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累计个案逾.8万宗,名新冠患者离世。
港大医学院发表儿童感染Omicron最新统计,分析上月5日至28日期间,医管局系统的宗11岁以下幼童染疫入院个案。研究发现,儿童染疫后死亡率为0.35%,较流感高出6倍,出现神经系统併发症约15%。
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表示,儿童染疫后的併发症轻为发烧、抽筋,重则有急性脑炎等问题,甚至引致死亡。此外,染疫儿童出现痉挛的机会亦高出2至3倍,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亦较流感大幅增加。
关日华提到,大部分入院儿童染疫前均无长期病患。2岁以下的儿童因未能接种疫苗,入深切治疗部机率为3.8%,因此2岁以下幼儿是较高危群组。
关日华强调,不能认为Omicron只是普通病毒,接种疫苗非常重要,团队仍在收集数据,计算真正死亡率。
港大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名誉临牀副教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今日(1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不少感染Omicron变种病毒分支BA.2病毒株的幼童,引发的病徵及併发症,比感染其他病毒株严重。
关日华指出,染疫病童会出现神经系统问题,包括急性脑炎及发烧抽筋情况,怀疑Omicron变种病毒、特别是BA.2分支,会攻击病人的神经末梢及中枢神经。
关日华提到,因幼童呼吸道直径较窄,若出现肿胀,较容易导致呼吸困难。OmicronBA.2病毒株亦会导致幼童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气管收窄或“狮吼症”,情况不容忽视。
身兼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的港大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讲座教授刘宇隆3月25日表示,本港2月相继出现儿童染疫死亡个案,其中有两个儿童感染后更出现脑炎夺命,现时每周仍有8至10宗儿童感染后重症个案交予专家委员会商讨,当中不乏有脑炎个案。刘宇隆指出,虽然情况已较之前好转,但仍担心儿童痊癒后的问题,他呼吁家长尽快带幼童接种疫苗。
刘宇隆提到,近日就多名染疫儿童个案分析,当中1成半出现发烧及抽筋,部分有脑炎情况,另有5%的染疫儿童有呼吸问题,引发咽喉支气管炎,需送院吸氧,甚或留医深切治疗部及插喉治疗。
至于日后需否打第4针,刘宇隆认为,现时疫苗数据扎实,科兴需接种3针,成效就可“追平”复必泰,现时特定群组需接种第4针,包括如免疫功能缺陷,癌症、洗肾等。他指出,长者免疫力低,现时不少国家已展开长者第4剂接种,建议本港长者亦可接种第4剂疫苗。
目前香港的疫苗接种政策:
(可点击放大观看)
综合现时科学文献显示,Omicron变异病毒株对年轻患者影响更大,死亡个案涉及儿童及青少年群组。如若儿童或青少年确诊感染Omicron病毒,其家长及照顾者该如何照顾他们?整合香港儿科医学会、香港儿童免疫过敏及传染病学会、香港儿科护理学院、香港儿科护士学会、各儿科专家和家庭医生意见,整理儿童及青少年的确诊注意事项,拆解家长及照顾者心中疑难。
1、小朋友可以做快速测试吗?
若家长怀疑小朋友染病,医院儿童呼吸科专科医生吴国强医生表示,可以替他们进行快速测试。取样前要注意先清走鼻垢,然后将採样棒轻力以垂直向下的方式放入鼻腔,转一圈后取出即可。放入採样棒时切忌用力向上“撩”,有机会碰到小朋友鼻骨致疼痛。
2、如何照顾?
家庭医生符迪表示,家长及照顾者需记录病童开始出现病徵的日期和时间;留意病童的体温,如果怀疑发烧,每天隔四小时以耳探式温度计帮病童量度体温,并记录其体温;注意患者的进食量,以及大、小便分量及次数;每天观察及记录患者有没有增加症状,例如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呕吐情况等。最重要是观察患者有没有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例如面色变苍白、嘴唇发紫、呼吸急促等,若有恶化要即时送往急症室。
3、何时要求医?狮吼喘声、眼红嘴紫、腹痛肚痾等严重情况点算?
吴国强医生强调,大部分儿童确诊后情况轻微及稳定,通常于三数天内会好转,若蜂涌入院只会加重医疗系统负担,有需要或疑问可透过遥距诊症向医生求助。不过,如果孩子持续出现超过39℃的高烧,以及有呕吐、呼吸困难或发出如狮吼的喘声、眼红、嘴紫、腹痛肚痾等发炎症状,就要尽早求医。
家长等候救护车期间,仍要留意儿童变化,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建议,家长可将儿童的头放侧,让分泌物流出,避免儿童被分泌物呛著。并应留意病童心跳及呼吸频率,以监察病情有否恶化,家长可将手放在儿童的拇指以下约2个手指位,柔力计算对方脉搏,或可将手放在儿童的心口,计算心跳;另亦须由侧面观察儿童的呼吸次数,以上方法数15秒后乘4、计算儿童1分钟的心跳及呼吸频率,留意是否出现过高或过低问题。
4.孩子发烧是否代表病情严重?是否应该用退烧药?
符迪医生表示,发烧是身体的一种免疫反应,透过提高体温减慢病毒增生,帮助身体对抗疾病,只是高热可能会引起不适,影响睡眠和食慾,这时可让孩子适量服用常用及很安全的“扑热息痛”(Paracetamol或Acetaminophen),每次剂量是每公斤体重15毫克,每日不多于4次,若用药过量可影响肝脏。除了用退烧药,家长亦可以用温水为孩子抹身体帮助散热。
5.持续高烧应用更强药效的药物吗?有副作用吗?
孩子持续高烧不退时,吴国强医生表示,不该用更多或更强劲的药物退烧,例如非类固醇类药物布洛芬(Ibuprofen)及双氯芬酸(Diclofenac)等,虽可快速退烧,但副作用相对较多,儿童不宜使用。爸妈或照顾者应多加留意小朋友是否有其他问题,例如高烧可能是由脑炎或肺炎等併发症,甚至是炎症引发分子风暴令免疫系统攻击自身器官所致,即使用药成功退烧,但炎症未获处理,亦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6、孩子症状轻微,没有高烧或呼吸困难等,照顾上有何要注意?
吴国强医生指出,发烧容易引致缺水,故此家长要确保孩子饮用足够的开水,宜较平日多10至20%,例如年幼的孩子要饮4至5杯开水,10岁儿童就要喝约10杯,维持每日小便6次左右。同时,还要确保孩子吃得够,胃口不佳可以液体营养液补充。此外,维他命C及D对抗病很重要,前者可经由每日进食两份水果摄取,后者则要透过进食深海鱼或补充剂摄取。
7、鼓励小朋友尽快打针感染后3个月可接种新冠疫苗
吴国强医生鼓励家长尽快安排孩子接种疫苗,尤其患有长期病者更应打针,两种疫苗也可以。部分儿童接种疫苗后会有发烧等不适,但一般很快便会消退,并可能显得较疲倦,宜多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若已受感染则可于康复3个月后接种疫苗。
(内容综合来自网络,侵权删)
转发收藏能救命!Omicron奥密克戎如何预防自救和在家治疗!
港大:全港万人已感染!香港用疫情验证了:中国灭活疫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