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清脆的电话铃声打破了炎热午后的宁静,一名31岁男子因急性心肌梗死被医院急诊,该男子患者胸痛剧烈,病情危重。心电图提示,系急性下壁正后壁右室心肌梗死,须急诊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医院心内科导管室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医护人员做着手术前所有准备工作,仅仅10分钟,患者就被转送至心内科导管室。
导管室内,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冠脉三支病变,右冠脉近段闭塞,可见血栓影。医护人员迅速连接抽吸导管,负压下抽吸出大量血栓。突然,患者心脏骤停,血压下降,随之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显示室性逸搏心律。在场所有人意识到,这是“再灌注心律失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进入抢救模式。麻醉科常旭飞医生第一时间赶到,气管插管,开放气道,为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是随之而来的反复室颤、心脏停搏将本来就紧张的抢救又推向风口浪尖。
虽然时常面对死亡,医护人员依旧敬畏生命,从不轻言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任何一个瞬间,都有可能打赢这场与死神的战争。
王建斌主任冷静判断,沉着应对,电除颤、持续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连接有创呼吸机、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胺碘酮……人们一刻不停,与时间比拼,与死神竞争。护士长陈爱清、杨艳云、李颖、技师张继梅、护士陈敏、贾丽雪、宋元茵……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场“心脏保卫战”中,上演真实版“生死时速”。
王建斌主任带领的心内科团队,再次展现了能打胜仗、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持续50分钟不间断心肺复苏,那条“直线”起了波澜,那颗停跳的心脏开始有了微弱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血压、心率逐渐恢复,但王建斌主任没有放松心情,一时的病情相对平稳并不是他最想看到的,心脑肺肾的功能全面恢复才是最终目标。他亲自为病人上起了特护夜班,监测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各项参数。患者的氧饱和度逐步上升至稳定,有自主呼吸,肺功能逐渐恢复;密切观察患者尿量,调整补液速度,直至每小时尿量大于17毫升,肾功能逐渐恢复;心律恢复为窦性心律,血压趋于平稳,心脏的功能没有再恶化……化验指标一项一项在达标,各主要脏器在恢复。ICU的李正兴医生及时地送来了转运呼吸机,为患者的心肺功能保驾护航,使其安全转运回CCU监护病房。
返回CCU病房,王建斌主任不顾疲惫,在第一时间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以及目前恢复情况,让原本紧张的家属放下了恐惧、焦虑的心。
图为忙碌中的医护人员。医院供图
由于脑缺血缺氧时间过长,患者开始处于躁动状态,已经下班准备休息的麻醉科段立新医生,在接到王建斌主任医院,带去了丙泊酚。随着药物进入到患者体内,躁动消失了,患者安全度过了缺氧躁动期,为后来心肺功能快速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伴着清晨撒下的第一道曙光,患者意识完全恢复,心肺肾功能复苏成功,一夜奋战换来了患者的第二次生命,这时的王主任终于笑了,医生、护士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所有的疲惫、饥饿、困乏在这一刻都是值得的。
患者平安度过了13小时,顺利拔除了气管插管、胃管;患者平安的度过了48小时、72小时……,顺利拔除了深静脉置管、尿管,安全的撤掉了胺碘酮、多巴胺。
心脏黄金4分钟是急救常识,随着时间延长,成功率逐渐下降,大于20分钟,抢救成功率机会为0,但北医三院医院医护人员这次与死神的博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为患者赢得了进一步治疗的宝贵机会。
北医三院医院的医护人员说,“生命是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东西,因为它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能重新来过,我们就是那生命的守望者;生命就像一次探险旅行,我们就是那生命的向导者;生命就像一艘远航的船,我们就是那生命的指引者。”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全力以赴”,这是北医三院医院医护人员对生命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鞭策。
延伸阅读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区级重点学科,也是延庆地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治、科研、教学中心。经过心血管病专家的多年努力,目前已成为人员结构趋于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以心血管病临床介入诊治为主的心血管病专业科室。
心内科有5个临床单元构成,共有病床52张,包括心内科普通病区2个,共46张床,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病区)6张床,心导管室,心脏超声室,心脏电生理室。共有医务人员4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4人,主管护师11人,护师10人,护士11人,技术员1人等。其中心血管专业研究生6人。
医疗设备完善,有CCU中心监护站一套,日本光电遥控监测仪2套,输液泵28台,DragerEvita4呼吸机1台,Vivo40无创呼吸机1台,日本光电12导联心电图机2台,除颤仪2台,床旁超声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诊断仪VIVID型1台、GEE9超声机1台,雅培床旁血液多功能监测仪1台。导管室配有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型壁)一台,多导生理仪1台,主动脉球囊反搏泵2台,临时心脏起搏器2台,高压注射泵1台。心脏电生理室可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动态心电图(Holter)、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
心内科在急性心肌梗死、各种严重心律失常、顽固性心衰、心源性休克、肺栓塞、高血压危症、心包压塞等危重症的抢救以及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等常见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先进的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包括冠脉介入(冠脉造影术、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外周大血管造影术及外周血管介入术等各种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
医院心内科医务人员成功抢救一个又一个濒临在死亡线上的患者,心机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81岁老人、急性心机梗死的外宾、安装起搏器重获新生的青年……
图为抢救的马拉西亚官员医院供图▲
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已非常成熟,对急性心梗急诊介入治疗及复杂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经验丰富。每年完成急性及择期介入手术余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心内科人并没有满足现状,心内科的医护人员深感任重而道远,决心继续发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为京西北地区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哪些心脏病可进行介入治疗采用导管微创的方法介入人体不同部位,对疾病进行检查或治疗,使一些创伤大、危险性大的手术微创化、安全化的介入治疗,可以治愈大部分的心脏病。介入治疗让成人在清醒认知中、婴幼儿在香甜的睡梦中摘掉“心病”的帽子成为现实。
据了解,有些心脏病是可以完全治愈的,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根据情况进行介入治疗,不但可以解决目前疾病造成的一些不良表现,而且不会影响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专家介绍,有5类心脏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康复: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如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心脏瓣膜狭窄:心脏瓣膜狭窄有两种:一是先天性,多见于婴幼儿,如肺动脉瓣狭窄,或合并心脏其他畸形。二是风湿性心脏病,多见于中青年,如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狭窄等。
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狭窄,而心肌梗塞是心脏的部分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或出现严重障碍。有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采用药物或介入方法进行治疗。
快速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原因是这些患者的心脏上较正常人“多长了一条传导纤维”,或其心脏上某些组织的兴奋性异常增高,导致心律增快。
缓慢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即心脏跳动慢,低于60次/分。对病理性因素导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可“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以协助心脏跳动,使患者恢复康复。
来源:医院医院
--END--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时候打伞
你说你喜欢太阳,但你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躲在阴凉的地方
你说你喜欢风,但是在刮风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害怕你说你也喜欢延庆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