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
4月28日中午11时,正值在外地开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余少卿主任及医医院求救有一名27岁小伙开放性喉外伤、颈部大量出血,已行气切,生命危在旦夕,需来医院抢救。余少卿主任接报后立即安排抢救小组,医务处通知急诊医学科做好抢救准备。
数分钟后救护车呼啸而至。急诊医学科立即启动应急救治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接诊护士王远远、崔静静、黄海燕迅速投入抢救,开通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备血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汤玮医师第一时间赶到抢救室,接着许雯副主任医师也来到抢救室查看情况。此时,患者颈部加压包扎的厚棉垫已被血全层浸渍,双前鼻腔不停地出血,说明喉腔伤口与咽腔相通,可能伤到大血管,病人随时有生命危险,需要急诊手术止血。汤玮医师马上与家属交待病情,做好各项术前准备;许雯副主任医师分析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常永军医师接到抢救通知,顾不上吃饭,立即从食堂赶到手术室。在手术室,姚英护士长协调指挥,周琴、钱莹姗、李倩护士积极配合医生抢救,麻醉科马海月、张舒驰医师根据心电监护检查结果,迅速行股静脉置管,多通道静脉输液扩容,同时行血气分析,了解患者内环境状态及酸碱平衡,便于及时调整用药、抗休克治疗,维持生命体征。
11时50分,手术开始。手术由许雯副主任医师、常永军主治医师主持。术中发现患者甲状软骨板多处不规则伤口,喉腔充满血凝块、喉腔黏膜损伤严重且出血不止,喉腔与咽腔相通。术中采取缝合创面、尽可能扩大喉腔等手段,防止喉狭窄、整复喉结构,并放置胃管。此时骨科李海丰主任、张琪敏医师缝合了患者左前臂2处伤口。整个手术历时2个多小时并顺利完成,患者转危为安,转入重症监护室。
经过医护人员及时有效的抢救及精心护理,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文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编辑
宣传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