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异物多发生于儿童,尤以1~5岁为多见,3岁以下者较多。一般男多于女,约5:3。
1.儿童的特点儿童每将物体或玩具放置口中尝试;常易突然啼哭或欢笑;磨牙尚未成长,不能细嚼食物;咳嗽反射不健全而又无自制力;好跳、跑、跌扑或作游戏,因而异物易吸人下呼吸道,此外,家长或较大儿童喂予幼儿不恰当的食物,如瓜子、花生及豆类等或在喂食时故意逗戏、惊吓或打骂,以致食物吸人下呼吸道,也是重要原因。
2.异物本身所具的特殊条件如花生米、西瓜子豆类、针、钉及小橡皮盖等表面光滑,体小质轻,塑料笔套末端圆细,均具有容易吸人呼吸道的条件。
3.不合适的挽救如用手指伸人口内或咽部企图挖出异物,或钳取鼻腔异物不得法,可促使其被吸人下呼吸。
4.昏迷、酒醉、麻醉及睡眠时因吞咽功能不全,也可误将异物吸入。
5.工作习惯习惯在工作时将针、钉及纽扣类等含于口中者,偶有不慎或突然说话,即可将其吸人呼吸道内。
6.手术时的意外上呼吸道手术中,器械装置不稳而脱掉,或切除的组织突然滑落而被误吸人下呼吸道。
7.精神病患者或企图自杀者。
1.按来源分,可分为外来异物与内生异物两种。呼吸道异物主要是指外物经口腔误人喉、气管或支气管的外来异物而言,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疾患中的渗出物痂皮,脱落的纤维蛋白膜、白喉的假膜、支气管石,穿入支气管的肺门淋巴结干酪样物等均系内生异物。死骨片及松脱的牙齿有时也可坠人下呼吸道。
2.按异物的性质分,可分为植物性丶动物性丶矿物性与化学合成品等四类异物。
随着地区与季节的不同,异物的常见种类也有差异,以植物性异物最多见,如花生米、西瓜子、豆类、葵花子、南瓜子、玉米及菱角米等。矿物性异物居第2位,如螺丝钉、注射针头、别针、图钉、大头针、毛笔套、硬币、弹头、石头碎片及玻璃片等。化学合成品类异物居第3位,如塑料笔套、小橡皮塞、珍珠(项链)、义齿及塑料玩具等。动物性异物较少,如鱼刺丶虾、肉骨及蛋壳等。
气管支气管异物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分为4期。
1.异物进入期:异物经过声门进入气管时,刺激喉腔黏膜立即引起剧烈呛咳及反射性喉痉挛而出现憋气、面色青紫等,有时异物可被侥幸咳出。若异物嵌顿于声门,可即刻发生重度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异物进入气管内,异物对气管隆嵴的刺激可引起强烈的咳嗽。若异物较小,贴附于气管壁,或更深进入支气管内,除有轻微咳嗽或憋气外,症状可暂时缓解。
2.安静期:进入气管或支气管的异物,如西瓜子等,质地较轻而光滑,可随呼吸气流而上下活动,引起阵发性咳嗽。气管内异物随气流冲击声门下,可在咳嗽或呼气末期闻及声门拍击声,听诊器在颈段气管前可闻及异物撞击声,手置于此处可触到撞击感。异物停留小支气管内一段时间内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咳嗽及喘鸣。
3.刺激或炎症期:植物类异物由于脂酸刺激,可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产生炎症反应,若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咳喘、痰多等。异物长期存留,可导致长期不愈的支气管炎和肺炎、肺脓肿,表现为发热、咳嗽及咳脓痰、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
4.并发症期:异物所导致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及缺氧,可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而并发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绀,心率加快,肝增大等。此外,耳廓引起肺不张、肺气肿等,阻塞性肺气肿明显或剧烈咳嗽时,可使细支气管或肺浅表组织破裂,发生气胸、纵隔或皮下气肿。
因异物必须首先通过喉部方能进入下呼吸道,故呼吸道异物的首先症状是喉痉挛,严重者可于吸入异物后很快发生窒息而死亡。若异物过喉而入支气管内,则继而出现一段或长或短的无症状期,故诊断易于疏忽。嗣后发生的症状,视异物阻塞的部位和程度、诱发炎症的轻重,以及有无并发症而定。
根据异物性质的不同,支气管和肺将发生程度不的继发性病变。植物性和动物性异物除引起阻塞病变外,由于化学性刺激、变态反应及异物污染等因素,可发生化脓性气管支气管炎、吸入性肺炎或肺脓肿。矿物性和化学合成类异物,一般多只发生阻塞现象,很少发生感染,但长期未取出者,也可引起致命的肺部病变。异物所在处因长期受压,产生肉芽及压迫性溃疡,可遗留支气管狭窄。此外,尚可引起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肺坏疽或脓毒血症等。
1.病史最重要,尤其是当小儿进食或玩耍中突然发生高声呛咳、气急、声嘶等症状,应高度怀疑气道异物的可能;2.体格检查:支气管异物可有肺炎、肺气肿或肺不张等体征;3.影像学检查:金属异物在正位及侧位X线透视或拍片下多可见及,必要时可采用CT检查,多采用气道三维重建CT;4.喉镜及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法是最常用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呼吸道异物如不及时诊治,预后严重。早期由于窒息,晚期由于各种并发症,尤其是肺部的并发症,以及在手术治疗(经内镜探取或气管切开术)中或术后,均可发生危险或引起死亡。
1.广泛开展宣教工作教育小孩勿将细小、物件放人口内。家长及保育人员应管理好小孩的食物及玩具。因为小儿磨牙尚未成长,如瓜子、核果、花生、蚕豆等硬东西有时嚼不烂,容易形成异物,对3岁以下的小孩尤应注意。吃饭宜细嚼缓咽,勿高声谈笑,小孩吃东西时不要嬉戏打闹,不可诱其发笑、恐吓或打骂。
2.如咽内有异物,绝不可用手指挖取,也不可用大块食物咽压,应设法诱其吐出或咳。
3.全身麻醉及昏迷的患者,须注意是否有义齿或松动的牙齿;施行上呼吸道手术时应注意检查器械,防止松脱;切除的组织,应以钳夹持,勿使滑落。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