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总”期间,总能遇到一些特殊的病例,我很愿意与大家分享,也很想听听大家对此类病例围术期麻醉管理的想法,欢迎大家留言!(以下病例的麻醉是在桂靖副主任的指导下完成的。)
64岁男性患者,全喉切术后约7年,术后气管切开造瘘口渐进性缩小狭窄,10小时前误将异物棉签掉入气管造瘘口入院,伴咳嗽,无胸闷气促;改变体位平卧后刺激性咳嗽明显,有胸闷气促。既往有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血压控制欠佳,入室血压/95mmHg。
术前CT提示:主气管内、隆突上可见一棉签样影,头端朝下,长于52mm,余所见气管、双侧支气管通畅,未见狭窄或阻塞。
术前考虑异物棉签位于隆突上,患者吸空气的情况下SPO2为95%,无胸闷气促等症状,并且手术操作从造瘘口进入,不会有声门操作带来的刺激以及呼吸系统的剧烈反应,操作路径也不会很深,所以,我们暂不考虑气管插管(同时也要避免气管插管时将异物推入到下一级支气管的风险),准备从造瘘口以1~2%的利多卡因(3~4mg/kg)行气管内表面麻醉、适当镇静,控制血压,保留自主呼吸,耳鼻喉科医生以硬支气管镜检查并取出异物。
但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棉签不在隆突上的主气管内了,棉签在左主支气管内。
随即,我们加深了麻醉:舒芬10ug,右美8ug负荷量,然后以0.3ug/kg/h右美恒速泵注;丙泊酚1ug/ml/hTCI泵注维持麻醉,(未使用肌松剂),保留自主呼吸。再次从造瘘口以1~2%的利多卡因行气管内表面麻醉,以减少局部刺激反应。高频喷射通气机连接到硬支气管镜末端,辅助通气。
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SPO2始终维持在95%以上,术程顺利,操作熟练的耳鼻喉科高国强老师很快就将左主支气管内的棉签取出。
取出异物后,耳鼻喉科医生准备给患者做“气管造瘘口再造(扩大造瘘口),金属全喉造瘘管置入”的手术。故我们再次加深麻醉,未给肌松剂,从造瘘口插入ID5.5的加强型气管导管(由于造瘘口狭小,只能插入ID5.5的加强型气管导管)。
术毕患者清醒,自主呼吸好,拔出气管导管,送患者安返病房。
气道异物手术的麻醉管理,难点在于麻醉医师和耳鼻喉科医师共用一个狭小的气道。麻醉要保证充分的通气和氧合,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争取平稳快速的苏醒。
麻醉医师要综合评估异物的位置、种类、大小等情况,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肺部病变以及医护团队的技术和经验,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通气方式,并根据术中情况灵活应变,对术中可能发生的危急事件做好应对准备。
再次温习了《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专家共识》:
一、诊断:对异物史不明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术前进行CT三维重建检查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可取的诊断方法。
二、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对基本确诊病例,首选用硬支气管镜检查、定位并取出异物。对可疑病例,首选用纤维支气管镜来检查、诊断或排除异物。对于稳定的气道异物患者(位于一侧支气管内、无明显呼吸困难),将手术推迟到工作时间进行并不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三、麻醉前评估和准备:了解患者的病情,异物的位置、形状、大小、种类、存留时间。
药品准备:?七氟醚、阿托品、?地塞米松或甲强龙、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肌松剂、右美托咪定、?2%利多卡因注射液(接喉麻管)、其他抢救药品。
器械和物品准备:喷射通气装置、连接麻醉机和支气管镜侧孔的连接管、喉镜、插管钳、气管导管(带管芯)、吸痰管(代替喷射通气导管)、喉罩、鼻咽通气道、面罩、听诊器、胶布、注气空针、负压吸引器、气管切开包等。
人员准备:经验丰富的耳鼻喉科医生、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
麻醉方案的确定和沟通。
四、麻醉方式:确定麻醉方法需考虑的因素:
异物的位置:术前有无明显的呼吸窘迫;
患者的年龄,有无严重的合并症,异物是否容易取出;
耳鼻喉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的经验;
通气方式选择:
术前有明显呼吸窘迫或高度怀疑异物嵌顿在声门周围或声门下时,尽可能保留自主呼吸;
术前无明显呼吸窘迫、考虑异物在一侧支气管内时,可以使用肌肉松弛药控制呼吸。
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案(1)——吸入七氟醚方案
1、经面罩吸入七氟醚,保留自主呼吸,?麻醉达到合适深度时(持续吸入七氟醚5min以上,2.2~2.3MAC),用喉镜暴露声门,以2%的利多卡因(3~4mg/kg)在声门上和声门下行喷雾表麻。
2、预计异物比较容易取出时,可以采用吸入七氟醚方案;预计异物取出困难、手术时间比较长时,由于吸入药物浓度会逐渐降低导致麻醉深度不稳定,一般采用全静脉麻醉方案。
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案(2)——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方案
右美托咪定+丙泊酚:
右美托咪定负荷量4μg/kg,维持量2~5μg/kg/h
丙泊酚~μg/kg/min
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案(3)——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方案
瑞芬太尼+丙泊酚:
瑞芬太尼0.05~0.14μg/kg/min
丙泊酚μg/kg/min
小儿支气管异物控制通气的麻醉方案(1)——经支气管镜侧孔行控制呼吸
优点:不占用气道空间,外科医生视野较好;
缺点:若外科医生置镜时间过长,易发低氧血症;若支气管镜进入患侧操作时间过长,易发低氧血症。
小儿支气管异物控制通气的麻醉方案(2)——人工喷射通气
优点:通气不依赖于支气管镜,提供从容的置镜时间,避免了支气管镜置入一侧时的通气不足。
缺点:不适用于小婴儿;喷射通气导管可能被压、滑出;有气胸高危因素者存有顾虑。
成人气道异物:
1、成人声门上(声门周围)异物可在诱导后直接取异物,取出后以喉罩或面罩维持通气,难以取出时插入气管导管行控制通气。
2、成人声门下、气管、支气管异物一般不会导致气道完全梗阻,可以插入细气管导管行控制通气或插入喷射通气导管行喷射通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