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0日,据媒体报道,江苏苏州的女孩小杜因口渴向肯德基要了杯水。小杜说,这杯水中还加了冰块,所以从颜色和气味上都没有发现异样。
但是,喝下后消毒水的味道就变得浓烈了。小杜的朋友也尝了一点,但是刚喝进去嘴巴里就感觉刺刺的,马上吐了出来。
(图源:
荔枝新闻)后经过调查,发现水中有含氯消毒粉,这种含氯消毒水的外包装上明确标明了“吞咽有害”。
小杜饮用后嗓子和胃部出现严重不适,经医生诊断患有急性糜烂性胃炎和胃痉挛。
误饮消毒液——危害生命!不仅在外面的商店里,每个家庭中也会有一些84消毒剂、75%酒精、含氯消毒剂等消毒用品。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消毒成为了一件格外重要的事情,但是这些消毒用品一招不慎就会对人造成损伤。
医院急诊科曾接诊一位66岁的阿姨,她因抑郁症“口服84消毒液50ml6小时”来院。
患者咽喉水肿明显,可能发生气道梗阻、窒息等情况,随后突发氧饱和度下降,伴心率血压升高,呼吸困难,鼻腔口腔见红色泡沫样分泌物,听诊双肺可及湿啰音,十分危险。在医生们的紧急抢救下,才将患者从生死边缘拉回来。
尤其是对于有孩子的家庭,对于“如何存放和使用这些消毒用品”,更是不能大意。
医院北辰龙岩院区急诊曾紧急接诊一名患者,是一个名字叫乐乐(化名)的12岁的男孩。他因口渴误饮用了家长用饮料瓶分装的消毒液。
家长发现后,立即带乐乐到医院北辰龙岩院区急诊就诊,经过紧急处理后,孩子脱离生命危险,但还需观察后续是否会出现急性喉水肿、中毒等症状。此后一个月时间里,还要随诊检查是否会出现食道狭窄的情况,一旦食道狭窄,治疗将是漫长且痛苦的过程。
常见消毒液的危害火碱、硫酸、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等,这些消毒液多为酸(碱)性化学制剂,具有较强的侵蚀性。误服原液可致口、咽、食道黏膜损伤,误服大量可引起胃、肠穿孔,后期出现食道瘢痕,造成食道狭窄,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例如,最常见的84消毒液,它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及腐蚀性,少量误服即可引起消化道化学腐蚀伤,重者可累及消化道黏膜下肌层,有黏膜糜烂、渗出物,甚至瘢痕狭窄等形成,如大量服用可致命。
误服后口腔、咽喉、食道和胃有烧灼感,出现恶心、呕吐、呕血、腹痛等,可发生咽喉水肿、胃穿孔和腹膜炎,严重者可出现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84消毒液对人的皮肤也具有腐蚀性。直接接触后手上会有种滑爽感,这就是皮肤被腐蚀了,所以用它的时候要戴上手套和口罩,并且根据使用说明进行稀释后再用。
84消毒液与酒精、洁厕灵等混储后,可能产生剧毒的氯气,吸入后会感染呼吸道和肺部,导致支气管炎和肺水肿,吸入量过大会导致心脏骤停。因此,无论多少都要单独妥善储存。
急救措施PART01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PART02眼睛接触: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医院就诊。
PART03不慎吸入:
应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如出现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吸氧,医院就诊。
PART04不慎服用:
请勿自行催吐,呕吐物会造成食管的二次腐蚀。同时呕吐还可能导致误吸,甚至窒息。误服后可立即饮大量温水,也可以饮用牛奶来保护食道及胃粘膜,尽可能减少损伤;注意观察呼吸情况,注意有无喉头水肿,医院就诊。
PART05准备误服产品的资料,医院就诊:
针对农药、药品等,尽量了解误服物品的名称、种类或者携带包装前来,以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了解误服物品属性,对症救治。
消毒的正确“姿势”1不要将这些物品放在饮料瓶中
如果将消毒水放在饮料瓶中,往往会造成许多误会。特别是婴幼儿,常常对瓶瓶罐罐的东西充满好奇,又特别喜欢用嘴来“认识”事物。如果一定要装在饮料瓶中,也要做好标识,并且放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防止误服。
2皮肤、手机等消毒适用酒精
酒精可以适用于手卫生消毒、皮肤消毒、物体表面消毒,体温计浸泡消毒。
给手机消毒最好也用酒精,因为84消毒液可能对大部分的手机贴膜,手机壳有破坏,所以不建议使用84消毒液消毒手机。
一些手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地方,比如门把手、电脑键盘,也可以用酒精消毒。
3餐桌消毒
餐桌消毒要看具体材质。
如果你的餐桌是玻璃质地的,木头质地的,那么用哪个都没关系。
如果餐桌上有塑料桌布,那么还是酒精好一点,塑料桌布用了84消毒液容易加速老化。
4地板和瓷砖消毒
酒精和84消毒液都可以,建议室内使用消毒剂时,要保持空气流通,使用了消毒剂后也要通风,否则不管什么化学物质残留在室内被人吸入,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在此,医生提醒,如果家中有药品、洗涤剂、消毒液等,一定要放到孩子们触及不到的地方,并做好标记。
此外,由于消毒液无色透明,尽量不要用纯净水瓶或饮料瓶装,以免出现误服事件。
一旦出现误服,可以多喝温水稀释,也可以口服蛋清、牛奶,以保护粘膜;医院治疗,尽可能减少伤害。
END文章来源:医院急诊科、广东卫生信息、中国教育报、医院
编辑:刘文奇
免责声明:本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