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不是万能急救法
对于气道狭窄的孩子们来说,吃东西噎住常见又极具风险。
一旦异物将气道完全堵住,就会导致气道梗阻,进而窒息。
急救的有效时间非常短,只有4~6分钟,是真正的“生死时速”。
近年来的不断普及,相信很多宝爸妈对海姆立克急救法已经有所了解。
但必须提个醒,海姆立克法,并不是孩子呛噎的万能急救法。
是否施行,首先要判断有没有异物呛入气管:
?异物呛入气管据其大小,所在位置,各有不同表现:
确定有异物吸入,也得看宝宝的状态!
?当宝宝还处于哭叫、咳嗽的阶段时,先不要采用急救法!
鼓励宝宝咳嗽,此时仍有可能将异物咳出——因为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是把异物从呼吸道清除出去的最好办法。
?如果孩子表现出不能咳嗽、不能说话、脸发红发紫、表情痛苦,挣扎,大一点的宝宝可能还会捂住喉咙,一定要争分夺秒!
一个人拨打,另一人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1岁以下的宝宝:
?1岁以上人群:
如果觉得不好理解,记住一个口诀:“剪刀”、“石头”、“布”。
剪刀定点:肚脐上2指的地方。
石头握拳:拳头放在刚刚2指的位置。
布: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腹部,反复进行直到咳出异物。
急救时的力度非常关键。
急救孩子尤其是婴儿时,做第一下可以轻一点,然后逐步加大力度,让孩子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在可接受的力量范围内,尽量大力。
做完急救后,即使孩子已将异物排出,也应立即带孩子就医,检查是否存在其它损伤。
2预防,永远都是第一位!
其实,对于儿童急救,我们的心情很复杂:
希望每个家庭都要学,也希望每个家庭都用不上!
因为即使治疗及时,治疗过程孩子依然饱受痛苦。预防,永远是第一位的!
宝宝之所以容易发生异物吸入,主要是因为牙齿发育不全,不能充分嚼碎坚果类食物;
喉的保护性反射也不健全,进食这类食物时,嬉笑、哭闹、跌倒都容易将食物吸入气道——这也是气管、支气管异物最常见的原因。
所以,一定要谨记:
我们曾无数次看到儿科急诊里,手术室内在争分夺秒地营救,手术室外,父母家人吵得天翻地覆,哭天抢地,互相抱怨。
我们希望,在那个紧急特殊的时刻,不要追究责任,也不要过于自责。
齐心协力地去解决问题,信任医生,让宝宝出手术室的时候,看到团结友爱、等待着他的家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