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前,63岁的沈女士医院接受了脑肿瘤切除术,可就在术后第二天,沈女士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并持续高烧不退。在经过一系列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却并未好转。
医院经过与家属沟通,决定对沈女士行气管切开术,并佩戴气管套管,术后沈女士的体温及血象慢慢趋于正常。
两天前,也就是拔除气管套管后的第三天,沈女士呼吸困难突然加重,行气管镜检查提示气切部位约有2cm狭窄,考虑有窒息风险,建议转入我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沈女士入院后,全麻下行气管镜治疗。拔除气管插管,经口插入硬镜,气管上段上方管腔塌陷,吸气时狭窄70%,有少许肉芽及坏死物,予活检钳钳取、二氧化碳冷冻冻取肉芽及坏死物。在原气管切开处扩大切口,在硬质镜直视下置入T形硅酮支架,位置良好。术中有出血,予以支架上缘粘膜内药物注射及氩气刀烧灼后止血。术后,沈女士的喘憋情况得到明显好转。
气管上段气切处气管上段塌陷
T形管上缘T形管内
蒙哥马利T形管多年来一直为耳鼻喉医师专用。近年来,由于呼吸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呼吸科医师也可通过呼吸内镜进行气管切开和T形管置入。
T形管有较好的韧性和弹性,能降低对气道黏膜的刺激,带管时可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容易被患者接受。适合不宜放置气道支架的高位气道梗阻患者,以及已进行或能进行气管切开造口的患者。
T管拔出前应每月随访一次,以便及早发现气道再狭窄,尽早干预治疗。
医院
王洪武副院长
主要擅长肺癌、气道复杂良恶性病变的诊治,对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等也有较深入的研究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