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血液透析的“阻碍者”
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充足的血流是血透治疗顺利、有效进行的根本保障。但对于一部分血透患者来说,往往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内瘘血管狭窄就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肾内科医生张晓迪介绍道,静脉内瘘出现狭窄可能会导致血流量不足,严重的狭窄还可能导致血流过慢而引发血栓形成,内瘘就被“堵”住了,血透就不能进行,患者将立即陷入窘迫状态,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02
打通“阻碍者”新技术
我院肾内科手术团队于3月11日对两位患者开展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狭窄球囊扩张(PTA)”,参与此次手术的两位患者均属于长期维持血液透析,内瘘不畅。我院医院血管通路专家为其身体、病情等进行详细综合评估,经过充分的准备、讨论后,决定为患者量身定制手术方案,开展打通“阻碍者”的新技术,术后两位患者内瘘震颤较前均有明显改善,血流速度明显提升,可触及震颤,有效延长患者“生命线”使用年限并节约很大的费用支出。(手术中)
03
新技术的新优势
PTA是通过患者皮肤表面穿刺内瘘血管,送入球囊扩张导管,在超声引导下对血管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矫正狭窄部位,恢复正常血管内径,从而达到延长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目的。张医生表示:“这种新技术克服了数字剪影血管造影介入(DSA)的一些不足,无辐射伤害、无需造影剂、对设备和场所要求较低,有操作时间短、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费用相对较低等优势。但对于医疗人员的技术和经验都有极高要求。”(手术中)肾内科开展的超声引导下“自体内瘘血管狭窄球囊扩张成型术(PTA)”及“人工血管内瘘狭窄球囊扩张成型术(PTA)”开创了我院新记录,这项新技术将为内瘘血管狭窄患者治疗提供了更好更新的的治疗选择!将惠及更多的血液透析患者!文图:张晓迪
编辑:王星
审核:胡珺
终审:梁永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