(DE错)。
9、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和T管引流术后2周,拔除T管的主要依据是
A、食欲恢复B、已进半流质饮食2日C、体温正常D、夹闭T管2日无异常E、黄疸消失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拔管:一般术后10~14天,无特殊情况,可以拔除“T”形管。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就可以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在饭前、饭后各夹管1小时,拔管前1~2天全日夹管,如无腹胀、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说明胆总管通畅,可予拔管。T管引流术拔除T管时,除了观察体温、大便、引流液外,最重要的的是拔管前1~2天全日夹管看病人有无异常情况出现,若无异常方可拔管(D对)。
10、患者,男,54岁,胆囊结石,明天即将做胆囊切除术,护士应首选下列哪个主题与患者交谈
A、吸烟的危害B、规律饮食的重要性C、鼓励患者战胜疾病D、术前健康指导E、止痛的方法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胆嚢结石患者,明天即将做胆囊切除术,此时最应该与患者交谈术前的健康指导(D对)。术前的健康指导包括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内容。
初级护师
1、下列关于急性骨髓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见于青壮年人B、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C、有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表现D、患肢疼痛不明显E、术后闭式灌洗引流时,冲洗液滴注速度应由慢逐渐加快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急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经血行感染引起的骨髓炎症,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脓肿及各种炎症引起败血症侵入骨髓所致。急性骨髓炎具有以下特点:病变多发生在长骨干骺端(B对);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发病(A错);起病急,有寒战高热、持续性疼痛和压痛等症状(CD错);患者术后接受治疗安置闭式灌洗引流时,需注意前12-24小时内应快速滴入,以后逐渐减慢至50-60滴/分,直至引流液澄清为止(E错)。
2、患儿女,10岁,由背痛引起脓血症,血细菌培养,取血应在
A、退烧后B、任何时间C、用过抗生素后D、出血新转移脓肿时E、寒战高热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血细菌培养,为获得培养阳性结果,要在寒战、高热时取血,最好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取血;局部服肿穿刺股液细菌培养。血、服细菌培养结果为临床抗生素应用有指导作用。(E对)
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主要致病菌是
A、乙型链球菌B、白色葡萄球菌C、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D、流感嗜血杆菌E、结核杆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最多见的致病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C对)
4、下列关于急性骨髓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见于青壮年人B、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C、有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表现D、患肢疼痛不明显E、术后闭式灌洗引流时,冲洗液滴注速度应由慢逐渐加快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急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经血行感染引起的骨髓炎症,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脓肿及各种炎症引起败血症侵入骨髓所致。急性骨髓炎具有以下特点:病变多发生在长骨干骺端(B对);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发病(A错);起病急,有寒战高热、持续性疼痛和压痛等症状(CD错);患者术后接受治疗安置闭式灌洗引流时,需注意前12-24小时内应快速滴入,以后逐渐减慢至50-60滴/分,直至引流液澄清为止(E错)。
5、患儿女,10岁,由背痛引起脓血症,血细菌培养,取血应在
A、退烧后B、任何时间C、用过抗生素后D、出血新转移脓肿时E、寒战高热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血细菌培养,为获得培养阳性结果,要在寒战、高热时取血,最好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取血;局部服肿穿刺股液细菌培养。血、服细菌培养结果为临床抗生素应用有指导作用。(E对)
6、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主要致病菌是
A、乙型链球菌B、白色葡萄球菌C、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D、流感嗜血杆菌E、结核杆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最多见的致病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C对)
7、骨软骨瘤的临床特点是
A、常见部位是手或足的管状骨B、局部红肿、疼痛C、多数无症状,无意中发现骨性肿块D、X线显示骨破坏,膨胀改变E、肿瘤生长迅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骨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软骨源性的良性肿瘤,是位于骨表面的骨性突起物,顶面有软骨帽,中间有骨髓腔,临床特点为可长期无症状,多因无意中发现骨性肿块而就诊(C对);发病部位多见于长骨干骺端,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A错);长期无明显症状,若肿瘤压迫周围组织或其表面的滑囊发生炎症时可出现疼痛(B错);X线可见单发或多发,在干骺端可见皮质突向软骨组织的骨性突起,其皮质和松质骨以窄小或宽广的蒂与正常骨相连,生长缓慢(DE错)。
8、骨肉瘤的好发年龄是()
A、10~20岁B、20~30岁C、30~40岁D、40~50岁E、50~60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骨肉瘤是较常见的一种发生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或儿童的一种恶性骨肿瘤,在小儿骨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疼痛、肿块、跛行及全身症状,因此10~20岁是骨肉瘤的最好发年龄(A对BCDE错)。
9、患者,女,17岁。左小腿上段肿胀疼痛2月余,近10天来夜间痛明显。查体:左胫骨上端肿胀,压痛明显,浅静脉怒张。X线片示左腔骨上段呈虫蚀状溶骨性破坏,可见Codman三角。为进一步确诊,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X线平片B、CT检查C、生化检查D、核素骨扫描E、活组织病理检查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长骨骨肉瘤位于干骺端的骨髓腔中央或为偏心性,切面上可见肿瘤上、下两端的骨皮质和掀起的骨外膜之间形成三角形隆起,其间堆积由骨外膜产生的新生骨,此三角称为Codman三角,又称骨膜三角,分析题干,怀疑患者为骨肉瘤,因此为明确诊断是否是骨肉瘤最可靠、最有价值的检查就是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E对ABCD错)。
10、下列关于急性骨髓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见于青壮年人B、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C、有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表现D、患肢疼痛不明显E、术后闭式灌洗引流时,冲洗液滴注速度应由慢逐渐加快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急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经血行感染引起的骨髓炎症,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脓肿及各种炎症引起败血症侵入骨髓所致。急性骨髓炎具有以下特点:病变多发生在长骨干骺端(B对);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发病(A错);起病急,有寒战高热、持续性疼痛和压痛等症状(CD错);患者术后接受治疗安置闭式灌洗引流时,需注意前12-24小时内应快速滴入,以后逐渐减慢至50-60滴/分,直至引流液澄清为止(E错)。
主管护师
1、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和
A、循环充血B、中毒性心肌炎C、心肌水肿D、电解质紊乱E、代谢性酸中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病原体和毒素作用于心肌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肺小动脉反射性收缩,使肺循环阻力增高,形成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肺动脉高压和中毒性心肌炎是诱发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B对)
2、预防小儿的上呼吸道感染对家长建议不正确的是()
A、实行母乳喂养B、预防营养不良C、加强体格锻炼D、定时通风E、与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者及时服抗生素预防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实行母乳喂养、预防营养不良、加强体格锻炼可增强小儿的抵抗力,定时通风可使室内空气新鲜,故ABCD均正确。一般上感为病毒感染,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与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者不必服抗生素预防。(选E)
3、某1岁肺炎患儿,喘憋,发绀,高热,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该患儿属哪种菌感染
A、金黄色葡萄球菌B、肺炎链球菌C、腺病毒D、大肠埃希菌E、流感嗜血杆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腺病毒肺炎:以腺病毒3、7两型为主要病原体。临床特点:①本病多见6个月~2岁幼儿;②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体温达到39C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重症可持续2~3周;③肺部体征出现较晚,咳嗽频繁,可出现l喘憋、呼吸困难、发绀,多在发热3~4日后开始出现肺部湿啰音。以后因肺部病变融合而出现肺实变体征;@胸片改变出现较肺部体征为早,特点为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肺气肿多见,病灶吸收需数周至数月。
4、患儿.3岁.咳嗽、咳痰3d,呼吸喘息,听诊肺部闻及固定的细湿啰音。采取哪种辅助检查更具有意义
A、血培养B、血常规C、胸部X线检查D、胸部CTE、胸部MIR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分析题目可知该患儿是肺炎,所以首选胸部x线检查。
5、患儿女,7岁。持续性咳嗽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1个月,运动及冷空气后咳嗽加重,无痰,无明显发热,护理体检:咽部轻度充血,肺部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曾给予抗生素口服1个月以上,均未显效。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儿童哮喘B、咳嗽变异性咳嗽C、慢性支气管炎D、慢性肺炎E、迁延性肺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哮喘可无喘息症状,仅表现为反复和慢性咳嗽,常于夜间和清晨发作,运动时加重咳嗽。
6、11个月男婴,弛张高热,咳嗽6天,神萎纳差,时有呕吐,周围血WBC26×/L,查体:烦躁不安,气促,面色苍白,皮肤可见猩红热样皮疹,两肺可闻中小湿啰音。该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经吸痰和给予氧气吸入后无明显缓解,应考虑可能是
A、肺部炎症加重B、并发脓气胸C、高热所致D、并发心力衰竭E、呼吸性酸中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易并发脓胸、脓气胸。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吸氧无缓解,考虑出现了脓气胸。(B对)
7、11个月男婴,弛张高热,咳嗽6天,神萎纳差,时有呕吐,周围血WBC26×/L,查体:烦躁不安,气促,面色苍白,皮肤可见猩红热样皮疹,两肺可闻中小湿啰音。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腺病毒肺炎B、肺炎支原体肺炎C、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D、肺炎链球菌肺炎E、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肺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该患儿中毒症状明显,弛张热,皮肤可见猩红热或荨麻疹样皮疹,考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C对)。腺病毒肺炎呈稽留热,阵发性喘憋(A错);肺炎支原体性肺炎顽固性刺激性干咳,红霉素治疗有效,肺门阴影增浓(C错);肺炎球菌性肺炎铁锈色痰、寒战高热,稽留热(D错);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喘憋性肺炎,肺部喘鸣音为主(E错)。
8、2岁小儿,发热、流涕干咳3周。查体:体温39℃,浅表淋巴结不大,咽红,双肺呼吸音粗,无湿啰音,呼吸30次/分,心率次/分,WBC7.5×/L,最可能的诊断为
A、上呼吸道感染B、支气管肺炎C、急性喉炎D、急性咽炎E、支气管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为主要症状,初为干咳,以后有痰。婴幼儿全身症状较明显,常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一般无气促和发绀。体征随疾病时期而异,双肺呼吸音粗,或有不固定、散在的干、湿啰音。(E对)
9、2岁小儿,发热、流涕干咳3周。查体:体温39℃,浅表淋巴结不大,咽红,双肺呼吸音粗,无湿啰音,呼吸30次/分,心率次/分,WBC7.5×/L,该患儿的哪项护理措施不正确
A、卧床休息B、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的供给C、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D、病室空气清新E、给予物理降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按医嘱使用抗生素、镇咳祛痰及平喘剂,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10、患儿女,1岁。发热3天,咳嗽、声音嘶哑半天入院,闻及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和三凹征,查体体温38℃,吸气性呼吸困难,心率次/分,肺部可闻及喉传导音。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喉炎B、急性支气管炎C、百日咳D、哮喘持续状态E、心力衰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急性喉炎:起病急,症状重,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和三凹征。一般白天症状轻,夜间入睡后喉部肌肉松弛,分泌物阻塞导致症状加重。严重者迅速出现烦躁不安、吸气性呼吸困难、青紫、心率加快等缺氧症状。体检可见啊部充血,间接喉镜检查可见II侯部及声带充血、水肿。
温馨提示:大量读者还有没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亮“在看”,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金锐医学护考培训中心金锐医学护考培训是您考试的良师益友
年全国卫生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现已出版,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