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要闻
年9月17日周一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不会重来。时间在走,我们在变,唯一可以拓展我们生命的方式,就是成为比昨天更好的自己。做个行动派吧,每一个微小的改变,或许就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大不同。
专家坐诊1千医口腔科专家于晓东与科室人员进行病例讨论
千医心内科专家曲海燕为门诊患者看诊
千医肛肠科专家李志向患者讲解肛门结构
千医骨科专家吴莹光进行手术
千医超声专家张广英为患者做检查
千医儿科专家闫一兵向患儿家属讲解病情
千医泌尿外科专家范德民参加科室查房
千医神经内科专家张秀清为患者查体
千医内镜诊疗科专家张秀斌进行肠镜操作
优质医疗19月11日,肛肠科为一名肛门-直肠异物患者成功实施手术。该患者中年男性。由于病情特殊,入院后很少说话,考虑到异物在直肠那里已经造成充血水肿,再晚些后果不堪设想。科室护士积极耐心的与患者沟通,该患者从沉默寡言慢慢变的愿意与我们沟通,通过积极完善各项辅助检查,仅用十几分钟科室医务人员便成功将异物取出。患者自述塞入异物当天曾就诊于它院,大夫取了数次无果,术后患者及家属连声谢谢,称赞我院医朮高明,服务热情。
(肛肠科朱萌)
29月11日上午,手术室迎来一位半喉切除术后二十多年,遗留上气道狭窄的手术病人。患者72岁,胃癌需要行胃癌根治术,考虑患者喉部存在插管困难,术前临床科室特邀麻醉科吕伟昌主任、重症医学科刘静主任进行会诊,并制定了相关方案。重症医学科刘静主任对该患者做床旁支气管镜术前检查术。在麻醉医师、外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密切合作下,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整个手术历经7个小时。术毕,病人清醒后拔管,无并发症发生。15:50病人安全送入重症监护室。通过该病例充分体现出我院严谨的术前讨论和术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手术室司艳茹)
39月12日上午,患者秦大爷跟儿子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护理周到”的锦旗送到外二科,以此感谢外二科全体医护人员对患者住院期间照顾。秦大爷因上腹撑胀不适伴隐痛月余入院,外二科郑剑主任结合病人症状和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患者恶性肿瘤可能性大,结合病检结果,证实为恶性肿瘤。秦大爷手术后留置鼻胃肠营养管,我们用恒温器为其加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每天雾化后责护都会为其拍背,定时翻身、挤压引流管,这些秦大爷都感动于心,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秦大爷提前康复出院。对此,秦大爷的儿子特意定制了这一面锦旗,以此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我们所收到的每一面锦旗都是沉甸甸的,因为锦旗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份感激,还有背后所承载的多年医院的信任和理解,这是对医护人员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最大的回报,更是对医务工作者的激励!
(外二科李萍)
49月12日14时,急诊科火速前往一实小附近接诊一名昏迷病人。患者是年仅45岁的年轻男性。10多分钟前突感左上肢疼痛后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抵达急诊抢救室。黄鲲主任和马会芹护士长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建立静脉通道,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呼吸机,电除颤,不间断的心肺复苏,应用抢救药物。抢救历时1个多小时,但很遗憾,患者仍没有恢复心跳和呼吸。患者家属悲痛欲绝,却仍旧反反复复的感谢医护人员的付出。我们是急诊人,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需要抢救的患者。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会紧紧抓住,为此挥洒汗水。
(急诊科戴金铭)
59月12日下午,内镜诊疗科像往常一样正在进行一台无痛胃镜加肠镜的检查。原本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检查,可是没想到患者的肠道内却是多发息肉,而且多半长在肠腔皱壁,这为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张林祥主任和亓敏医师相互配合、反复进镜,注射针、热火检钳、圈套器、和谐夹缝合,成功将患者肠道内的7个息肉全部切除,这场人与息肉的“大战”完美收官。
(内镜诊疗科李梦玉)
69月13日,内一科武茜医师在对一名55岁男性患者进行常规问诊和查体时,患者的一点细微不适之处引起了武大夫的高度重视,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她立刻意识到患者可能是食管早癌病变,在积极对患者进行劝说后,患者同意行无痛胃镜检查。镜下确诊患者为食管早癌病变,成功为其镜下切除病灶。患者清醒后握着武大夫的手连连道谢。
细微处彰显医者仁术,内一科申红菊主任、李宝凤主任多次强调临床医师要对患者接诊做到“认真、细心、专心、专业”,并以身作则促使我们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内一科李强)
79月13日上午,急诊科组织召开异位妊娠疑难病例讨论。医务科主任刘镜参加,会中各位临床医师就此病例提出自己的观点,诊断思路及注意事项。黄鲲主任就所有医师发言作归纳总结。会上,刘镜主任指出:急诊科医护人员属于窗口科室,应做好院前、途中、入院3个时间段的抢救工作,急诊科近年无论是诊疗水平,还是操作水平,都在稳步增长。希望急诊科继续以高年资医师带动、培养低年资医师,保持这种充满正能量的良好态势。
(急诊科戴金铭)
人文护理19月11日,一名在全麻下行胃ca根治术后的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魏大爷半喉切除术后二十多年,上气道狭窄,对于术后遗留上气道狭窄的特殊患者,气道护理尤其关键,我们不仅要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注意观察呼吸状况,做好雾化及气道湿化,还要叮嘱患者不说话或尽量少说话。每次做治疗、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我们都用画板、眼神及动作与大爷交流,一个小小的画板,承载了大爷的心声,也是我们与大爷沟通的桥梁。最大程度的减轻病人的痛苦,让病人得到最舒心的诊疗护理,践行人文护理,我们重症人一直在行动。
(重症医学科胥燕梅)
29月14日,内三科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十六项护理核心制度的学习,通过本次学习,内三科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并正确实施核心制度的内容,牢固树立护士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及法律意识,努力做好自身工作和优质护理,达到人人掌握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切实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内三科郑君)
39月14号,外一科收治一位脑出血患者,入院后迅速测量生命体征、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定于下午进行手术,但是术前还有一项检查还没做,护理人员积极联系大爷的家属,但始终联系不上。于是副护士长张燕和责任护士沈凤决定用轮椅推着大爷进行检查,保证检查过程中的安全。在日常的工作中,考虑到患者外出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病情变化,尤其是脑出血病号,我们都会有专门的医护人员陪同病号和家属去做检查,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保证病人检查途中的安全。从细微之处体现人文关怀,我们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用心去和患者交流,用心去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和困难,为患者提供最优质全面的服务。
(外一科毕研苹)
职能动态19月11日下午,我院召开了第三季度医疗质量分析会,共有医疗、医技20个科室参加。本次会议,通过分享一例急症患者成功抢救病例,来进一步探讨分享急诊绿色通道运行中的经验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各位参会人员从患者接诊、分诊、诊断思维、鉴别诊断、辅助检查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优化了急危重症患者的就诊流程,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对规避重症患者接诊中的风险有重大指导意义。
(医务科薛福甲)
29月12日我院重症医学科张琳琳、儿科张芸、外一科张珊珊在年莱芜市卫生计生系统护理技能竞赛中凭借娴熟标准的操作,分别荣获重症医学专业二等奖、新生儿专业三等奖、急诊急救专业三等奖。展现了我院护理人员优秀的专业水平与良好的精神风貌。
(护理部谭洪美)
3为规范病历书写,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保障医疗安全和质量,9月13日下午,由质控科牵头,临床科室主任、质控医师、部分职能科室主任参加对全院随机抽查76份终末病历进行点评,重点督查病历书写规范、合理用药,尤其是抗菌药物应用前送检率,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合理率。在点评过程中,各位医师共同讨论病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II类切口如人工流产、剖宫产等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时机、时间、药物品种的选择,并对病历中亮点加以肯定。通过这次点评,强化了临床医疗质量管理,提高了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质控科朱书宁)
49月14日下午,工会主席段凤霞、药械科主任孟昭慧与科室三位临床药师就临床药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座谈,会上,三位临床药师就临床中参加药物治疗、查房和病例讨论中遇到的问题一一进行汇报,段主席对目前临床药师所开展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临床药师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临床药师要认识到自身责任之重,扎扎实实学好药学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以病人安全合理用药为己任,逐步提高临床药师的专业服务能力,使临床药学得到真正起步和发展。
(药械科任继玮)
59月15日,科教科组织级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内科田秀芳、儿科徐庆娟、妇产科朱丛营、普外科李晓回院进行本年度第二阶段独立接诊能力考核。首站由许金芹主任、张静主治医师、王玉芹主治医师、陈振文副主任医师完成对病史采集、病例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的考核;尾站设在科教科,由规培住院医师根据问诊、查体情况独立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长期临期医嘱等病历文书的书写。崔院长参与考核并提出要求:一、珍惜规培机会,时不我待,抓住机会,提升专业水平;二、病人既是我们的技术父母,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感恩病人,提高自我职业道德修养,做好人文关怀;三、针对考核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并落实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规培医师表示,将以本次实战演练考核为量尺,查找和弥补不足,在今后的规培学习中认真严谨、注重查体、注意规范、夯实基础、积累经验,感恩温暖病人,以技立院。
(科教科孟燕芳)
新闻掠影1编辑:付淋
校对:姜珊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