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科正式上线啦,护理小姐姐较少,更新可能较慢,欢迎大家积极加入我们哦!
健康评估
绪论
健康评估;:从临床的角度出发,健康评估被定义为动态收集和分析病人的健康资料,以发现病人对自身健康问题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和精神等方面的反应,确定其护理要求,从而做出护理诊断的过程。
第二章:问诊
问诊:是护士通过对病人或知情者金新风格有目的、计划的系统询问,从而获得病人健康资料的交谈过程。问诊所获得的有关病人健康状况的资料属于主观资料。可统称为健康史。
主观资料:是评估者与评估对象或其亲属进行提问与回答,即问诊所获得的健康资料。
客观资料:指视、触、叩、听、嗅,实验室检查或器械检查等所获得的有关评估对象健康状况的结果。
主诉:为病人感觉最需要、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及其体质和持续时间,即病人就此就诊的主要原因。
常见症状问诊(一):
一、发热: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所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发生机制
1.外源性致热源:包括体外的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炎性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外源性致热原不能直接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但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有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千扰素(IFN)等。
.内源性致热原: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紧张性增高或阵挛(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排汗停止,使散热感少。进而使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过程在新的调定点水平达到平衡。
3.非致热源型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临床表现:
发热分度:(以口腔温度为准)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热型:常见热型如图
相关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体液不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营养;
4.口腔黏膜受损;
5.焦虑;
6.潜在并发症;意识障碍;惊厥。
二、水肿:指人体组织间隙过量积液而引起的组织肿胀。根据波及范围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根据是否容易发现,可分为隐性水肿(体重增加可达10%)和显性水肿(间隙集聚量达4~5kg以上)。其中,若皮肤水肿,可分为凹陷性水肿和非凹陷性水肿。
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
1.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等
*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区别
.局部性水肿:常见于局部炎症或过敏、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静脉炎等
相关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
.皮肤完整性受损(皮肤护理,压疮);
3.活动无耐力;
4.潜在性并发症:急性肺水肿。
三、呼吸困难;指病人自觉氧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用力,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临床表现:
1.肺源性呼吸困难:
(1)吸气性呼吸困难:因大气道狭窄或阻塞所致。表现为吸气卷力,吸气呈着困难,吸气时间明显延长,重者因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助间隙严重三学在出现明显凹陷称为“三凹症”,常伴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喘鸣。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喉、气管、天气管狭窄与阻塞,如喉炎、喉水肿、喉癌、气管肿瘤或气管内异物等。()呼气性呼吸困难:因肺组织弹性减弱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所致。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听诊可闻及干啰音若呼吸困难为发作性可闻及哮鸣音。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3)混合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浅快,吸气与呼气均费力,常伴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有病理性呼吸音。常见于大面积肺炎、弥漫性肺纤维化、大面积肺栓塞、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等。
.心源性呼吸困难:主要由心力衰竭引起,其中左心衰竭更为严重和多见。
3.中毒性呼吸困难酸中毒时多表现为深长而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鼾声。吗啡、巴比妥类药物、有机农药中毒时,可能会有陈——施氏呼吸等。
4.血源性呼吸困难:
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1.神经性呼吸困难呼吸变慢变深,并常伴呼吸节律的异常,如呼吸遏制(吸气突然终止)、双吸气(抽泣样呼吸)等。
.精神性呼吸困难常见于癔症患者。呼吸频率快而浅,伴有叹息样呼吸或出现手足搐搦。
很多小可爱期待的护理小姐姐正式上线啦!快看过来!欢迎更多各专业的小伙伴们加入我们哦,督促自己学习的同时分享给别人,同时欢迎大家后台给我们留言提出意见和建议来指正我们的问题哦!
张二你怎么这么存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