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到美国起,我对BBA之类的车了解几乎为零,此前一度痴迷Mustang,所以购车选车的经历也没什么纠结,买到MustangGT后,认真的玩了起来,学习了很多与车相关的知识与常识,也交到了无数志同道合的朋友,身边这些朋友越来越多的人都换了德系,OR本身就开的德系,我进一步了解之后,就陷入了想换车的想法无法自拔,在M4之前曾购得一台高配iMSport作为过渡,然而,最终还是入手一台F82M4。
我选择4系是有一定原因的,因长期独居海外,现在只有我和女朋友两人生活,因此两门车便完全够用,若是两门四座,后座偶尔还可以接送朋友,就十分方便了,也更喜欢两门车更美的线条和无框玻璃,长车门,也就从没考虑过四门Saloon和SUV,所以也就无缘F80M3咯!
此前看过E92M3,但对E92的外观略有些圆润的设计和单薄的车位有些不是很中意,从MustangGT转型德系,我难忘怀自然吸气V8的感觉,却有点惧怕E92那台S.0LV8引擎被饱受诟病的里程数高了以后RodBearing磨损导致引擎全毁的问题,有点担心过了保修期的车万一遇上这个问题要换/修引擎,代价太大。
出门左转,AMGC63S
于是出门左转,目光投向了AMG,AMG也是信仰级的产品,每一部63、65车型的引擎都由一位工程师从头至尾手工打造,在完工后会贴上亲笔签名的铭牌,虽说是营销策略但却笼络人心。
去了Dealer看了车,精致的Nappa皮红内,低沉的AMG可调排气,万国钟,碳纤维内饰,各种做工完美手感上乘的金属按钮,奔驰内饰真的赢了。
宽体十分的明显,骚的不行
工程师签名的V8Biturbo引擎,输出HP
Nappa皮+碳纤维+Alcantara,战斗的标准配置,全金属的按键,触感和力度回馈真的赢了。
RaceMode!
AMGLogo,万国表,CarbonFiber。
前脸并没有我期待的凶相,很夸张,很运动,但不凶...
座椅很舒服,但空间其实真的蛮小的。
四出排气,圆润的造型(讲道理,这一代奔驰的设计语言,过于圆润了...看看新出的CLS和AMGGT4Door,圆咕隆咚的)
然而,AMG的后排空间小的可怕,文章的开头我说了,我只看两门轿跑车,所以是C63SCoupe,后座比MustangGT的还小...而且Dealer的金融部门一点都不Nice,给的价格超了我的预算一点点,于是,放弃!
至于RS,并没有考虑过,个人看来,宝马的座右铭是TheUltimateDrivingMachine(终极驾驶机器),宝马的操控在业界一向是名声显赫,而AMG的BestorNothing(要么最好,要么没有?)则有点追求完美的意思,车子动力和舒适方面确实完美,而RS被加在这两者之间,中规中矩,没什么特点,而且也并不喜欢新款RS5的特斯拉大灯,于是PASS...
接下来入正题,提了小黄,金色M4,正式的颜色名称叫AustinYellow(奥斯汀黄),阳光下真的好看,接下来上一组美图。
去买外卖,锁了车回头,啊你好美,就随手拍了一张。
专门洗了车,停在停车场,外拍一组细节,后宽体这样看是不是还算明显?前些阵子看到有些车友群里说M4和普通4系一样宽,不开心。
集成进后备箱盖的小尾翼,小翘臀真的好看,后备箱盖也是碳纤维的。
再一张后侧,因为有天窗,所以车顶是自己贴黑的,但比车身同色好看多了。
线条不算太夸张,但富有肌肉感,猛男角色。
原厂姿态就很低,在我这里再低就要哪儿都去不了了,因此一直很抗拒降低车身,而且降低了之后会很硬,很颠,小黄没有选装宝马的EDC(ElectronicDampingControl,电子阻尼调节),原厂M弹簧相对比较软,还算舒服,路感清晰但不颠,这点与MustangGT形成鲜明的对比。
恶魔耳,女朋友说是她最喜欢M的一点!
下了雨有水珠的M4侧风口,也无法超越半年前拍的Mlogo
iMSport,带可调避震和转向,底盘扎实,也是部好车,匹,0-km/h弹射4.8s。
尝试多同样角度,也拍不出当年M的感觉
LED大灯带随动转向+弯道辅助,自动远光辅助
全LED大灯的天使眼也更炯炯有神,美规车,所以灯角有个小橘灯,保险杠上有个橘条...不得不说,丑了。
这个角度天使眼有点像恶魔眼?
灭掉也凶,没错,AMG不够凶,你够了!
秋天的暖阳,夕阳下的M4
通风打孔刹车盘,19寸M轮毂喷黑,蓝色M原厂刹车,是钢盘版本,碳陶瓷刹车盘版本是金色卡钳,自认为钢盘更适合日常使用,而且赛道上也足够用,并不会过热,碳陶瓷盘听起来***,看起来帅,但日常每天第一脚刹车吓死人(因为太冷,达不到工作温度踩下去就像没刹车)
雪天还开他出来溜溜,顺便打滚
U型碳纤维顶吧,MPower,左上角的红色盖子是留出来给M4接电用的,实际上M4的电瓶是锂电池,在后备箱右侧,为了前后50:50配重比。
某一天出外玩飞机,从引擎盖上起飞,飞机的涂装也是听好看的!
飞机没电了,打道回府,再看一眼屁股,太美了!
大晴天,出来录排气,GoPro带回国留在家里了,只能这样...
然而因为iPhone的麦克风还原度非常高,而GoPro带多水晶壳固定在车身上会有共振的嗡嗡声,所以iPhone录制的视频质量太高,音效不要太好,有的M4车主看到这可能会问,诶?你排气怎么露出来这么多?没错,这台M4在我这任车主之前撞过,也为我下决心换掉它,置换黑武士打下了基础!
小黄的内饰是全皮的,喜欢羊皮的质感,刚提车不久,和女朋友在辛辛那提自驾游。
宝马的HUD抬显的显示内容很丰富,在高速路岔道口还会显示道路样式的标识,很易读,我开着小黄去了那么多地方,每个地方都是"第一次去",从没走错路。
自己装的改款M4上的钢琴烤漆面板,带氛围灯,真的好看很多。
光线正好
BMW家的香薰,虽没有C63空调内置那么高端,但也足够用了,香棒味道还真的不错,没有廉价的感觉。
羊皮的方向盘手感十分好,宝马的方向盘粗壮,握持感很完美。
M1是CC,M2是S+和MDM
满车的M标
小黄是个中配,所以这里是3键,不是5键,少了全景影像,MEDC(电子阻尼调节,俗称软硬可调避震)
M挡把,MDCT(双离合变速器)是不可以直接挂入P档的,需要在D或者R熄火才行。
灯都亮起来
木纹内饰其实有时候还蛮好看的!
全皮的内饰,包了皮的仪表盘,带缝线看着确实质感好很多,没了塑料感!
方向盘加热,在我这边零下20度的地方,真是救命的东西。
注意看到仪表盘那边指示转速红线的LED灯了吗?正常情况下只有两格,也就是rpm,冷车时出于对引擎的保护,系统会降低红线转速,最低时有过6格5千多转的样子。
送女友的fafa!!!
因为小黄存在一些问题而不得不换车,MPower作为我的信仰以及我对BMW的品牌忠诚度,我在一段时间的寻觅之后,找到了我的黑武士,了解了价钱配置试驾了车况之后,就办了一切手续,商量好了周一提车。
周一下午,接到Dealer电话说车已经准备好可以来提车了,我洗了个澡收拾了头发,让女朋友化了妆就出发开了多公里直奔波利斯提车。
我停车时,故意将小黄停在黑武士旁边,从小黄车里看着黑武士,心里有点小激动。
小黄和黑武士合影,黑武士的车漆颜色很好看,黑里透着蓝。
坐在黑武士里看小黄,眼看着店员把小黄开走了,再见了,小黄,希望他们能为你找到一个好下家。
试驾BMWi8
在办手续等着他们把牌照移到新车之类的工序处理完,女朋友试驾了i8,三缸1.5T引擎+前驱电机,动力只能说够用,但电车给人那种特殊的驾驶感受是任何车都无法代替的,而且i8的模拟声浪做的太棒了,坐在车内听着排气声会有一种开超跑的感觉…
忽然觉得妹子开i8也好帅,握方向盘的姿势很标准,看来我教的不错,哈哈...
想想一年前的夏天,我有幸也开到了朋友的i8,从那以后便对i8念念不忘(虽然喜欢程度不及M4),相信不少人对油电混动或者电车多少都有些偏见,不解,或者不接受,但在我开过i8之后,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在TopGear其中有一集,在分别开了F80M3和i8之后,大猩猩(JeremyClarkson)会走向i8,而不是M3。
外观!开门+超跑外观,你还怕不吸睛?
i8的外观设计非常前卫,有很多源于空气动力学设计的风道。
碳纤维车门,如果车位太窄...好像打开会比较困难。
全系列所有的宝马里,不得不说,i8的内饰是最不像宝马的,夸张的曲线和造型充满了未来感,当年全液晶仪表盘也不是那么的普遍,坐在里面除了帅,不知道怎么形容。(讲道理,宝马其他车型的内饰,多少都有那么一些套娃的痕迹,而且千篇一律)
陶瓷挡把,陶瓷iDrive旋钮,这种形状的挡把,说明是新款8速变速箱,由ZF设计制造。
BMWiPerformance,方向盘在当时也是很好看的,仪表台很有层次感。
碳纤维单体壳,这可是超跑才有的车身结构,一个由碳纤维构成的笼型座舱,再将前备箱、后备箱及引擎等部件用钢梁固定在碳壳上,无论开多快出意外,你会发现超跑车主一般都安然无恙,这全要归功于这碳纤维单体壳。
仔细看车门胶条和门槛那边,就能看到碳壳的痕迹。
ASD,宝马的主动声浪系统,虽然很多人认为这很假,播放声音很无聊,诸如此类的想法,但换个角度去想,例如M4这样的车,隔音做得好了之后,自然听不到多少排气声浪,此时在引擎舱放置一个麦克风收声然后在车内播放出来,作为一名驾驶者,你得到的感官享受是好听的排气声浪和猛烈的加速,至少感觉是很爽快的,哈哈哈哈...而且还不扰民,也不会有共振之类的问题。
氛围灯可以调很多颜色,光条的位置给人一种环绕的感觉,确实很提升氛围。
右侧副驾的两个出风口是靠在一起的。
i8作为一款插电混动,并没有丰田普锐斯那么无聊,再怎么肉0-km/h也只有4秒多点,而且后轮引擎+8AT,前轮电机+3AT驱动,有电机的存在所以加速感并不算差。
全液晶仪表盘,上方遮光罩的前方是镂空设计。
黑武士DIY大保健
黑武士到家,内饰外观+各方面细节上的检查+空调清洗之类的,我还安装了一个排气阀门控制器,可以在任何时候保持阀门全开,排气声洪亮多了。
三个车位的车库我一人独占,爽歪歪,各种横七竖八停着,各种大鹏展翅。
黑外红内or黑外白内都是我喜欢的配色,如果是黑外黑内,就会显得有那么一丁点死气沉沉了…
F82LCI(中期改款)之前的车型尾灯除了示宽灯是LED的造型灯之外,其他的都是卤素灯泡,我换掉了转向灯、倒车灯和外刹车灯,靠内的两个应急刹车灯不常看到,就没换。
排气管尾喉有点黑啊,过不了多久就换碳纤维的了,全不锈钢尾喉和碳纤维尾喉哪个更好看这种事情,就见仁见智了,后轮旁边这个小坡道就是我把M4架起来的工具,足够高了我躺在车后备箱下面那个白色塑料布上刚好施工。
SakhirOrange,萨基尔橙,有没有人觉得这名字很好听?还是只有我这么觉得?
机舱内好干净,德国人的作品就是整齐有序,回想当年MustangGT的机舱…虽然也算很整洁的了,但也是电线到处都是,不怎么美观,原厂有亮条的中网放在黑车上,感觉正合适,在全深色的车头稍稍提一提气氛,不至于让前脸全都一片黑,也就不打算换中网了。
照片左上角那里的护板已经被我全部拆掉了,那里就是空调外循环的进风口。
全部完工!折腾了一夜,太阳出来了,阳光下黑武士很明显的发蓝,难怪叫黑蓝宝石色(BlackSapphire)
黑武士特写
提车当天在回家路上,路过油站,给他喂饱,顺便拍了几张,这家BP夜里向来所有LED灯全开,灯火通明,光线很适合拍照。
这次没有天窗,是碳顶,碳纤维特有的纹路,这才是M应有的样子。
还是熟悉的翘屁股,哇…真的喜欢...如果不是为了跑赛道或者什么的,我会不乐意再加大尾翼,而且后备箱盖也是碳纤维的,打孔的话有点心疼…
车尾红黑配色正好,真的好看。
一开始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