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丽,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社会任职
中华护理学会耳鼻喉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中国抗癌协和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成员
EAP(企业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组织成员
专业特长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管理
头颈、咽喉部疾病功能康复训练
嗓音疾病矫治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气道管理与训练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术后家庭护理
长期的临床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护理与管理经验,完成院内基金课题5项,发表文章十余篇,主编及参编书籍两部,临床实用新型专利21项,其中第一发明人13项。
功能康复训练
颈部、咽喉部疾病如头颈部肿瘤、甲状腺疾病,术中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易发生颈面部及上肢水肿,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肿胀、肩周麻木、疼痛、肩颈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早期开展颈肩功能训练,可促进全身和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病理产物吸收和清除,减轻疼痛,促进患肢消肿,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关节挛缩僵硬,避免因手术切口瘢痕形成而致上肢活动受限,促进肩关节活动度的增加,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预防颈肩功能障碍,促进早日康复。
嗓音疾病矫治
人发声音要借助嗓子,嗓子就是喉,是重要的发音器官,是下呼吸道的门户,由软骨构成的支架与声带、室带组成,声带像两条白色的带子,类似琴弦。
嗓音,是情感沟通的桥梁
嗓音,是人类思想表达的工具
声音就像人的指纹,是一个人的标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交流日益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嗓音疾病逐年增多,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高效沟通。
导致嗓音疾病的原因很多,发音方法不正确、过度劳累、嗓音滥用、辛辣饮食、烟酒刺激、空气及水环境污染、焦虑急躁、食道咽喉返流等,都是诱发嗓音疾病的因素。
嗓音疾病的主要症状有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咽喉干燥,喉痒咳嗽,声音易疲劳,喉中黏痰,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等。
嗓音疾病矫治是将特定的训练方法作为训练发音和改善发音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纠正错误的发音方法、增强发音功能、摆脱错误条件反射的控制和影响,以改善和提升嗓音质量,对于有器质性病变的嗓音疾病,嗓音外科手术和嗓音训练结合起来,能够起到巩固治疗效果、预防手术并发症的作用。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气道管理与训练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以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日间思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睡眠呼吸疾病,患病率为2%~4%。症状有打鼾、睡眠憋气及白天嗜睡等。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疾病、认知障碍、2型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保守治疗(运动减肥、佩戴口腔矫正器、佩戴正压呼吸机等)与外科手术治疗(UPPP、舌骨悬吊、舌背牵引等)。针对气道肌肉松弛导致狭窄而出现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上倡导并实施进行口咽肌群减容训练,指导患者在轻松的氛围中,坚持进行口咽肌群康复操锻炼,达到局部减肥、扩大气道、缓解或避免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的现象。《口咽肌康复训练器在改善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评价》年被卫健委卫生健康青年创新中心评为“临床创新优秀项目”,临床实用新型专利“舌肌康复训练器”年获中华护理学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国大赛二等奖。
家庭护理
因各种原因,需要长期佩戴气管切开套管的患者,居家时会遇到如气切套管内管的消毒与更换、气管切开造口的清洁、保持气道湿润等问题,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教授与指导。所在的护理团队,坚持长期为有家庭护理需求的患者提供一对一当面教授或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