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时,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如何对气管切开病人进行康复治疗。
在ICU内,由于ICU医生的指导和监控,康复技师对这类病人的处理相对而言,不太困难。真正需要面对,并正确处理气管切开相应问题,应该是在康复医学科病区,康复医师与康复技师都应该知道气管切开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正确处理方法。
气管切开术(trachotomy),是一种切开颈段气管前壁,插入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
目前,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
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minitrachotomy)。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气管切开?
1、喉阻塞3-4度喉阻塞
2、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阻塞如昏迷、颅脑病变等
3、某些手术的前置手术如口腔、咽、喉部手术
4、长时间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气管切开术后引起的问题
病人进行气管切开后,无论早期、中期还是后期,都会引起非常多的问题,其中:高碳酸血症、肺部感染、肺不张及拔管困难,是与我们康复治疗密切相关,也是能通过物理治疗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
早期
①窒息或呼吸骤停
②出血
③手术损伤临近的食管、喉返神经、胸膜顶
④气胸、纵膈气肿
⑤环状软骨损伤
中期
①气管、支气管炎
②血管腐蚀和大出血
③高碳酸血症
④肺部感染及肺不张
⑤气管套管脱出
⑥气管套管阻塞
⑦皮下气肿
⑧吸入性肺炎和肺脓肿
后期
①顽固性气管皮肤瘘管
②喉或气管狭窄
③气管肉芽组织过长
④气管软化
⑤拔管困难
⑥气管食管瘘
⑦气管切开伤口瘢痕高起或挛缩
康复治疗策略
1、改善顺应性→胸廓松动术、呼吸操训练
2、促进痰液排出→有效的气道廓清技术
对于痰液增多的患者,气道廓清技术,可以有效地将肺部积聚的痰液排出体外。
普通的胸部振动、叩拍也是有效的,而合理地运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自主引流、体位引流等气道廓清技术,能更快速地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
对于气管切开术后的病人进行体位引流,则需要慎重考虑患者的病情能否维持在引流体位,并注意保护好气管套管,引流过程中需密切检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3、增强呼吸肌肌力→呼吸肌肌力训练
①、呼吸肌肌力训练可用膈肌抗阻法进行,于患者腹部放置一重量适合的物品,对患者吸气时的膈肌产生一定阻力。
②、对于携带塑料套管或者硅胶套管的患者,也可以把输液器上的滴斗从中间剪开,留下一小段导管与流速调节器,把滴斗套在套管上,此时由于气管套管进出空气的空间变小,对患者呼吸时产生了阻力,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用流速调节器调节导管开放的大小,从而实现呼吸肌的肌力训练。
康复治疗流程
在进行治疗时,我们优先处理痰液与呼吸模式的问题:
当患者痰液量减少,呼吸频率小于30次/分后,解决患者吸氧浓度的问题,需要患者的吸氧浓度小于35%。
下一步解决呼吸肌肌力,提高主动排痰能力
康复医学科病房的气管切开病人具备自我或辅助下主动排痰,临床上没有肺部急性感染表现,就可以进行24-48小时的试堵管,试堵管成功,即可拔除气管套管。
试堵管期间注意事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