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今年来独立开展动静脉内瘘血管腔内成形术
为不少血透病人解决“生命线”问题
对患有尿毒症、须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而言,透析所用的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如“生命线”一般珍贵。我院肾内科近年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与维护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今年来独立开展动静脉内瘘血管腔内成形术,成功为不少血液透析病人解决“生命线”的问题。 黄大伯是Ⅱ型糖尿病性肾病进展至慢性肾脏病Ⅴ期尿毒症病人,近年来在我院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一直以来,黄大伯左上肢的动静脉内瘘都可满足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但近一个月来,内瘘的透析流量越来越小,难以达到透析的要求。 据了解,透析患者随着透析时间延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动静脉内瘘狭窄,甚至闭塞,无法供给血流通过,最终导致血管资源耗竭。像黄伯,上月一天下午突发左上肢内瘘震颤消失,他马上来到我院就诊,风湿肾内科陈超医学硕士为他检查后判断是内瘘闭塞,予局部物理按压等处理后内瘘震颤恢复,但较正常内瘘明显减弱。随后,陈超还为黄大伯进行B超检查评估动静脉内瘘情况,发现患者动静脉内瘘出现I+II型狭窄,即内瘘动静脉吻合口近端(I型)和穿刺回血部位狭窄(II型),最窄处血管内径约0.7mm,狭窄部位的血流速度明显加快、通过血流量减少。 对于这种情况,陈超考虑为内瘘狭窄处内皮增厚导致的狭窄并发血栓形成,从而出现内瘘闭塞,有动静脉瘘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指征,建议接受PTA治疗。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同意接受手术。陈超医学硕士联合B超科陈协宏副主任行B超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利用高压球囊充分扩张闭塞血管,成功解除狭窄部位,最狭窄位置血管内径由0.7mm扩张到4.2mm,透析血流量明显改善,满足血液透析的需求。风湿肾内科陈超医学硕士(右)与B超科陈协宏副主任(左)为患者行动静脉瘘血管腔内成形术。
据风湿肾内科副主任吴义强介绍,B超引导下动静脉瘘狭窄及闭塞后行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是目前解决透析患者内瘘闭塞情况的较理想的办法。由于面对的患者几乎都是病情较为危重的透析患者,所以对手术医生要求更高,术者要有扎实的内科基础、丰富的B超技术和娴熟手术操作能力。粤东地区医疗机构开展较少,以前透析患者常常要到广州等大城市就医。“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组建了由陈超医学硕士和B超科陈协宏副主任为主的血管通路协作组,联合两个专业各自的技术优势,于年5月开展首例动静脉内瘘血管腔内成形术后,至今已开展该手术20多例。随着血管通路技术日臻成熟,我市透析患者的绝大多数通路问题不出市即可得到有效维护。”吴义强说。专家简介
医院风湿肾内科副主任、内科副主任医师。现为广东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肾内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医师协肾脏内科分会病理组成员,广东药学会肾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揭阳市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陈超 医院风湿肾内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揭阳市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秘书。 医院进修,擅长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尿毒症的治疗和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建立及维护,并在全市率先开展B超下动静脉瘘血管腔内成形术。陈协宏 医院超声科副主任、主治医师,揭阳市超声医学会委员。 年作为广东省首批柔性援藏医疗队成员到西藏开展支援工作,获评“林芝市政府帮带工作先进个人”“林芝市卫计委包虫病人群筛查医疗援藏先进个人”。 从事腹部超声工作11年,擅长腹部及小器官、四肢血管超声诊断及超声介入操作;参与市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刊物发表论文4篇。转自《揭阳日报》
记 者:林宝凤
通讯员:黄晓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