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季节,鸡痘的问题又陆陆续续开始发生,它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每年的8-11月份是易发期,提醒大家高度注意,提前预防,因全群患病后治疗起来十分麻烦。
1、特点:
夏秋季-多发皮肤型;初冬季—多发粘膜型;
2、传播途径:
蚊虫叮咬(能传带病毒)、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感染;而脱落或散落的痘痂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蚊虫体内带毒时间可以维持10~30天;有些情况下,断喙也会成为鸡痘发病的起因;
3、易感动物:
不同品种、日龄的家禽都可感染,雏鸡多发且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鸡痘的潜伏期大约4-10天;
4、具体症状:
A、皮肤型:
全身会有不同程度的痘疹,造成精神差、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甚至死亡;
产蛋鸡产蛋减少或停止。
B、粘膜型(白喉型)
前期呈鼻炎症状,2-3天后,口腔、咽、喉、鼻腔、食管粘膜、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出现黄白色小结节,逐渐增大,相互融合,形成黄白色干酪样假膜(俗称白喉),随着病情加重,假膜阻塞口腔和咽喉部,造成呼吸和吞咽困难,最终因饥饿或窒息死亡。
5、防控:
疫苗接种是防控禽痘最有效的方法:
6、治疗:
a、没有特效药
b、建议紧急接种和防继发感染,并对剥离的痘痂、假膜集中销毁,以防病毒扩散。
疫苗接种24小时后,可用杜立清+甘立克(防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感染)+超浓缩鱼肝油(促进黏膜的再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长按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