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气道内源性异物
1、儿童气道内源性异物的定义
内源性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指气管、支气管内所产生的异物,如:伪膜、血块、痰痂、结石、干酪样坏死组织及肉芽等。
2、儿童气道内源性异物常见的来源
塑型性支气管炎
免疫缺陷肺、气道真菌感染——真菌肉芽肿-坏死物引起的气道阻塞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感染——穿孔-干酪样组织或肉芽突入气管或支气管阻塞气道
格林-巴利综合征——呼吸肌咳嗽无力--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不足--分泌物黏稠机化
气道化学腐蚀或烧伤—伪膜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因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黏稠造成气管支气管阻塞—痂皮
机化坏死分泌物-痰液-气道内源性异物
3、气道内源性异物直接和潜在危害
肺功能加速下降
机械通气、插管需求增加
ICU或住院时间增加
病情恶化、影响疗效及预后!
图为痰栓
4、塑型性支气管炎分类、机制
(1)分类:
?Ⅰ型即炎症管型,包含纤维素、嗜酸细胞及Charcot-Leyden结晶,此类管型多见于支气管肺脏疾病--多起病急,临床表现多较严重
?Ⅱ型即非细胞管型,主要由黏蛋白组成,见于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后(Fontan、Blalock-Taussig分流术等),以Fontan术后多见
(2)机制:
Ⅰ型:致病因子刺激作用下,呼吸道黏膜产生变态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气管内黏液分泌增多,细胞浸润于管腔内,在组织凝血酶及支气管内酸碱度改变作用下使蛋白沉淀,最终形成树枝样管型
Ⅱ型:人工循环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及全身静脉压升高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诱因,单心室姑息治疗的患者相比其他术式患者有着更高的塑型物产生概率
5、塑型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支气管镜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
高渗盐水
大环内酯类
糖皮质激素
黏液溶解剂
肝素
纤维溶解剂
6、支气管镜下内源性异物取出总策略
麻醉全程的心肺、氧合、二氧化碳压力监测
一般稳定的患儿,一般先快速检查健侧,再进入患侧取异物
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儿,快速进入患侧,以先取出异物、缓解呼吸困难为主,之后再检查健侧
保证视野(ADR,NS,PEEP……),轻柔仔细清理
退镜前复检
未完待续~
下一讲:内源性异物取出术问题探讨
本文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年会暨儿科发展论坛”中“儿童呼吸内镜的普及与规范化培训论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张磊分享的“儿童气道内源性异物取出术”。
在此,我们诚挚邀请您加入
小儿学苑通讯员队伍
共同为守护儿童健康的目标努力
如果您愿意分享儿科疾病相关
专业知识、病例、诊疗经验等
欢迎投稿到小儿学苑
投稿邮箱:
xiaoerxueyuan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