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前言
为了培养青年医师病例收集、PPT制作和演讲技能,响应北京医学医院“牵手行动”号召,年5月16日,医院青年医师演讲比赛于首都医科医院成功举办。活动主题为:凝心聚力——医院青年医师擂台赛。此次活动由首都医科医院和首都医科医院共同主办,京冀医院协办,并同期进行了线上直播。
NO·2
比赛
病例演讲比赛开幕式由首都医科医院麻醉科刘伟主任主持,首都医科医院李亮副院长、首都医科医院麻醉科薛富善主任出席并致辞。
本次擂台赛评委组由首都医科医院麻醉科刘伟主任、首都医科医院麻醉科薛富善主任、北京市医院麻醉科张胜利主任、医院张凌主任、医院杜建超主任、中国航医院代岱主任和医院孙煜主任组成。
在青年医师病例演讲竞擂台赛中,共有11位年轻住院医生按照抽签顺序进行了病例汇报,内容包括典型病例处理的临床路径、过程分析、教训汲取和临床思考等。每位选手汇报之后,各评委老师对汇报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点评。
病例一
参赛者:医院
参赛病例:全喉术后行肺隔离手术病例分享
该病例报告一例喉癌术后、颈前气管造瘘口的65岁老年患者完美实现肺隔离顺利进行胸腔镜右肺上叶楔形切除术。李佳仪医师分析了喉癌术后患者的特点、双腔管、单腔管加封堵器肺隔离技术的优缺点,最终选择经气管造瘘口置入单腔管加封堵器,纤支镜引导下封堵器定位成功实现肺隔离,术中患侧肺萎陷良好,手术顺利进行。
病例二
参赛者:医院
参赛病例:围术期过敏反应病例分享
围术期过敏反应是严重的的全身性或系统性的速发型超敏反应,一旦发生、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危及生命。魏碧玉医生详细汇报了麻醉诱导期间过敏反应的发生、诊断及处理并指出围术期过敏反应常见药物,麻醉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加强用药后的观察,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病例三
参赛者:杨帆医院
参赛病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行老年双下肢湿性坏疽手术一例
杨帆汇报了一例双下肢烧伤并感染坏疽81岁高龄患者行双足背及踝清创术,该患者有冠心病病史,术前6天自述心前区不适且脊柱严重侧弯,全麻、椎管内麻醉风险大,权衡利弊,选择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行双侧腘窝坐骨神经+双侧隐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精准、在减少麻药用量,避免血流动力学波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活动开展。
病例四
参赛者:医院
参赛病例:全麻气管插管后严重支气管痉挛一例
阿司匹林不耐受三联征是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类固醇抗炎药后出现过敏反应、鼻息肉及哮喘三联征,是由白三烯介导的呼吸道高反应疾病。医院遇到一例阿司匹林不耐受三联征的外伤后鼻部肿痛患者,急诊全麻下行鼻内窥镜下鼻畸形黏膜下矫正术,在麻醉诱导可视喉镜顺利插管后出现“寂静肺”。即刻给予沙丁胺醇对症治疗,患者情况平稳,手术顺利进行,麻醉预防大于治疗的理念贯穿始终。
病例五
参赛者:医院
参赛病例:贲门癌术后肺不张病例讨论
该病例汇报一例贲门癌术后患者出现肺不张无法脱呼吸机,针对这个病例,王佳楠医师提出了①术中肺保护通气策略是否完善,如何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②补液晶体液和胶体液如何选择;③是否应该及早抗凝治疗,预防栓塞性疾病并结合本例患者的麻醉经过,全面分析了预防全麻术后肺不张的策略。
病例六
参赛者:张宇锡医院
参赛病例:血,止住了吗?
失血性休克是外伤后急症之一,如不及时抢救,造成多脏器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张宇锡医师详细汇报了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处理过程及注意事项,指出对于这个患者首先是恢复血容量;其次采取成分输血、谨慎选用辅助药物及大量输血后一定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和血常规,防止因输血导致凝血异常和血小板功能异,从根本上保证患者围术期安全。
病例七
参赛者:王医院
参赛病例:一例小儿高锰酸钾烧伤致咽喉狭窄麻醉病例汇报
该病例报告了一三岁小儿因喉气管狭窄行咽成形术及气管套管置换术后口咽再次狭窄的病例。王慧超医师全面系统介绍了小儿困难气道的评估流程,此病例中确保安全的控制气道后,给予肌松药,经气管切开处插入气管导管,手术结束,狭窄解除,吞咽及呼吸功能改善,可正常进食。
病例八
参赛者:张晓飞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
参赛病例:小手术大麻醉——宫腔镜检查术TURP一例
该病例报告一全麻下宫腔镜检查术中出现TURP综合征的患者,术后突然发现血氧降低,肺水肿,考虑TURP综合征。张晓飞医师详细阐述了TURP综合征的定义、发生机制和处理,并总结了TURP综合征的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该选择相对安全的灌流介质、严格控制灌流液的吸收量预防液体超负荷,一旦发生,及时诊断及处理。
病例九
参赛者:唐祎航中国航医院
参赛病例:一例困难气道麻醉管理
麻醉医生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气管插管,也是成功进行有效呼吸道管理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此病例是一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车祸导致开放性骨折急诊入院治疗,该患者饱胃且颈部无法后仰属于困难气道。唐祎航医师指出对困难气道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遇到紧急困难气道情况在最短时间做出最优的判断并选择最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是很重要的,最终选择了慢诱导清醒气管插管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病例十
参赛者:李娜北京市医院
参赛病例:胆囊术后低氧血症一例引起的麻醉思考和探讨
麻醉诱导和拔管就像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看似平常,却危险重重。李娜医师报告了一例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却出现低氧血症的病例,术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顺利拔管,返回病房后半小时发现低氧血症,经麻醉医生插管后十分钟自主呼吸良好拔管。麻醉工作患者安全第一,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可以避免术后呼吸抑制的发生。
病例十一
参赛者:医院
参赛病例:围术期心梗的麻醉管理
围术期心梗大多是指术后3天内的心肌梗死。许颖医师介绍了一例冠心病患者腰麻阑尾炎术后第一天出现胸痛且伴有脑钠肽显著升高,经过强心、利尿、扩血管的治疗,转入心内科治疗顺利出院。详细阐述了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患者需评估手术和再次心梗之间的关系,权衡利弊,选择适宜手术时机以降低患者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
赛后举行了简短的颁奖仪式,对赛手进行鼓励
青年医师演讲比赛结束后,科主任和青年医师一起参观了首都医科医院院史馆,张雨医院的发展历史,重温前辈事迹和光辉历程。
NO·3
总结
此次青年医师演讲比赛,青年医师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学习热情高涨,彰显风采。青年医师反应此次活动在病例收集、PPT制作和演讲技巧方面得到很大提高,促进了青年医师临床思维培养,提高了青年医师临床综合能力,达到了预期效果,大家表示将在医疗服务的岗位上砥砺奋进、不负韶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