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致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均高,而且近些年发病率呈上升明显趋势;国家卫计委为此专门成立脑卒中防治办公室,在卫计委指导下各地区成立高级卒中中心;推广脑梗死的预防及各种脑梗死治疗适宜技术。
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重度狭窄可造成脑组织供血不足或斑块脱落反复梗死,一旦狭窄动脉闭塞则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危及生命。这种情况药物治疗效果极差,病情发展快,针对颈动脉重度狭窄,目前国家卫计委推荐了两种手术方案:一种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主要适用于颈动脉窦附近手术易暴露部位的较局限的溃疡性斑块,对于双侧病变则需要分次手术。另一种是介入方法,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由于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而迅速发展起来,也是卫计委推广的基本手术操作。但双侧颈内动脉一次成形,报导不多;现将我们的一例双侧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报导如下:
患者许某64岁,以“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入院,入院后急查头颅磁共振回示:急性脑梗死。头颈联合CTA回示:双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狭窄率90%以上,术前经过全院多学科会诊,家属强烈要求介入治疗。术前魏立平主任带领的介入团队对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手术评估,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风险,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患者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如果分期手术,一次只解决一侧,则术后在防止高灌注方面,有可能造成对侧缺血加重,甚至闭塞而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在等待过程中也有可能随时再梗死。如果一次性手术解决双侧病变,优点是本来两次的手术一次就可解决,避免二次手术,期间发生再梗死的风险减小、痛苦及花费均减小,但手术时间长,手术风险增大。经过全科充分讨论,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手术预案,术中得到了TCD室帮助给予术中监测。经过一个多小时手术顺利结束,两枚支架分别置入患者狭窄的双侧颈内动脉,目前病人即将出院,病人恢复良好。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魏立平团队建议:颈动脉狭窄多见于中老年,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可反复引起脑梗死或缺血性发作,如:言语不清,肢体无力,麻木,活动不灵活,记忆力下降,头晕、头昏,视力下降,黑朦,偏盲等;严重者可引起肢体瘫痪,失语,甚至昏迷,死亡。针对颈动脉狭窄,可行颈部彩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必要时可行全脑血管造影(DSA)诊断。根据狭窄程度尽快就医指导治疗。
(神经重症/神经介入科李文波张耀慧庞红立供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