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1.支气管肺炎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
A.氢化可的松
B.泼尼松
C.泼尼松龙
D.甲基泼尼松龙
E.地塞米松
2.哮喘持续状态有效的药物治疗是
A.头孢他定
B.阿托品
C.地塞米松
D.哌替啶(杜冷丁)
E.右旋糖苷
3.采用吲哚美辛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最佳年龄段是
A.学龄前期
B.青春期
C.幼儿期
D.学龄期
E.新生儿期
4.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
A.第2~4周
B.第2~8周
C.第3~8周
D.第4~8周
E.第8~12周
5.可出现水冲脉及枪击音的先心病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6.决定法洛四联症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主要因素是
A.主动脉骑跨
B.右心室肥大
C.室间隔缺损
D.肺动脉狭窄
E.主动脉狭窄
7.室间隔缺损伴艾森曼格综合征临床表现是
A.差异性青紫
B.不出现青紫
C.暂时性青紫
D.持续性青紫
E.生后即青紫
8.肾脏在胎儿期合成较多的激素是
A.促红细胞生成素
B.利钠激素
C.前列腺素
D.肾素
E.1,25-(OH)2D3
9.典型急性肾炎临床表现不包括
A.少尿
B.血尿
C.水肿
D.高血压
E.大量蛋白尿
10.对于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特点,正确的是
A.在胚胎期的发育经过了原肾、后肾两个阶段
B.3岁以下小儿腹部可触诊到肾脏
C.婴幼儿输尿管短而弯曲
D.婴儿期膀胱位置相对高
E.女婴尿道口暴露,远离肛门
下滑查看答案1.支气管肺炎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
A.氢化可的松
B.泼尼松
C.泼尼松龙
D.甲基泼尼松龙
E.地塞米松
E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炎症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降低颅内压。适应证:①全身中毒症状明显;②严重喘憋或呼吸衰竭;③合并感染性休克;④伴有脑水肿、中毒性脑病等。常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d),或地塞米松0.1~0.3mg/(kg·d),疗程3~5日。
2.哮喘持续状态有效的药物治疗是
A.头孢他定
B.阿托品
C.地塞米松
D.哌替啶(杜冷丁)
E.右旋糖苷
C
哮喘持续状态时,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作为儿童危重哮喘治疗的一线药物,应尽早使用。病情严重时不能以吸入替代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3.采用吲哚美辛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最佳年龄段是
A.学龄前期
B.青春期
C.幼儿期
D.学龄期
E.新生儿期
E
对于症状明显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需抗心力衰竭,于生后1周内使用吲哚美辛治疗,但仍有10%患者需要手术。
4.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
A.第2~4周
B.第2~8周
C.第3~8周
D.第4~8周
E.第8~12周
B
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妊娠的第2?8周,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也主要发生于此阶段。
5.可出现水冲脉及枪击音的先心病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C
周围血管征是指由于脉压增大而导致周围动脉和毛细血管搏动增强的一组体征,动脉导管未闭导致脉压增大,周围血管内的压力迅速上升后又迅速下降,搏动幅度增大,从而产生一系列周围血管体征。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周围血管征时表明分流量较大。
6.决定法洛四联症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主要因素是
A.主动脉骑跨
B.右心室肥大
C.室间隔缺损
D.肺动脉狭窄
E.主动脉狭窄
D
法洛四联症由以下4种畸形组成:①肺动脉狭窄;②室间隔缺损;③主动脉骑跨;④右心室肥大。以上四种畸形中以肺动脉狭窄最重要,是决定患儿病生理改变及临床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
7.室间隔缺损伴艾森曼格综合征临床表现是
A.差异性青紫
B.不出现青紫
C.暂时性青紫
D.持续性青紫
E.生后即青紫
D
大型缺损出现体循环供血不足的表现,如生长发育落后、呼吸急促,多汗,吃奶费劲常要间歇,消瘦、苍白、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甚至心力衰竭。有时出现声音嘶哑(系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当剧烈哭吵、咳嗽或肺炎时,可出现暂时性青紫。缺损很大且伴有明显肺动脉高压者,右心室压力亦显著升高,此时左向右分流减少,甚至出现右向左分流,而出现青紫。形成永久性肺动脉高压时,患儿呈现持续青紫,即称艾森曼格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为差异性青紫(下半身青紫,左上肢有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
8.肾脏在胎儿期合成较多的激素是
A.促红细胞生成素
B.利钠激素
C.前列腺素
D.肾素
E.1,25-(OH)2D3
A
肾脏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可以产生肾素、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1,25-(OH)2D3、激肽释放酶、利钠激素等,对血压、水电解质平衡、红细胞生成和钙磷代谢起重要作用。新生儿血浆、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均高于成人,前列腺素合成速率较低。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胎儿期合成较多,生后随血氧分压的增高而合成减少。
9.典型急性肾炎临床表现不包括
A.少尿
B.血尿
C.水肿
D.高血压
E.大量蛋白尿
E
典型病例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血尿、水肿、血压高和程度不等的肾功能受累。
10.对于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特点,正确的是
A.在胚胎期的发育经过了原肾、后肾两个阶段
B.3岁以下小儿腹部可触诊到肾脏
C.婴幼儿输尿管短而弯曲
D.婴儿期膀胱位置相对高
E.女婴尿道口暴露,远离肛门
D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特点如下:在胚胎期的发育过程中肾始于生肾中胚层,经历了原肾、中肾、后肾三个阶段;2岁以下的小儿腹部触诊可扪及肾脏;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婴儿期膀胱位置相对高,女婴尿道口暴露且近肛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