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地震后,灾区竟然出现了“小黄人”,随处可见....
以下照片均为现场拍摄
真实本身就让人感动
6月17日22时55分,相邻我县的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16公里,我县多个乡镇发生房屋受损、群众受困现象。
在珙县县委县政府和团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珙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协会负责珙泉镇六个安置点的救助工作。
珙童阳光协会主要负责珙泉镇6个安置点抗震救灾工作,周杰会长立即发出召集令,组织就近的志愿者,火速赶到受灾地点协助群众撤离,协助收发救援物资,搭建帐篷,维护秩序,文明劝导,照顾受灾群众,与红十字基金会、壹基金会对接。
在珙泉镇群众安置点随处可以看到穿着黄色马甲的志愿者,他们维护现场秩序,协助接收大批救援物资,为受灾群众分发食品,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受灾群众们亲切的称呼他们为“小黄人”。
抗震救灾期间开展抗震救灾志愿专项服务行动共计服务人次:人次,总服务时长:小时。
地震后的第一天(6月17日晚):6.17当天晚上地震,协会党支部立即组织党员志愿者,协会会员参与救助,不到10分钟组织志愿者30余名“小黄人”,他们冒着余震不断、大雨倾盆,置家人安危不顾,火速成立服务队,建立服务站,在各安置点搭建帐篷??安置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
地震后的第4-7天(6月20-24日):志愿服务有序开展,搬运物资、发放餐点、登记信息、协助老师志愿者陪伴孩子!
6月22日再次发生5.4级余震,珙童阳光迅速组织10名志愿者对珙泉镇城区进行巡视、疏散、劝导。
在检查到粮站一栋楼天然气泄漏与楼梯压塌,志愿者立即与政府、天然气公司联系关闭燃气管道,并劝离住户6户,疏散群众余人。
地震后的第八天(6月25日),接到紧急通知:需要15名志愿者配合民兵到川南监狱家属区清理卫生,为巡场下坪洞社区临时安置点打头阵。
由于川南监狱搬迁了几年,家属区也空了几年,那里杂草丛生,污泥污垢无数,给清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志愿者和民兵战士们不怕脏,不喊累,足足干了一天,终于让家属区变了样!
地震后的第九天(6月26日):协会组织志愿者组织广艺美发、LOGO造型、标榜形像三家爱心单位到各安置点义务为受灾群众理发??。
地震后的第十天(6月27日):清晨8点,在安置点内,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珙童阳光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官兵以及受灾群众一起向国旗行注目礼。
这次升起仪式不仅增强大家的凝聚力,更让全体受灾群众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更加充满信心。
6月28日下午7点,"6.17地震后的第11天,在珙县中学荷花校区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帐篷里,四位志愿者过了一个最“寒酸”的生日。
几个志愿者原本准备生日当天和家人朋友一起聚会,好好“嗨”一下,然后和最好的朋友去旅游的,结果被“6.17”抗震救灾给耽误了。
一个小时前,四个“寿星”还在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将一件件救灾物资装车发送,清理灾民撤离后的现场。
绵绵阴雨汇着汗珠不停从她们的脸上滚落,她们只是用衣袖一擦,继续搬动物品。谁能想到,这几位志愿者她们从灾后第二天进入安置点就没在与家人吃过一餐饭,没陪孩子聊过一次天。
珙童阳光副会长何芳在得知这四个志愿者生日日期后,买来蛋糕、鲜花,安排其他志愿者布置现场。在晚上8点时通知“寿星”到帐篷“开会”。几个寿星刚走帐篷,志愿者和灾民们立即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
寿星们被突然来的惊喜感动得热泪盈眶,寿星们在蜡烛前共同许下心愿“愿祖国繁荣昌盛、受灾群众都身体健康,早日重返家园”。
庆祝现场虽然只小小的几个蛋糕,但大家都分享了“寿星”的喜悦,现场感动得无数志愿者和受灾群众不禁潸然泪下。
珙童阳光在周杰会长的带领下组织志愿者一直坚守在珙泉镇的各个安置点,他们有共产党员,有共青团员,有群众;有教师,有医生,有学生,有个体户;有七十岁的老人,有七八岁的孩子!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奔波的背影;他们遭受冷言冷语,却鼎力前行;他们也有苦,也有泪,却独自忍受从不说出口……
周杰:刚做完喉咙息肉手术的他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总指挥部展开救灾工作。
他无法说话,便用手写板指挥志愿者开展服务工作,对接救援物资,巡查各安置点有序服务,身体力行,大家笑称他为“哑巴会长”。
何芳:她积极参与救灾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招募志愿者并组织他们进行有序的救灾活动,协助对接大批救援物资,维护安置点秩序,每项工作她都尽心尽责,做得井井有条。
为了搞好救灾工作,她停下了自已公司的业务,投入到救灾工作中。她自掏腰包为救灾期间四个志愿者办生日会,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曾敏:她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在荷花校区安置点维护现场秩序,负责帐篷居住群众的信息收集、餐点发放、篷区卫生、文明劝导、咨询引导。
她积极组织教师志愿者做好儿童之家工作……她对人耐心,办事细心,工作有责任。
王丽君:她负责官沱村安置点,召集村民前往开阔的避难场所,搭建临时帐篷,安排老人和孩子避雨,召集年轻村民维持秩序,安排车辆停放,搬运救灾物资数百件,进行多次调解和文明劝导。
她和受灾村民同吃同住,坚守岗位13天,在这13天里仅和在另一个安置点做志愿服务的丈夫见过面仅三次,一起就餐也只有两次,救灾期间服务时长达小时,她叫王丽君。
邹静平:她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工作积极主动,坚守岗位,统计篷里群众信息,发放餐点,搬运物资。
她克服一切困难,协助壹基金成立青青儿童乐园,积极组织老师们尽可能地陪伴好受灾儿童,她叫邹静平。
曹玉香:她在恐惧和惊慌中撤离到珙泉中学荷花校区,马上和爱人一起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安抚群众,维持秩序,搭帐篷发放物资,打扫垃圾,哪里有活都抢着干,完全不顾自己家和店面房屋的损毁,家里近80岁的四位老人无暇照顾。
周玉娟:她一名高三毕业生,不畏风雨,不惧烈阳,在珙泉镇荷花校区安置点,协助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疏散人员,维护现场秩序。
早出晚归,发放餐点,搬运沉重的物资,组织领导学生志愿者搬运物资,进行多次调解和文明劝导。
刘勇:他也是一名高三毕业生,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就来到荷花校区安置点,总共进行了十一天十夜的志愿服务。
他主要协助搬运物资,仓库执勤。多次冒着大雨协助荷花校区救灾指挥部进行安置点人员信息登记,协助安置点人员管理秩序。
像他(她)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志愿精神,用爱传递着珙县人团结友爱、自强不息的气质!
活着,不是靠泪水博得同情,而是靠实干,靠汗水赢得掌声。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珙童阳光一直都在。
和他们一起抗震救灾十余天,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志愿者的伟大无私,哪里最苦去哪里!哪里最累在哪里!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小黄人!他们无愧于可爱、可敬的称号!
致敬“小致敬“小黄人”,致敬珙童阳光志愿者!
动动手指
让更多人知道...
兜兜是一个有温度的北京那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